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6)
近现代陈垣、梅兰芳、陈赓、赵朴初四位名人的祖荫
1、国宝级教导家:陈垣
陈垣(1880-1971),中国历史学家、教导家,字援庵,广东新会人,勤奋好学,无师承,自学成材,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校勘学等方面有成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重。他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燕京大学的教授。1926至1952年,任辅仁大黉舍长。1952起,任北京师范大黉舍长直至1971年去世。1949年以前,陈垣还担负过教导部次长、京师藏书楼馆长、故宫博物院藏书楼馆长。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国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1年11月,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后,***主席在怀仁堂举行国宴时,与陈垣同席。***向别人介绍说:这是陈垣,读书很多,是我们国家的国宝。陈垣是国宝的声誉,从此传播开来。2002年有两尊铜像在北师大落成,一尊是孔子铜像,另一尊是北师大老校长陈垣的全身像。陈垣师长教师担负过46年的大黉舍长,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教导家,学生浩瀚,如著名的国学大师启功,就是他的学生。
陈垣的桑梓在今天江门市蓬江区的石头村。石头村古称石溪,相传陈氏的祖先带领村民开渠筑堤,为民造福,因为河堤两岸皆是用石头筑叠,后工资怀念祖先之德,故命名石溪,后改称石头,一向至今。陈垣的祖父陈海学是一位有德的长者,陈垣故居就是由其祖父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俗称陈宁远堂三宅。
村委会黄***曾经告诉来访的记者,石头村的人对陈垣的治学虽然不是十分懂得,但十分熟悉他的出身。陈垣的祖父早年开药铺,爱好乐善好施,经常赠药给穷苦村民,村民至今仍津津乐道。祖父积德存德,其孙成为国宝。故居亦成为爱国主义教导基地,受世人瞻仰。积善余庆之事实,令人感佩。
2、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在梨园世家,是著名于世的戏曲艺术大师,出色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平生多次出国访问及表演。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被选为全国国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国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担负过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1962年,邮电部发行《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以纪念梅兰芳逝世一周年。
梅兰芳的祖父梅慧仙,是一位京剧艺人。他在做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班主时,作法不合于当时的梨园恶习,从不苛待学徒和同业。无论是对待角儿或是通俗学徒,他都十分尊重,并且仁爱宽容。在国丧时代梨园不能表演而没有收入时,他竟不遵照行规,优遇四喜班穷苦同业,不惜借债给所有工作人员发全份待遇。
有一位叫谢增的扬州人,是清朝道光年间庚戌科的探花,官做到御史,平生廉洁,两袖清风。他的旧学渊博,兼通乐律,梅兰芳的祖父常和他一路研究字音、唱腔,情谊很深。梅慧仙知伸谢增的情状很拮据,凡碰到有了急需的时刻,老是诚恳地送钱,以赞助其渡过难关。但谢增每次拿到了借钱,不论数目若干,老是亲笔写一张借据送给梅家,经由了多年,累积欠梅家三千两银子。
谢增病逝于北京时,在扬州会馆设奠,梅慧仙前往吊祭。见过谢家的人,拿出一叠借据出示,其子惊恐地说:这件事我们都知道,今朝其实没有力量,然则一定要如数了债的。慧老摇了摇头,就对谢增的儿子说:我不是来要账的,我和令尊是多年至交,今天亲信云亡,异常伤痛,我是特意来了却一件工作的。说完了,就拿借据放在灵前的地蜡烛上焚化了。紧接着又问:此次的丧葬费用够不敷?谢增之子就把拮据的情况如实相告,梅慧仙急速赠予三百两的银票,作为奠敬,又在亡友的灵前徘徊了良久,然后黯然登车而去。当时在场目睹这种情况的人有激动得流泪的。这件工作立时传遍了北京城,谢增的老同伙李莼客师长教师曾经把他所见的写在他的《越缦堂日记》中。这是梅兰芳的祖父焚券的事迹。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有名的赎当事迹。有一位举子,到北京会试,也爱看戏,和梅慧仙的友谊很好,他对于戏剧文学也有心得,经常指出梅慧仙在表演中的优缺点。同时台词的修正,也给予不少赞助。这位举子的文学虽好,可是不善经济,生活逐渐发生了艰苦。当时任何人到了手头拮据、借贷无门的时刻,惟一救急的方法,是拿衣服和名贵物品,送到当铺里去典质。他是一个墨客,不肯向人开口借钱,只能走这条道,还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梅兰芳的祖父识破了他的秘密,就到他的住处去搜寻当票,准备替他赎取。
主人虽不在家,但有一个家人,性格甚戆,看到梅慧仙的举动可疑,彼此就争吵起来。后经说明来意,叫这位戆老头儿,拿着当票,一同到当铺,把所有当掉的器械,全部赎了回来,又留下二百两银子给他用。等到主人回来,知道了这件事,异常激动。梅慧仙就劝其不要天天只是看戏,应该在本位上努力,等考试完毕再会吧。可惜此人高中之后,不久就死了。身后棺殓等费用,也是梅兰芳的祖父代为摒挡的。
梅兰芳的开蒙师长教师吴菱仙,常把梅兰芳的祖父的事迹讲给梅兰芳听,他说:你祖父待本班里的人其实太好。逢年逢节,要据每小我的生活情形,随时加以适当的照顾。我有一次家里遭到意外的事,让他知道了,他远远地扔过一个小纸团儿,口里说着:菱仙,给你个槟榔吃!等我接到手里,打开来看,原来是一张银票。梅兰芳的祖父好慈重义,优遇他人,因而又有义伶的美誉。他的事迹,足以给斤斤计较及刻薄寡恩的人作检查之资。前人有一种说法,为人所付出的,将从上天那里获得回报。梅兰芳能够成为富甲伶界的艺术大师,应该是梅家失于人而得于天的感应吧。
3、军事家:陈赓
