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坛城“早示”《华严经》连载271:《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
近几年“助印《法华经》、连载《楞严经》,很想听一遍《华严经》,今日机缘成熟,开始听《华严经》,听完后和大家谈“感悟”……
佛家有言:“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华严经》描述的是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海”,诸佛菩萨充满整个世界,我们的地球,在华藏世界海中,仅仅是一粒微尘,然而,就是在这尘埃般细小的地球上,我们能够见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名灌顶法王。 ——《十住经》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即摄神力入楼阁中,弹指作声,告善财言:善男子起!法性如是!此是菩萨知诸法智,因缘聚集所现之相,如是自性,如幻、如梦、如影、如像,悉不成就。】
这个时候,弥勒菩萨摩诃萨就收摄神力入到了他的「毗卢遮那藏庄严大楼阁」中,入到楼阁中之后,就弹了一下手指,发出响声,对善财童子说:好了,善男子!就这样,出定吧!法性就是这样的!这就是菩萨们所了知的关于诸法的智慧了,一切诸法都是因缘聚集所显现之相,从相上讲,诸法的自性就是如幻、如梦、如影、如像的;其实在这种生灭里面,没有办法成就真正的菩提,我们所证得的成就,并不在这生生灭灭的幻相当中。
【尔时,善财闻弹指声,从三昧起。】
此时,善财童子听到了弥勒菩萨的弹指声,他就「从三昧起」,出定了。
【弥勒告言:善男子,汝住菩萨不可思议自在解脱,受诸菩萨三昧喜乐,能见菩萨神力所持、助道所流、愿智所现种种上妙庄严宫殿;见菩萨行,闻菩萨法,知菩萨德,了如来愿。】
弥勒菩萨继续对善财童子说:善男子,你已经可以安住在菩萨不可思议的自在解脱境界了,你已经可以领受诸位菩萨的三昧喜乐了。善财,你已经能够见到菩萨的神力所持、助道所流、大愿智慧所现的种种上妙庄严宫殿了。弥勒菩萨说:善财,你已经见到了种种菩萨行,听闻了种种菩萨法,了知了种种菩萨德行、德能,你已经能够了了如来的心愿了——你能够成佛。
【善财白言:唯然!圣者,是善知识加被忆念威神之力。圣者,此解脱门,其名何等?】
善财童子回答说:「唯然!圣者」,是啊!伟大的圣者,这一切全靠着善知识您的加被、靠着您的忆念护持、靠着您的威神之力,我所证得的一切都靠着您啊!伟大的圣者,这种解脱门,到底叫什么名字呢?
【弥勒告言:善男子,此解脱门,名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庄严藏。善男子,此解脱门中,有不可说不可说解脱门,一生菩萨之所能得。】
弥勒菩萨对善财童子说:善男子,这种解脱门,名字叫「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庄严藏」。善男子,这种解脱门当中又含摄着不可说不可说(无量的)解脱门,一生菩萨——注定了今生就将成佛的菩萨,必定证得你所证的这种「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庄严藏」解脱门。
【善财问言:此庄严事,何处去耶?】
善财童子问:伟大的弥勒菩萨,我所证得的境界中,这些庄严之事将去向何处呢?
【弥勒答言:于来处去。】
弥勒菩萨说:将去到它们所来的地方。
【曰:从何处来?】
善财童子说:那么这一切的庄严事,从何处而来呢?
