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鬼(佛教解释)
饿鬼, 由于其前世所造下的一些罪责,因而沦落饿鬼道,由于其嘴巴太小而无法进食。可别以为他肚子太大的就误以为他吃得很饱,那是因为营养失调而造成其肚子膨胀,其实他们可是饿得不得了!饿鬼之中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如外障鬼、内障鬼、饮食障鬼等。
词语概念
基本解释
【名称】:饿鬼
【拼音】: guǐ
【注音】:ㄜˋ ㄍㄨㄟˇ
【词义】[preta] [佛]∶不断受饥渴折磨而不安的鬼魂。
引证解释
(1)、佛教语。六道之一。佛经谓人生前做了坏事,死后要堕入饿鬼道,常受饥渴之苦。
《大乘义章八六道义四门分别释名》:言饿鬼者,如杂心释,以从他求,故名饿鬼。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唯有 目连 阿娘为饿鬼。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论》:自佛知见,乃至地狱知见,皆遍一切处;汝开饿鬼知见,鬼法界遍一切处。
(2)、诋称口馋或饿极的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刑都比门,人肉馄饨;工屯虞水,生身饿鬼。
清 李鉴堂 《俗语考原》:《法华经》云:受地狱畜生之苦也。俗诋人之急於食者曰饿鬼。
鲁迅 《书信集致山本初枝》:饿鬼收到的水果糖,早已吃光,盒子装进别的食品,也吃光了。
相关信息
梵语preta,巴利语peta,音译为薜荔多、闭戾多、俾礼多、卑利多、弥荔多、闭多;或梵语pitr!,音译卑帝黎。三途之一,五趣(五道)之一,六趣(六道)之一。前生造恶业、多贪欲者,死后生为饿鬼,常苦于饥渴。又作鬼道、鬼趣、饿鬼道。
恶鬼种类
一住于人中,二住于阎浮提地下五百由旬之饿鬼世界。另又列举三十六种饿鬼之名,如迦婆离(镬身饿鬼)、揵陀(食气饿鬼)、婆罗波叉(食小儿饿鬼)、阿吒毗(旷野饿鬼)、魔罗迦耶(杀身饿鬼)等。
顺正理论卷三十一则举出三种饿鬼:
(一)无财饿鬼,包括炬口饿鬼、针口饿鬼、臭口饿鬼等三种。全无食物,常陷于饥渴之苦恼,若偶尔获食,于将食时,又化作火焰,无法下咽。
(二)少财饿鬼,包括针毛饿鬼、臭毛饿鬼、瘿饿鬼等三种。专食脓、血等。
(三)多财饿鬼,包括希祠饿鬼、希弃饿鬼、大势饿鬼等三种。食人残物或布施物;亦包括受富乐之天人。其中,少财、多财二种饿鬼,又作有财饿鬼。
瑜伽师地论卷四列举由外障碍饮食饿鬼、由内障碍饮食饿鬼、饮食无有障碍饿鬼三种。
大智度论卷三十则称无威德、常受饥渴之苦者为饿鬼,有威德、能享受多乐者为弊鬼。
饿鬼居于阎魔王界,由阎魔王统治。亦有居于人间坟地、黑山洞等处。饿鬼之受生,依杂阿毗昙心论卷八谓,彼等为化生,又为胎生。
据法苑珠林卷六载,其身长最大者为一由旬,最小如小儿仅长三寸;寿命,或谓最长八万四千岁、最短则不定,或谓人间五千岁为饿鬼中一日一夜,如此寿命达一万五千岁。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