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超市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5集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5集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5集 《安士全书》(第008集) 黄柏霖老师讲于2018年08月11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5集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5集

《安士全书》(第008集)

黄柏霖老师讲于2018年08月11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

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第四页,倒数第三行,我们看经文:

【以刀杀人。不过斩人肉躯。若言无有后世。直是断人慧命。斩肉躯者。害止一生。断慧命者。杀及世世。故知劝人改恶修善。犹是第二层工夫。先须辨明既有今世。必有来生。方是根本切要语。】

这一段主要的是在探讨『断人慧命』。杀人生命,只害一生,但是断人慧命,杀及生生世世。所以虽然这一段很短,但是周安士菩萨提示我们两个问题:

第一个,断恶修善。我们劝人断恶修善,周安士菩萨说,这只是第二层功夫,第二层功夫就是它还是其次的,它并没有解决问题。

那么第二个问题,周安士菩萨提示我们,必须谈到,必须辨明,必须觉悟,有今世『必有来生』,也就是要解决生死问题,要觉悟生死轮回的问题,如何离开六道轮回的问题。

周安士菩萨说,这是『根本切要语』,这是大根大本的事情。所以这一段虽然短,但是意义非比寻常。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用刀杀人,只不过是杀害了人的肉体;如果说没有后世,则径直斩断了人的慧命。斩断肉体,危害只有一生,斩断慧命,断人慧命,就杀了这个人的生生世世他觉悟的慧命。因此『劝人改恶修善』,还是次要的功夫。『先须辨明』,认识清楚「既有今世,必有来生」,才是从根本处入手。

这一段是主要教你认识三世因果轮回。你了解三世因果轮回,断恶修善才能从被动转为主动,就应该做的,断恶修善本来就应该做的。那才知道修善是为自己的好,作恶是坏自己,是破坏自己的福报。

我们刚才有报告说,要探讨两个问题,就是针对这一段,「故知劝人改恶修善,犹是第二层工夫。先须辨明既有今世,必有来生,方是根本切要语」。

那么这一段分成两点来探讨:

第一,劝人断恶修善是第二层的功夫。

第二个探讨的是,点出三界六道轮回,有今世,有来生,才是「根本切要语」。

好,我们探讨这两点。

先探讨第一点,第一个,第一段探讨,「故知劝人改恶修善,犹是第二层工夫」。我们要知道,善恶苦乐都是轮回业,出轮回要修清净业。我们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我们只想到一件事情,怎么离苦得乐?我们那时候,只有想到一件事说,痛苦的事情跟快乐的事情,我们要离苦得乐。我们用世间的方法,解决不了痛苦的问题,所以我们遇到善知识接引我们入佛门,我们开始认识佛法。

老和尚说,学佛就是学三件事情:

第一个,教人断恶修善;

第二个,教人转迷为悟;

第三个,教人转凡成圣。

所以大部分,几乎所有学佛的,大部分都是想要离开痛苦,寻求快乐解脱。遇到很痛苦的事情,想找个依靠,找到一个解决的方法,大部分的人都是大概是这样了。

「我们一开始学佛」,「受到痛苦的刺激而来到佛门」。所以我们刚开始学佛的时候,其实我们还谈不上觉悟,我们还是停留在苦乐的对待层次,「苦乐的概念」,就是要「离苦得乐」,「这个很正常」,但是这不是最好的方法,「这不是最好的想法」。

我们必须「把苦乐的概念提升到清净跟不清净」,「就是有漏跟无漏的概念」。「有漏跟无漏」这是佛学名词,「有漏」就是有烦恼,「无漏」就是没有烦恼。就像一杯水,你把它倒下去,如果底部有漏洞,它就一点一滴漏掉了,这叫「有漏」。所以「当你要解决生死问题的时候,你不能永远活在快乐跟痛苦」,因为这样的层次,用俗话说,这样的档次很低,「档次太低了」,你要把快乐痛苦都放下,你才有办法「追求到清净」。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必须要离开憎爱,憎就是痛苦、讨厌,爱就是贪爱、喜欢。所以祖师大德告诉你学佛,必须要放下憎爱,你才能得到清净。也就是说,你才有办法得到解脱,你才有办法让智慧生出来,就是要离开对待,离开憎爱。

所以「现在只有两种选择」,你想要得到清净跟解脱。因为离苦得乐,其实不是离开痛苦找寻快乐,它是清净以后,有智慧以后,自然离苦得乐。因为那是什么力量?那是智慧的力量,让你离苦得乐。所以不是说我想离开痛苦,就可以离开痛苦,必须要有智慧,它才有办法转换。所以佛法是讲转,不是讲断。老和尚说,断了念头就没有了,他是让你转念头。所以《地藏经》里面都教你转经、转经。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所以佛法是用转的,譬如说,转烦恼为菩提,转痛苦为快乐,转束缚为解脱啦,这都用转的。

所以现在我们要谈到说,想得到清净,想要离苦得乐,必须要先,两个问题你必须要去面对。

第一个,必须把自我意识,就是我执放下来。

第二个,你是以继续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来断恶修善呢?