【曰:从菩萨智慧神力中来,依菩萨智慧神力而住,无有去处,亦无住处,非集非常,远离一切。】
弥勒菩萨回答说:这一切的庄严事从菩萨的智慧神力当中来,依着菩萨的智慧神力而住,实际上无有去处,也无住处,非积集、非恒常,远离了一切。
【善男子,如龙王降雨,不从身出,不从心出,无有积集,而非不见;但以龙王心念力故,霈然洪霔,周遍天下,如是境界不可思议。】
善男子(善财),就好像龙王降雨的时候,雨水不是从龙王的身体中流出来的,也不是从龙王的心中流出来的,没有积集之处,但是我们依然看到降雨了;靠着龙王的心念之力(龙王想着要下场雨),这瓢泼大雨一下子就灌霔下来了,「周遍天下」,这个境界是不可思、不可议的。
你不能思惟,也不能讲说——全靠着龙王的心念之力。
【善男子,彼庄严事亦复如是,不住于内,亦不住外,而非不见;但由菩萨威神之力、汝善根力,见如是事。】
善男子(善财),你刚才在毗卢遮那藏庄严大楼阁中所见到的这一切庄严事也是这样的,不住于内,也不住于外,但是也不是说看不见,你不是都看见了吗?都靠着菩萨的威神之力、也靠着你的善根之力,所以才见到了以上种种的境界。
弥勒菩萨的这句话非常关键,大家注意:善财童子所见的这一切境界,第一,靠着弥勒菩萨的威神之力。弥勒菩萨境界很高,他有威神之力一直在加持;另一方面,也靠着善财童子的善根之力。他的善根已经足够成熟了,见了那么多善知识,他的菩提心是一直有增无减的;所以,有内因、有外缘,两者一和合就见到了这种种境界了。
佛菩萨不是不加持,佛菩萨到处遍在。比如《妙法莲华经》中,普贤菩萨说:有谁受持《妙法莲华经》,我就在他身边守护;《楞严经》中,普贤菩萨说:不管离我有多远,哪怕是恒河沙界外,只要有一个众生发心想学普贤行、想修普贤道,我就骑着六牙白象来到他身边(菩萨可以分身无量);但是,这个众生可能业障覆蔽(业障太深了),看不见我,我依然会在他身边加持他,暗中给他摩顶。
就这样,菩萨的威神力到处遍在。关键是,你准备好了没有?你的善根成熟与否?这很重要!菩萨威神力加上众生的善根力,两者一和合,就见到了种种佛所见的境界,经文中的境界就全见到了。
【善男子,譬如幻师作诸幻事,无所从来,无所至去;虽无来去,以幻力故,分明可见。】
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善财),就好像幻术师造作种种幻化之事,这幻化出来的事物,其实「无所从来,无所至去」;虽然没有来、去,但是靠着幻术的力量,我们明明看到了,空中就是现化了这些相,是不是?它「无来无去」,幻化中的这些人、动物不是从哪个具体的地方来,消失的时候也不是到哪个具体的地方去了。但是靠着幻术的力量,在一段时间内,它明明就显化出来了。
【彼庄严事亦复如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虽无来去,然以惯习不可思议幻智力故,及由往昔大愿力故,如是显现。】
弥勒菩萨说:善财,你刚才在毗卢遮那藏庄严大楼阁中见到的这一切庄严之事也是这样的,「无所从来,也无所去」;虽然没有来、没有去,「然以惯习不可思议幻智力故,及由往昔大愿力故,如是显现」,但是靠着一直以来不可思议的幻化之智慧力量(佛菩萨的威神力),再加上往昔的大愿力,佛菩萨想要分享自己的境界给众生,他愿意让你看见,所以你能看见;如果他不愿意让你看见,你也是看不见的。
【善财童子言:大圣从何处来? 】
善财童子说:伟大的圣者,弥勒菩萨摩诃萨,您从哪里来呀?
【弥勒言:善男子,诸菩萨无来无去,如是而来;无行无住,如是而来;】
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善财),其实从究竟意义上讲,诸位菩萨「无来无去」,就这样而来;「无来无去」,一直本在。「无行无住,如是而来」,我们没有行走,没有行「有为法」,我们不住著在任何地方,菩萨就是这样而来;
【无处无著,不没不生,不住不迁,不动不起,无恋无著,无业无报,无起无灭,不断不常,如是而来。】
「无处无著,不没不生」,我们没有特定的一个住处,也不著于某处;我们不会消失,也不会出生;我们不会居住在哪里,也不会搬迁到哪里;「不动不起」,我们不会轻易地有倾动、有移动,也不会刻意地生起什么;我们没有依恋,也无所执著;真正的菩萨也没有业,也没有报(这是法身大涅槃的境界,因为无为,就没有造作,自然也没有果报);「无起无灭,不断不常」,我们没有起,也没有灭;我们不是断灭(消失不见)了,也不是一直永在;其实很难讲清楚,我们就这样地存在着,你要去感受。
【善男子,菩萨从大悲处来,为欲调伏诸众生故;从大慈处来,为欲救护诸众生故;从净戒处来,随其所乐而受生故;】
