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威仪】[出菩萨善戒经]
谓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坐。常在调摄其心。成就道业。虽久于行坐。亦当忍其劳苦。非时不住。非时不卧。设或住卧之时。常存佛法正念。如理而住。于此四法。动合规矩。不失律仪。是为四威仪也。
一得谓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梵语三味。华言正定。)
二住谓修道之人。非时不住。若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三宝。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三宝者。佛实。法宝。僧宝也。)
三坐谓修道之人。加趺宴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
四卧谓修道之人。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时暂卧。则右胁宴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
欲了生死,先要循规蹈矩,如孔子之制礼作乐,亦无非教人规矩,与佛弁(biàn)律威仪无异。执身即除习气,身得自申则心有依处,故古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执身次序的偈语曰:
四威仪偈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回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作比丘。
行威仪
行步徐徐牛顾视,高观下盼不移神。
纵使触目绕诸境,了了知心不受尘。
无尘莫未执为宗,心境双亡不住空。
任运安养到处所,行与行来岂异同。
不记山河是南北,谁知途路向西东。
住威仪
住立端然绝思虑,寂寂不虑亦不缘。
纵使风尘千遍度,六入无闻玄更玄。
诸尘所以本来前,良由净虑觉心源。
念念无依着究竟,菩提真门当自诠。
坐威仪
坐等须弥不倾动,事绪纵横心拒生。
闭目自知心不起,开眼观尘与理平。
平与无干支可住,于中皎洁息无明。
明与无明俱不起,贪欲之心自不住。
卧威仪
高卧清虚住法印,外示乖慵内精进。
傍眠侧卧不随尘,展脚横腰绝戏论。
心中慧剑利如霜,相貌观瞻却似钝。
破纳搭肚守真如,曲肘抵头看漏尽。
一、行如风
“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
即行走时,眼睛要平视,不可左抛又瞄,不可脚跟拖拉出声,举止庄重而安然,心存正念,此即如法之行,具威仪之相。
二、立如松
“非时不住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
即站立时,应如松树般地安稳,不可轻率、扭斜或身体抖动,并于适当立时则立,立于适当的位置,并心存正念,如此之具威仪之相。
三、坐如钟
“跏趺晏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
即坐时,应将精神统一、身心放松。由后观之,彷如大钟一般稳定。切不可坐姿前倾、后仰、左右倒斜。当心存正念而坐,观照自心,如此之坐,具威仪之相。
四、卧如弓
“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时暂卧,则右胁晏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