觉悟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释)
觉悟,即开悟智慧,也就是对世间种种现象,真理的透彻了解,不为迷茫,非常自在、笃定、镇定、有方向感、开启真智。谓领悟佛教的真理,以此指开悟的人,与执迷不悟者相反。觉悟是智慧的来源,我们人类最缺少的,最缺乏的就是智慧。释迦牟尼佛是觉悟者,彻底觉悟了的人,我们人是还没有觉悟的佛,是未来佛。我们人和佛的区别在于觉悟与不觉悟,在于有智慧和没智慧。人类是愚痴的人,佛是彻底觉悟的人,他有智慧,而且是大智慧。
佛陀之所以能够成为觉悟者,能够亲证趣向解脱的真理,也正是通过不断的观察、思考和学习而来。佛在悟道之后的四十多年之间,将他所觉悟的佛法传授给苦难之中的众生。当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他内心看到的世界就是佛国净土。看到的众生是平等的,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都是佛。这并不是佛在说谎或是在自我陶醉,因为佛陀的确已知一切众生都具有佛的智慧、佛的本性,只是众生自己尚未觉悟,乃是还没有醒来的佛。释迦牟尼佛说了四十多年的法,就是希望我们发觉自己本具的佛性。
颠沛于残酷现实之中的人,要学会通过佛法觉悟内心,以减轻人生的种种痛苦。唯有看破放下,才能自在;唯有解开心结,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以此放下解脱,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妄想,而达慈悲平等,清净超然的境界。
各辞典对觉悟的解释
《佛学大词典》对觉悟的解释
觉悟,觉醒了悟之意。即体得真理、开发真智。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载,觉悟乃是空无生无二,离自性之相。又六十华严经卷七(大九四三七中):又放光明名见佛,彼光觉悟命终者,念佛三昧必见佛,命终之后生佛前。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大四四二五八中):虽于粗念住相而得觉悟,犹自眠于生相梦中,觉道未圆。由此可知,觉悟有自了悟与从他而觉醒之别,其觉悟之程度亦有深浅不同。[六十华严经卷六、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六]
《俗语佛源》对觉悟的解释
觉,梵语菩提bodhi,鸠摩罗什译作道,玄奘译作觉。觉有觉察、觉悟两层意思:觉察即察知恶事,觉悟即开悟智慧。佛家说:会得真理以开真智为觉悟。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二十:觉察名觉,如人觉贼;觉悟名觉,如人睡寤。同书又说: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道言自觉,简异凡夫,云言觉他,明异二乘,觉行究满,彰异菩萨,是故独此偏名佛矣。
中国先秦原有觉悟一词,见《荀子成相》: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意为醒悟。然而此词广泛流行,乃在佛教传入以后。《隋书经籍志》载,释迦舍太子位,出家学道,勤行增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所谓佛,就是完全、彻底的觉悟者。后谓认识以前的错误为觉悟。如鲁迅《而已集***时代的文学》:至于富于反抗性,蕴有力量的民族,因为叫苦没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今常指政治方面的认识水平。如:政治觉悟、***觉悟。(李明权)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