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善财),要在相上讲,菩萨从哪里呢?从大悲这里来,为了调伏所有众生,所以我们来了;菩萨从哪里来?也是从大慈这里来,为了救护所有众生,所以我们来了;菩萨也从清净的戒律这里来,「随其所乐而受生」,我们有这种喜好,我们随着心愿、随着喜好,就这样地受生。
【从大愿处来,往昔愿力之所持故;从神通处来,于一切处随乐现故;】
我们也从大愿处来,因为过去世我们发了度众生的大愿(种种大愿),靠着过去世的愿力所持,所以我们来了;我们也从种种神通这里来,因为在一切地方我们都可以随着心愿而示现。菩萨都拥有着无尽的神通,所以菩萨也从神通这里来。
【从无动摇处来,恒不舍离一切佛故;】
菩萨也「从无动摇处来」,从那个不动之处来,我们「恒不舍离一切法,不舍离一切佛」;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是佛。菩萨从哪里来?从佛这儿来。
【从无取舍处来,不役身心使往来故;】
菩萨从哪里来?从无取无舍之处来;「无取无舍」,一切不刻意地取著,也不刻意地舍弃,就是这样「如如的」,很舒服的;「无取无舍」,我们不会刻意地去奴役自己的身心——要必须怎么样、要刻意怎么样,没有这种奴役身心之心,就是随缘、随愿地,说来就来了。
【从智慧方便处来,随顺一切诸众生故;】
善财,你问菩萨从哪里来?我们也从智慧、方便处来,因为可以随顺着一切所有众生的缘故。
大家注意:「随顺众生」是智慧,也是方便。你不随顺众生,众生一般也不随顺你;你给予了别人,别人才会给予你。诸佛菩萨随顺众生,所以众生被诸佛菩萨「摄受」,才能随顺诸佛菩萨的教法。「随顺众生」是智慧,也是方便——是善巧方便。「先以欲钩牵」,先顺着你的心,再令你入到佛的觉悟。
【从示现变化处来,犹如影像而化现故。】
诸佛菩萨从哪里来?善财,你问我从哪里来,我也从示现变化那里来,就好像「影像而化现」,我可以示现种种无量的变化,就这样来。
【然,善男子,汝问于我从何处来者。善男子,我从生处摩罗提国而来于此。】
当然了,善财,你问我从哪里来?再从更低维度的相上讲,我从我出生的地方「摩罗提国」来到这里。
【善男子,彼有聚落,名为房舍;有长者子,名瞿波罗。】
善男子(善财),摩罗提国那儿有个聚落,名字叫「房舍」;那个地方有一个长者子,名字叫瞿波罗。
【为化其人,令入佛法,而住于彼;又为生处一切人民随所应化而为说法,亦为父母及诸眷属、婆罗门等演说大乘,令其趣入故住于彼。而从彼来。】
我为了度化瞿波罗,让他安住于佛法当中,我就住在他所住的聚落了;同时,我也是「为生处一切人民随所应化而为说法」,为了度化我所受生之处的那一切的人民,所以我来了,来给他们讲法;我也为了给我的父母亲讲法,给我的眷属们、诸位婆罗门等等,讲说大乘妙法;为了使我的父母、我的眷属以及诸位婆罗门,能够趣入大乘,所以我就住在那个聚落里了。
我从「那里」而来,这是从最低维度的相上讲。
【善财童子言:圣者,何者是菩萨生处?】
善财童子说:伟大的圣者,弥勒菩萨,「何者是菩萨生处?」菩萨的真正受生之处是哪里呢?
【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生处。何者为十?】
弥勒菩萨回答说:善男子(善财),菩萨有十种受生之处。哪十种呢?
【善男子,菩提心是菩萨生处,生菩萨家故;】
善男子,菩提心就是菩萨的受生之处,这使得菩萨生在了菩萨家。有了菩提心就是菩萨,菩提心就是菩萨的受生之处。
【深心是菩萨生处,生善知识家故;】
深心就是菩萨的受生之处,对于佛法、对于善知识的深深的信心和尊敬心,就是菩萨的受生之处;具有这样的「深心」,才能够经常地遇到善知识;对于佛法、对于善知识没有深深的信心,也没有尊重、恭敬心,就不可能遇到善知识。
【诸地是菩萨生处,生波罗蜜家故;】
同时,「诸地是菩萨的生处」,菩萨从初地到二地,一直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这一层一层「诸地」的境界,也是菩萨的受生之处,修习诸地的菩萨们,就得以生在了六波罗蜜之家。诸地的菩萨,都是围绕着「六度」修的。
【大愿是菩萨生处,生妙行家故;】
弥勒菩萨说:善财,大愿也是菩萨的生处,不发大愿也很难成为大菩萨;发了大愿,践行大愿,使大愿实现,就拥有了种种妙行;
【大悲是菩萨生处,生四摄家故;】
同时,大悲也是菩萨的生处,因为菩萨有着大悲心,所以会体谅众生,用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同事摄、利行摄)去摄受众生。
