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大众:“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国王、王子、大臣、辅相、中宫婇女,情悕福德,于此神咒起敬信心,若读若诵,若为他人演说其义,于诸含识起大悲心,昼夜六时香华灯烛殷重供养,清净澡浴,持八戒斋至诚念诵,所有极重无边业障悉皆消灭,于现身中离诸烦恼,命欲终时诸佛护念,即于彼国莲华化生。”】
这里面是“佛告大众”,就是引导大众要实修,如果有具足清净信心的男子、女人、国王、王子、大臣、辅相、内宫的宫女等等,希望能够培福开慧,想要来实修除业障神咒,怎么修呢?首先是要对神咒起信心和恭敬心,或者朗读或者背诵,或者为其他人讲解妙义,修的时候要先发菩提心对众生起悲悯心,愿一切众生皆成佛道,沐浴净衣之后,在昼夜六时之中,以种种的妙香鲜花、灯、烛来殷重供养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以及药师七佛,还有供养《药师七佛经》和除业障神咒,守持好八关斋戒,这样来至诚恳切持诵除业障咒,最后回向众生。
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经文之中“于现身中”,为什么这个“现身中”要用这个身体的“身”不用生命的“生”呢?我们常常都会觉得怎么样?“现身中”就是生命那个“生”,但是其实这部经任何一个字都是非常圆满的,如果用心去学的话,你能够发现,能够知道更多的妙义,按照传承来说,这个“现身中”就是要用这个身体的“身”,那为什么不用生命的“生”呢?这是药师法门的密层义,就是告诉我们实修的秘诀,就是要回到身体,要觉照当下的身体。
我们在没有找到真正的修行方法的时候,总以为是自己的佛法知识不够多,总以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这些各种知识不够,所以穷尽毕生几十年的精力去学习各种学问,学佛以后也是跑来跑去,到处去求法,这里学那里学,都是作为知识把它吸收过来,又跑去学净土,又跑去学禅,又跑去学密,又跑去学教,都是用大脑思惟,吸收了很多很多的佛法知识,然后认为自己开始可以懂得修行了,不是这样的。
我们去学习各种各样的学问和理论,学佛的话是学习各种各样的宗派的修行方法,但是只要你见地没有转过来,那些都只是会成为知识,然后各种的知识都被灌输到我们的大脑之中来,让我们大脑变得很有学问,但是如果我们不向内去觉照的话就会发现,往往是学问很多的人,他更固执、更自以为是,他离真理越远,离解脱越遥远。
哪怕是学佛法,如果不向内觉照和实践的话,他学到的也只是佛法的知识,而不是佛法的智慧,他用这个知识、用这个框框去框人家,自己越来越生烦恼了,就算是他学了很多知识,也读诵很多经典,但是因为他的见地没有转过来,所以他在诵经的时候,在念佛的时候,暂时心清净了一些,但是很快贪瞋痴又冒出来了,这些强烈的贪瞋痴他才会意识到,微细的贪瞋痴不断不断地在潜意识里面起贪瞋反应,自己根本上都没有意识到。由此可以知道,试图用知识去消除贪瞋痴等等负面情绪,就好像试图抓住天边的浮云和海中的浪花一样,是徒劳无益、徒劳无功的,真正能够让我们活在当下的是回到觉照当下的身体。
我们都学过内观禅,应该都知道,佛陀当年教导弟子们就是从觉知呼吸开始,再觉知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的感受,不管它有什么感受,都只是觉知它,不去判断,不去起贪瞋,保持平等心,真实地用功,当下我们的身体就会有很多的体验。比如体验到这个身体是完全开放的,是刹那刹那在不停生灭的能量之流,乃至于体验到完全的消融,与法界融为一体。
这种体验是最珍贵的,这种体验就能够让我们对佛法产生真正的信仰,真正的信仰不是从相信之中产生的,不是你用大脑思惟理解了,你相信了就能够产生真正的信仰,而是从体验确知之中产生的,我们直接觉察到了、亲身体验了的某一些事情,我们就会有确知,有确知我们就拥有坚定的信心。
同样的,我们用大脑思惟学习,能够相信佛法,但是那还只是仰信。要经过实践,要真正有体验,体验到了,才能证信。因为你已经有体验,哪怕是最浅层的体验,这就已经是证,证明那个“证”,证悟,这样子证信。
我们的大脑思惟——妄心,它能够分析判断一切,但是它不能够确知我们心的本体,不能够确知我们的本觉,因为本体不是在凡夫心智的次元里,凡夫生活在三维时空里面,所以凡夫的心智只能拥有对本体的想象。如果他没有体验的话,如果他没有向内走的话,无论他学多少知识,他永远不可能真正地确知本体,但是他会依据那些开悟的人的描述,他会有很多凡夫心智的想象。所以要回到觉知当下的身体。
并且我们的身体是非常有智慧的,她会如实地记录很多的情绪的记忆,我们的任何起心动念都是背后需要能量支持的,而这种能量如果你没有消融的话,它都会在我们身体里面形成记忆,情绪的起伏就是身体内能量的流动,心之流和物之流互相影响,当我们有愤怒不能表达、有悲伤要压抑、有恐惧不敢正视的时候,不敢正面去看而要逃避的时候,这些情绪的能量就会卡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就会形成很多的能量结,久而久之严重起来它就会导致到心绞痛、肿瘤等等。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奥地利的医学博士威廉·瑞黑,他就有做这方面的研究,他把医学跟临床心理学结合起来研究,他就发现了这些能量结,把这些能量结称之为“肌肉盔甲”。
由此可见,佛陀教导我们要觉知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要保持平等心,要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外向内,从中间向上下,从任意的一个角度去觉知身体的感受,就是怎么样?就是要帮助我们,把障碍我们精微能量流动的这些能量结都消融掉。我们以前被隐藏的、被压抑的情绪就都被释放了,因为我们一直不管是有什么感受,我们都是没有去起贪瞋的习气反应,所以我们就能够“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不再去种下新的业行种子。
关键是要在觉知感受的同时能够保持平等心,不再起贪瞋的习性反应,不要试图压抑和消除我们的负面情绪,只要照亮它们就好了,我们这种觉察就是照亮它们,我们不分析、不判断、不取舍,只是照亮它们,正如不要试图消除大海的浪花一样,你只需要知道它们就是海水就好了。
同样的,我们只要保持觉知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情绪就是本觉的浪花,我们也是只要觉知它就好了,照亮它就好了,就能够穿透负面的情绪,使这些能量结消融,使这些负面情绪不再能障碍我们。
过去我们学到很多的佛法知识,虽然诵经念佛的时候,我们暂时心比较清净,但是由于身体的记忆还在,能量结还在,所以很快的,我们习惯性的那种贪瞋习性反应、那种模式又回来了,所以我们觉得要降伏贪瞋痴,要息灭贪瞋痴是如此地难,为什么?就好像韮菜一样,你割了它又长。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我们是把身体的记忆都消除了,因为我们的身体有了体验,所以我们的改变和提升变得更加深入更加持久。然后我们内在的洞察力越来越强大,我们的心越来越寂静,我们的能量不再耗散,变得非常充沛,我们的生命在当下的每一刹那都会好像鲜花一样璀璨地盛开,这个时候就是开悟的时候,一切开悟的圣者,他的生命力是完全地像花一样盛开的。这就是经文中所说的“所有极重无边业障悉皆消灭,于现身中离诸烦恼,命欲终时诸佛护念。”
节选自《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学记》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