陈赓(1903-1961),***高级将领,军事家。生于湖南省湘乡县。1916年入湘军当兵。1921年离开湘军,在长沙参加爱国活动。1922年12月加入***。1924年5月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进修。卒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伐罪陈炯明的东征。1926年赴苏联进修。1927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南下途中在贺龙部任营长,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心机关做情报工作。
地盘***战斗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十二师团长、师长,红军步兵黉舍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陕甘支队第十三大队队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斗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斗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中国国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主席,中国国民自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中国国民自愿军副司令员,中国国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国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自力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陈赓的父亲陈绍纯,以乐善好施著名乡里,积德不倦。从柳树铺通往湘乡的路就是他介入捐资建筑的。陈绍纯以先辈的蓄积购田300多亩,加之自身的劳动和俭朴,家道渐兴。陈家房屋原来有20间,后来加配了3间,在里面安置床铺、被褥及衣物,专供孤寡白叟、残疾人、孤儿和一些无家可归的乞讨者栖身,并供给吃喝。陈家曾经为救济饥寒交迫的难民,慨然卖田施救,到最后仅剩下一亩三分田。可称得上是大义之家。陈赓后来能成为护国名将,许是受到其父母的躬行大义的感染。
4、宗教家、社会活动家:赵朴初
赵朴初(1907-2000),著名的宗教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诗人,安徽太湖人。早年就学于姑苏东吴大学。1928年至1949年时代,主要在佛教界和慈善界担负职务。1945年介入提议组建中国民主促进会。1950年后,任中国国民救济总会上海市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华东民政部、人事部副部长,上海市***政法委员会副主任。1953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中缅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声誉副会长,中国国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
1980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顾问,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心常委、民进中心参议委员会主任、副主席、声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关于赵朴初的出身,可以说他是生在一个慈善世家。八世祖赵璧,曾任浙江乐平县令,碰上一个饥凶年,老庶民交不起赋税,他就捐出自己的俸钱,后去官还乡,有一年发生大役,他拿出自己的全部蓄积,为乡邻治病。其事迹在《郡志宦迹传》有记载。
十一世祖赵象贤以慈善著名,他曾任四川汉州录事,勤恳于事,当地人爱之如父母。四川称天府之国,许多穷汉都跑到那里中,途中遭遇风雨造成疾病灭亡者卧满路边,赵象贤拿出自己的俸钱,造了一处宇舍,称之为难民营,凡流民都可进来获得救治。告老还乡时,赵象贤身无分文,处之泰然。常告诉他的孙子赵文楷(朴老的太高祖):古言,一命之士居心爱物于人,必有所济。吾济人多矣,后世其有兴者乎?赵象贤认为自己曾赞助过许多魔难的人,后世的子孙应该会有隆盛的。他的预见果真应验了。
赵象贤的孙子赵文楷在家境贫寒的情况下,勤奋读书,于嘉庆元年考上状元,后作为钦差大臣出使琉球国,为国王尚温行册封礼。在山西雁平道任期内,常拿出俸钱救济地方庶民,乃至于病故后买棺材的钱都没有。赵文楷妾王夫人是一个极贤慧的女人,她在赵文楷去世后,把两个儿子培养成人。她对病苦饥寒的人,爱护如骨肉;对有急难的人,毫不吝啬。
某个雪夜,王夫人和家人拥炉而坐,溘然想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将如何度过这个雪夜,急忙派人煮粥送去。其子赵畇考中进士,在潮州作官,建义庄救济穷汉,深受庶民爱戴。后来赵畇的儿子赵继元、赵继元的儿子赵曾重也接踵考取进士。从赵文楷开始,连续四代人都是翰林出身,所以赵家又称四代翰林第。
赵朴初的祖父赵曾裕也是位大善人。光绪八年发洪水,赵曾裕设法募集白银用于救灾,救活了不少人。赵朴初的叔父赵纶士曾创办安庆六邑联中,举家产用于办学,其母病故,将亲朋吊唁之款全部捐给黉舍。赵朴初的父亲赵炜如在家以教书为业。母亲陈仲宣是一个佛教徒,家中设有佛堂,每日凌晨烧香拜佛。门前的水塘是她的放生池,里面放养着不少她买下的鱼、龟。
赵朴初的父母为人和气,穷鬼向他家借钱,都能够借到,谁家发生天灾人祸,他们都能给予救济。一位当地名叫汪凡的白叟曾回忆,他小时刻到赵家去卖鱼,正碰上赵朴初在家做粑,朴老母亲买下了他的鱼,还送他好多粑,让他带回家孝敬父母。赵朴初平生从事佛教和慈善的事业,是和他的家世背景分不开的。朴老的祖荫,可谓深挚。
家道之兴,必有前人的广积栽培,而后才有如易经所说自天佑之,吉无晦气的后代子孙生于其家。环球之人皆想要自己的子孙贤良,若唯以自私而求之,子孙反贫弱无智,而推公行义之人,子孙往往兴隆有德。故明代四大师之一的憨山大师,在《道德经》的注解中说:施而不取,我既善矣。人不与而天必与之。企盼普世界之人,皆以此种思惟奉为圭皋,更能亲力实践,则儒家所说修身齐家,皆不为难事。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