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 绘于水彩画中的佛教
绘于水彩画中的佛教
推荐的话李贤珠(牧师、童话作家)
佛家深奥的教义被承载在一幅明丽的水彩画上。
故事的大概就像题目所标示的那样,讲述像季节轮回般循环着的生与死。春到夏,夏到秋,秋到冬,冬又回到春。四个季节的形态色彩迥异,却存在于同一个空间中。
季节更替和生命的传递交叉着展现在我们面前。
春天是萌芽与盛开的季节。
佛家所谓的「无明」在小沙弥心里种下烦恼。如果他折磨小鱼、青蛙和小蛇时,就知道众生的痛苦即是自己的痛苦,任何死亡即是自身的死亡,他一定不会也不愿那么做了。
因蒙昧而得的业报很快降临。小沙弥尝到了与小鱼、青蛙和小蛇一样的痛苦。
季节更迭,进入结果抽穗的夏天。小沙弥长成帅气的男子,称呼也成了「少年僧」。他与来庵里养病的少女朱颜互相爱慕,终于在尘世和庵堂的连接点船上尽情缠绵。
老僧发现后问犯了罪般低垂着头的少女。
「现在不难受了吧?」
「是。」
「原来这就是对症的药。」
......
「现在身体康复了,就没必要留在这儿,离开吧。」
少年僧惊得叫出声来。但老僧走开了,只留下一句话。
「你要当心。因爱生出执着和欲望。从执着中又会生出杀气。」
少年僧离开佛门,来到汉城与少女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但当他看到朱颜躺在别的男人怀里时,愤怒和嫉妒充斥着他的心,终于犯下杀人重罪。爱欲结成了孽果。
转眼间师父已成了老僧。秋意渐浓的一天,那个被警方追捕的杀人犯进了庵,从包里拿出带走的木佛像放回空置多时的佛坛,却始终无法正视那佛像。老僧平静地说道:
「看来俗世的生活让你很疲惫好好休息吧。」
青年虽然逃回了庵中,却无法从他亲手播种且已结实的烦恼中逃开。就在他想自杀的时候,老僧出来制止,用棍子打得他浑身是血。
老僧养了一只小猫,用猫尾蘸着墨水在地上写下般若心经的最后一段。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老僧把刀递给青年说道:
「用刀把那些字全刻出来。一字一字地刻,把你心里的怨怒也一同挖出来吧。」
青年在地上刻字的手颤抖着,还渗出了血。老僧对随后追来的警察说:
「这是般若心经。让他刻完之后再走吧。」
「需要多长时间啊?」
「明天早晨就可以完成了。」
青年刻了整整一夜,累得睡着了。警察帮老僧给刻好的字漆上黄、红、紫等各种颜色。当清晨的阳光照着五色斑斓的般若心经时,青年随警察离开了茱山庵。老僧又把木佛像放进青年的包里,说:
「佛坛我会空着的,别忘了把它拿回来啊。」
送走青年的老僧,盘膝坐在船中点燃的柴草上,圆寂了。从熊熊火焰中,像是对身旁人叮咛一样,流出老僧的最后一句话。
「愿所有生灵幸福、平安、快乐。」
深秋,果实成熟的季节悄悄地过去。
冬天。
整个世界都被冰封了。隔绝而又同时连接着庵和外界的湖水也冻成了冰。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湖面,出现在庵前。
中年人进入几乎成了废墟的庵中点燃残烛,收殓老僧的法体。将捞出的遗骨放进木佛像沉到湖底。他留在茱山庵,用手的热量把巨大的冰块融化成形,造出佛像祈祷。从他身上再也找不到杀人犯的不安和痛苦。
一天,一个背着婴儿的女人来到茱山庵。她把婴儿留下,趁夜深偷偷离开,却掉入湖面的冰缝中中年僧从婴儿想到自己的过去,把那些「难以忍受的无涯寂寞,初恋上的美丽少女,执着和怨恨衍生出的杀戮,持续的忏悔,然后是艰难漫长的修行,顿悟的一瞬间」和土一起搅拌,做成佛像。那是带着微笑沉浸在严肃思考里的半跏思惟弥勒菩萨像。
中年僧怀抱着佛像,身挂磨石艰难地爬上山。他要像小时候解开小鱼、青蛙和小蛇身上的石头一样,把系在自己心底的烦恼彻底拋掉。他的两颊流下了忏悔的眼泪。
寒风更加凛冽了。中年僧回头去捡掉下山的佛像时,耳边忽然响起师父念的经文。
拋掉恐惧仿徨
摒弃俗念的束缚
置生死于度外
凭灵犀一点勇往独行
狮虎不惊于声
罡风不羁于网
荷不染于淤泥
凭灵犀一点勇往独行
中年僧重登山顶,把佛像立在石上,盘膝坐在一旁。中年僧的嘴角浮起淡淡的笑意。他的模样就像是另一尊「微笑着沉思」的半跏思惟像。
又是春天。
小沙弥在山野里玩耍。
僧人用担忧的眼神望着把石子放进小鱼、青蛙和小蛇嘴里,咯咯笑着的小沙弥。
这中间季节已轮回了无数次,很多事物改变,但也没有一样事物是真正改变了的。
就像春夏秋冬依次流转后,春天重新来临一样。
是啊。无论何时,人类因愚昧而滋长的执着,由爱欲和憎怒衍生的烦恼都不会消失。如同春夏秋冬一季接一季不断到来一样。
但是,没有黑暗,不会有光明的概念;没有烦恼,也就无所谓菩提。一切贪嗔痴都是值得感激的修炼。眼看自己播下的烦恼种子开花结实,经历世间本应有的苦痛后,才能转生为拈花微笑着的佛。
如今明白众生皆佛,烦恼即是菩提,我们还能憎恨什么人,惩罚什么人?
(全书完)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