【如理观察是菩萨生处,生般若波罗蜜家故;】
如理地观察也是菩萨的生处,如理是「如」什么理?如佛理。如其实相地去观察,这就使得菩萨诞生了,就可以使菩萨生在般若波罗蜜之家,获得究竟的到彼岸的智慧了;
【大乘是菩萨生处,生方便善巧家故;】
同时,大乘也是菩萨的生处,修习大乘的都是菩萨(大乘——自觉觉人、自利利他、觉行圆满);「大乘」也是大的交通工具,不只度自己,还度无量众生,所以菩萨就拥有了种种的方便和善巧。因为要度无量众生,就必须拥有无边的方便和善巧。
【教化众生是菩萨生处,生佛家故;】
善财童子说:弥勒菩萨,什么是菩萨的受生之处?弥勒菩萨就回答:教化众生也是菩萨的受生之处,这使得菩萨生于佛家。佛就是教育家,所以菩萨也爱乐教化众生。
【智慧方便是菩萨生处,生无生法忍家故;】
同时,智慧、方便也是菩萨的受生之处,这样就可以入到无生法忍了。有着无量的智慧和方便,就不会受外界境相的干扰,反而可以转这些境相,菩萨才能入到无生法忍,入到实相当中去。
【修行一切法是菩萨生处,生过、现、未来一切如来家故。】
菩萨从哪里生?弥勒菩萨说:修行一切法也是菩萨的受生之处。菩萨绝对不会得少为足,不会说修行一个法就够了,也不会说了解一个法就够了;菩萨心很大,他要修行一切法。菩萨戒里规定,菩萨必须广学多闻、广学经律;只要是菩萨,必须广学,如果不广学,心就太小,那还不是菩萨。所以,菩萨愿意修行一切法,他想向一切如来学习,他才能够生到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如来的家。
在定中他可以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到达一切处;过去佛也能见到、现在佛也能见到、未来佛也能见到,他到到处处地去修学。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般若波罗蜜为母,方便善巧为父,檀波罗蜜为乳母,尸波罗蜜为养母,忍波罗蜜为庄严具,勤波罗蜜为养育者,禅波罗蜜为浣濯人,善知识为教授师,一切菩提分为伴侣,】
接下来,弥勒菩萨讲得也非常的精彩,说:善男子(善财),菩萨摩诃萨,以般若波罗蜜作为自己的母亲;以方便善巧作为自己的父亲;以檀波罗蜜作为自己的乳母(哺养自己长大的奶妈);尸罗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就是养育自己的母亲;忍辱波罗蜜就是庄严之具;精勤(精进)波罗蜜就是养育者本身;禅定波罗蜜就是洗衣服的人(禅定波罗蜜可以洗涤我们的心,洗除我们的妄念);善知识就是我们的教授师(教我们的师父);一切菩提分(三十七道品)就是我们的伴侣;
【一切善法为眷属,一切菩萨为兄弟,菩提心为家,如理修行为家法,诸地为家处,诸忍为家族,大愿为家教,满足诸行为顺家法,劝发大乘为绍家业,法水灌顶一生所系菩萨为王太子,成就菩提为能净家族。】
一切善法是我们的眷属;一切菩萨是我们的兄弟;菩提心是我们的家;如理修行就是我们的家法;「诸地为家处」,我们的家在哪里呀?在菩萨的诸地(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我们的家在这里);诸忍(证入了种种无生法忍、种种禅定境界)就是我们的家族;大愿就是我们的家教;「满足诸行为顺家法」,如果我们能够圆满具足诸种菩萨行,那就说明我们随顺家法而行了;如果我们能够「劝发大乘」,劝大家、劝众生都修学大乘,就可以绍隆我们的家业了;「法水灌顶一生所系菩萨为王太子」,被诸佛的正法之水灌顶的这一生补处菩萨(未来佛)就是国王的太子,即将继承法王之位;「成就菩提为净家族」,当我们成就了菩提觉悟的时候,我们就清净了整个家族了。
这段非常的美,我们再读一下: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般若波罗蜜为母,方便善巧为父,檀波罗蜜为乳母,尸波罗蜜为养母,忍波罗蜜为庄严具,勤波罗蜜为养育者,禅波罗蜜为浣濯人,善知识为教授师,一切菩提分为伴侣,一切善法为眷属,一切菩萨为兄弟,菩提心为家,如理修行为家法,诸地为家处,诸忍为家族,大愿为家教,满足诸行为顺家法,劝发大乘为绍家业,法水灌顶一生所系菩萨为王太子,成就菩提为能净家族。
【善男子,菩萨如是超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如来家,住佛种性,能修诸行,不断三宝,善能守护菩萨种族,净菩萨种,生处尊胜,无诸过恶,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恭敬赞叹。】