这两个问题要思考,第一个就是你把我执放下来,把自我意识放下来。第二个,你还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然后去做断恶修善的工作、做断恶修善的事情。这两个问题。这两个最大差别在于什么?

就是你以自我意识为中心,你只是考虑到你的受用问题,你个人受用的问题。你想要得到眼前的福报,你想要得到眼前所拥有的一切,你有一个我,有一个我在,你就想去保护它,保护这个我,你想让这个快乐,我这个快乐保持。「但是你在追求快乐的过程当中」,你付出的「生死轮回的痛苦」,这就是你要去考虑的。因为你去追求这个快乐,可能会引导你、会造成你到三恶道去。

那么第二个,我们把自我意识彻底放下,我不要这个自我意识,我用空性的智慧来破坏自我,就是像阿罗汉那样把我空掉,证我空真如。「然后我重新发愿,我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来当做我生命的一种推动力,那么这个时侯你生命就开始反转了,就是觉悟了。你把自我意识放下来,就是觉悟的开始。觉悟的开始,就可以达到离苦得乐。如果你是不放下自我意识为中心,你只想继续维持这个自我意识为中心,而去、才去做断恶修善的工作,那个部分有可能会引导你到三恶道去。

所以「一个是杂染的六道轮回,一个是清净的菩提道」。你还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那种断恶修善法,你要说我只是在断恶修善。譬如说,我们现在在学佛,我不想去西方了,我也不想觉悟了,人家教我持三皈五戒,好,我也持三皈五戒了;人家教我放生,我也放生了;人家教我吃素,我也吃素了;人家教我说,恶不能做,善要多去做,好,我也是这样啊。

《太上感应篇》里面讲,「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天必降之祸」。那你就是什么?你要追求福报,离开灾祸吗,对不对?这个叫做什么?这个叫做这里讲的断恶修善。周安士跟我们讲说,「劝人改恶修善」,是第二层功夫,我现在讲的是这个部分。这个部分就是什么?「杂染的六道轮回」,你还是没有解决问题。

所以你也有跟人家吃素,你也跟人家持三皈五戒,可是你没有发菩提心,你可能也是一起跟大家一起念阿弥陀佛,可是你不发菩提心,你也发不出来,那么你念阿弥陀佛就变成福报。这样的层次,叫做「杂染的六道轮回」,去不了极乐世界,也没有办法解决所谓的,佛要告诉我们的离苦得乐,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地藏经》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讲的「知苦乐法」。老和尚说,这一句话,这一句经文,要念「知苦乐法」。我们以前在读诵的时候,就念「知苦乐法」,因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我曾经请示过老和尚,老和尚说,要念「知苦乐法」,我才改成「知苦乐法」。

学人有编了一本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感应的故事,叫做《知苦乐法》,这本书在台湾很畅销。我现在已经有请志工把《知苦乐法》还有《如何依地藏经修行》、还有《圆满临终关怀》,要把它拍成MV的方式,MV就是有影片,影片上有字幕,配有一点点的背景音乐,我们一般讲叫电子书,让你们在看影片当下,也可以看这本书的文章内容。以后即将会在推出,在孝廉文化网络电视台,请你们注意收看。

所以刚才跟各位报告说,如果你只有念佛,你一样放生、吃素,你也一样是受三皈五戒,可是你没有发菩提心,这样不能解决离苦得乐的问题,这叫「杂染的六道轮回」。这就是周安士菩萨说,「劝人改恶修善,犹是第二层工夫」。

我就是针对周安士菩萨讲这个问题,来跟各位报告,要如何离苦得乐?还是回到刚才讲的那两个重点,第一个,彻底放下自我意识为中心的,破这个我执。最起码,老和尚说,你要把身见破掉。你身见破掉,像小乘初果须陀洹,他只要在人天往返七次,他就证阿罗汉了,他就出三界六道轮回了,他就解决生死问题了,他比我们强。我们身见没有破,我们是输那个初果须陀洹。你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你没有带业往生,那六道轮回真的有你的分。就怎么样?等一下我们讨论到了,一个家庭换一个家庭,一个色身再换一个色身。那这是人道还好一点,那不是人道的话,「转生受身,改形易道」,那就麻烦了。

