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骧陆
修证三昧者,非可于定中见,乃于动中观,云何三昧?
言正受也,以一切不受为正受耳,如见境不惑,喜怒不受,即得正定,故三昧又名正定,言心无染著也,至其极,则一心不乱矣,我人于世务情见太熟,于佛道太疏,每日必练习纯熟,把此心常常顾到觉地,每日观照次数,至少十次。
所谓观照者,由自问反观入手,例如:
一、自问假如我最爱之人,设染病或死亡时,我能断爱否,心有所动时,我能镇摄否,能解化其悲思否,又思此事虽属理想,若真有其事,临到眼前时,我又如何,倘有所不能者,则非加行精进不可。
二、自问我平日最不易改之习气是什么,设不能满我意时,我之嗔念,能勿随之引起否,倘有所不能者,则非加行精进不可。
而所谓加行者,即与自己奋斗,务改除其习气,由生而熟,由勉强而自然,此是真净业。
三、自问我平时最恶之人,我今后对之,能减少其怨毒心否,思我与彼,未生恶感以前,亦曾情好过来,且想念其好处,更思恶感之起因,双方各有不是之处,逐渐做到冤亲平等。
四、自问我最喜爱之物,能永保其常存否乎,设以之布施,能无所动乎,能起慧观以转其痴爱否。
五、自问我所希望之事,若乖我意,或事之垂成而失败,或被强者所夺,我之定力又如何,若强制压下者,转成为病,必化除之,即以智慧解释之。
六、自问世乱如麻,不如意事常八九,凡日夜所希望者,惟曰平安顺利等吉祥事,设有不利之事前来,我能受之否,能以观空解之否。
七、自问遇有敌对事前来,能退让否,能反省自己之过恶否,纵无过恶,要其敌对心即是过恶,但关于大局群众利益事,当争不争者,转入消极,亦是过恶,能一体圆通观照而应之否。
八、自问大悲利众之念,有所退失否,于恶念起时,能参其起因否,若于起因时,预作防止,即不失觉照,而防止之法,先以空境为入手,境空则心自空,对外自不起纷争,此即布施。
凡此种种都属起用之法,反问自己,即属观照妙用,以能观之心,破所观之境,久之成熟,气力充足,了不著意,无一毫之见,存于其中,是名能所双忘,不是双亡,亡则落于断灭,忘乃无著之意,自在之境,然亦微细之习也,更进而善习亦空,空不著空,是光常寂,得大自在,是净土印心法。
更新于:11个月前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