弥勒菩萨继续对善男子(善财)说:菩萨就这样地超越了凡夫之地,入到了菩萨之位,生在了如来之家,住于佛之种性,能修诸种圣行,不断三宝种性,菩萨就这样地善能守护菩萨的种族,清净菩萨之种,生处是无比的最尊、最胜,没有任何的过失、过恶,一切世间的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都恭敬地赞叹着这样的菩萨。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生于如是尊胜家已,知一切法如影像故,于诸世间无所恶贱;】
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善财),菩萨摩诃萨生在这样最尊、最胜之家,就能够了知一切法如同影像(一切的存在物、一切有为法如同影像),但是,菩萨却不会对于世间的这一切存在,生起恶贱之心。
【知一切法如变化故,于诸有趣无所染著;知一切法无有我故,教化众生心无疲厌;】
了知一切法如同变化,对于「三有」、「六道」就没有染著了;菩萨摩诃萨们了知一切法无有「我」(无有那个小我、自私的我),就这样地教化众生,心里没有任何的疲惫厌倦;
【以大慈悲为体性故,摄受众生不觉劳苦;了达生死犹如梦故,经一切劫而无怖畏;】
菩萨摩诃萨以大慈悲为体性,摄受众生不会觉得劳苦;了达生死犹如梦,菩萨就这样地经历一切劫而没有任何的恐怖畏惧;
【了知诸蕴皆如幻故,示现受生而无疲厌;知诸界、处同法界故,于诸境界无所坏灭;】
了知五蕴(色、受、想、行、识)皆如幻,菩萨示现受生又不会疲惫和厌倦;了知十八界、十二处就是法界本体本身(一切的六根、六尘、六识就是法界本体本身的一个呈现),本自如幻(法界本体自然地生起),所以菩萨摩诃萨对于所有的境界,也不会刻意地去坏灭它。
【知一切想如阳焰故,入于诸趣不生倒惑;达一切法皆如幻故,入魔境界不起染著;】
菩萨摩诃萨了知一切心想就像阳焰一样(天气很热的时候,太阳照得空气中的气流看着像水,其实不是水,叫阳焰),因缘而起、因缘而灭,菩萨摩诃萨不执著一切妄想,所以入到六道的任何一道,都不生颠倒和迷惑;菩萨摩诃萨了达一切法皆如幻,所以入到魔的境界也不起染著。就算是魔境也是幻境,它又不是真的,所以不起染著。
【知法身故,一切烦恼不能欺诳;得自在故,于一切趣通达无碍。】
菩萨摩诃萨了知法身的缘故,一切烦恼就再也不能欺诳他了;他已经得到了真正的自在,在六道的任何一道,通达无有障碍。
法身大菩萨在定中能够去到六道的任何一道,没有障碍。除非祂不想去,祂要想去,哪儿都能去。因为整个的法界、法身(法身就是法界之身)就是祂的本体本身,所以哪儿不能到啊?只是心愿而已。
接下来,也非常究竟:
【善男子,我身普生一切法界,等一切众生差别色相,等一切众生殊异言音,等一切众生种种名号,等一切众生所乐威仪,随顺世间教化调伏;】
弥勒菩萨说:善男子,「我身普生一切法界」,这里讲的是我之「真身」——佛性,也就是法身。我的法界身普生了一切法界,可以说法界生了法界,我生了法界,我的真身普生了一切法界;也普生了一切众生的种种差别色相;我也拥有着一切众生所拥有的不同的各种语言、音声;我也拥有着一切众生的种种不同的名号;我也拥有着一切众生所喜好的一切威仪;我可以随顺世间众生,教化、调伏他们。
【等一切清净众生示现受生,等一切凡夫众生所作事业,等一切众生想,等一切菩萨愿,而现其身充满法界。】
我们的法身(真身)可以依着一切清净众生的需要而示现受生;我们可以像一切凡夫众生一样,作他们所作的事业;我们也可以生起一切众生的心想;我们也可以拥有一切菩萨的大愿;因为这一切就是我们的法界身(都是身内之事),我们就这样地现我们的法身,充遍了法界。
我们拥有着法界内的一切,也知晓着法界内的一切,当然也能转化法界内的一切。
无上甚深华严经,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解证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
感谢善财童子菩萨摩诃萨!
我身普生一切法界,等一切众生差别色相,等一切众生殊异言音,等一切众生种种名号,等一切众生所乐威仪,随顺世间教化调伏;等一切清净众生示现受生,等一切凡夫众生所作事业,等一切众生想,等一切菩萨愿,而现其身充满法界。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