所以「一个是杂染的六道轮回,一个是清净的菩提道」,你两个跑道可以选择,关键是你「要以谁为依止」,你是要以菩提心为依止?还是以自我意识为依止?所以我们的因地很重要,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所以这个牵涉到「清净跟无漏」。我们刚才讲有漏跟无漏,有漏是杂染,无漏是清净。你只有清净,智慧生出来,你才有办法解决苦乐的问题。这就是佛陀来到人间,教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就是要教我们解决苦乐的问题。所以菩提心的根本,它是无所求的,因为它没有自我概念,它就不需要求了嘛,向内无所求,向外就不需要求了。这个就是觉悟的开始。

那么这一段探讨,第一段的探讨,先探讨,周安士菩萨说「劝人改恶修善,犹是第二层工夫」,我用这样做一个报告,让各位去省思一下,你要选择哪一条路,是「杂染的六道轮回」,还是「清净的菩提道」。

那么第二段探讨,「先须辨明既有今世,必有来生,方是根本切要语」。这一段其实不是单单只教你说,有今世,有来生,这只是基本认识,基本概念,这一段看你要怎么去讲,我相信有三界六道轮回。再来,那既有三界六道轮回,那要不要出离三界六道轮回呢?这是要去探讨的问题。

所以要探讨这段问题之前,我先引用佛陀在《楞严经》里面的〈卷一〉里面,佛陀的开示非常精彩。这一段《楞严经》经文,我一段一段地把原文念出来。然后再把佛陀这个《楞严经》的原文,我白话解释一遍。学人才疏学浅,我不敢去发挥《楞严经》,开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我只把佛陀的《楞严经》原文讲出来,再把白话解释出来。然后我接下来探讨我要报告的问题说,如何去辨明「既有今世,必有来生,才是根本切要语」,我再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把《楞严经》的〈卷一〉的经文,我们先来了解。《楞严经 卷一》经文: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这一段的白话的意思就是说:

这个时候,「阿难虽然再次聆听如来教法」,跟「大家一样的息心静气,但是仍然没有领悟到其中的奥义。他们合掌礼请如来慈悲,再宣法音」。

第二段经文: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这一段非常重要,在《楞严经》里面讲,叫探讨「客尘」,什么叫「客尘」?就是我们的虚妄分别,「客尘」就是虚妄分别。那么这段佛陀就在问。

这段的意思,白话意思解说:

这个时候,「如来轻舒兜罗绵网相光手」,这是佛的三十二相,「兜罗绵手」。「伸开五轮手指,教诲阿难和大众:当初我成就佛道时,为阿若多憍陈那等五位比丘和你们诸位说过,所有世间生灵,不能成就无上智慧和阿罗汉果位,都是由于居留尘世烦恼之中而耽误的」。你们那时候,「都是因为什么而开启了智慧」呢?「从此依持佛法而获得了涅槃智慧的?」

第三段: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暘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这一段的白话解说:

这个时候憍陈那站立起来,「对如来说:现在我是会中年龄最老的,在初受度的大众之中,独独得到『解』的称名。我是因『客尘』两个字而成就圣果的。世尊,就像旅途行路的人投宿旅舍,睡过吃过之后就整装离开往前走去,并不想安住下来。如果视自己为主人安住下来,那就不会再往前走了」。「这样来看」,不住叫做客,住了叫做主人,「客的含义就是不住。

另外,就像清晨阳光初出时烟尘清扬,受光的照射,这些烟尘在空气中清晰分明,呈现出尘世物质世界的形貌,这时烟尘摇晃流动,而空间是寂然不动的,这样来看,澄明寂静叫做『空』」,摇动就叫「尘」,那么「尘」的含义就叫做「摇动」。所以我们心动了叫尘。六根对六尘,我们心动了,那叫做六尘。如果我们不动,我们如果澄明寂静,叫空,真空,就是我们的自性的本体,真空。然后能生出妙有,产生万德万能。

再看下面这一段:

「佛言:『如是。』实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自开自合。』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佛言:『如是。』」

这一段很有意思:

「如来说:说得对」。这个时候,如来就「对着众人合起五轮指又放开」,这样手掌拳头握起来又放开,放开又合起来,问阿难,你看见的是什么?

「阿难回答:我看见如来的百宝轮掌,在大众面前又开又合。

如来问阿难:你看到我的手掌在大众面前又开又合,是因为我的手掌有开有合呢?还是因为你的观见」,就是你用眼见,「观见」就是你观看,见到了,「有开有合」呢?

「阿难回答:世尊的宝手在大众面前有开有合,我看见如来的手在自开自合」,并不是因为我的观看见到有开有合。

「如来问:谁是动谁是静」呢?阿难回答,如来的手在动,我的观看,也没有停止」下来,也就是我的观看也没有停止啊,「那么,到底谁在动」呢?「如来说,是这样」的。

下面这一段: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实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泊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佛陀多有智慧,见性从来就没有动,是你心随境转,你说我手开手合。佛陀一放光到阿难的右边,阿难就往右看;放光到阿难左边,阿难就往左边。谁在动?自性从来没有动,是我们的攀缘心动了,我们的习性动了。我们看见光在右边,我们往右边看,头就动了。佛陀问他,是头动呢?还是见性动?所以佛陀主要是点出说,以摇动者名为尘,以不住者名为客。

这一段的白话解释:

「于是如来百宝轮掌中飞出一道宝光在阿难的右面,阿难立刻就转头向右面看,又一道宝光射向阿难左面,阿难急忙回头向左看」。

如来对阿难说:刚才你的头为什么动摇?「为什么摇动?」

阿难回答:我看见如来放光,「放出宝光在我的左面和右面,我向左向右观看」,所以我头就摇动起来啦。

如来说:阿难,你看宝光时头就左右摇动,这是你的头在动呢?还是你的见在动呢?阿难回答,世尊,这是我的头在动啊,「而我的观见,既没有静止下来」,我一直在看,我哪里说得上是在摇动呢?我哪里说得上是在摇动呢?

如来说:是这样啊。

于是,如来就对众人说了,「如果有人以『摇动』叫做『尘』,不住叫做『客』,那么你们看,虽然阿难的头在摇动,然而观见本身并不会随之而摇动」。见性没有动,见性一直在看,它没有动,谁在动?我们的习气,我们的攀缘心。我们没有认识到真心,我们没有见到真性,我们没有见到我们的本性,所以我们就变成,真心就变成识心,真心就变成妄心。

所以佛陀说,「那么你们看,虽然阿难的头在摇动」,然而观见本身并没有随之而摇动,你们再来看我的手虽然在开合,「然而观见本身也不会随着舒卷流动」,开合流动。也不会说见性说,我手合掌,你们见性就合起来,我的手展开,你们的见性就展开,没有啊。为什么你们「要以摇动的东西为本体」呢?就是要认贼做父啊。你们为什么以这个摇动的东西为本体?就是说,你怎么把妄心当成你自己呢?就是认假为真嘛。你为什么把妄心当你自己?就是「以摇动的东西为本体」,因为摇动是妄心嘛,真心是不动的嘛。你「以摇动的东西为实境」,你把摇动的东西当成真实的境界呢?

这一段真的非常重要,佛陀教你看清楚真相,去看自己的见性,不是去看外面的境界,去看那个手展开、合起来,去看那个光把你跑右边跑左边,你去找外面的境界,佛陀说,你不要看外面的相,不要看外面的境界,你把外面的境界当成实境了。

佛陀说,「那么,从始至终,你的心心念念就随顺着摇动的事物而生生灭灭」,它问题答案在这里。你不识本心,不去见自己的本心,真性不动,所以你就跟着光跟影在那边动,手动,你也跟着动,你的心心念念就随着摇动的事物而生生灭灭,境界动,你也跟着动。而后就遗失了你「本真心性」,当然做起事情来就是「生出颠倒」啊。因为你没有做到本啊,没有认识你的本心啊,所以你才会做出颠倒的行为出来,「行事作为生出颠倒」。「本心失却真性,就是认它物为本己」,自然逃脱不了「此颠倒中流转」,在生死苦海中轮回不已啊。

各位,我引用这一段非常重要。这一段就是在告诉你,如何辨明「既有今世,必有来生,方是根本切要语」。佛陀讲得最高层次,最高档的,教你认识本心。你本心认识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断恶修善应该做的,既有今世跟来生,觉悟,根本解决问题啊。

好,我引用佛陀这一段的本文以后,我们就来探讨了。这一段《楞严经》里面,憍陈那比丘,就是憍陈如尊者,《楞严经》中的憍陈那比丘先讲出一个譬喻说:世尊!这就是好像「一个从事长远旅行的客人,他经过长远的旅行,就暂时投宿在一个旅馆当中。为什么呢?」我们去住旅馆都有经验,睡一个晚上、睡两个晚上,在吃几餐,「或宿或食」,「或宿或食,或者是住一夜」,或者是只吃一餐饭,「那么等到这个时间一到」,吃完睡觉,第二天「就要俶装前途」了,就要去办事了,就要离开饭店了,「俶就是整理,整理行装」,「继续前进」,你「不可能长久安住」。「但是身为旅馆的主人」,他就一直住下去了。「所以他从这个主人跟客人之间的对比」,他就去思惟来来去去的,憍陈那比丘就去思惟那个「来来去去的、生灭变化的叫做客人」,永远「安住的叫主人,以不能够长久安住的就是客义」。

这一段里面就是,刚才我们研讨过那一段「客尘」,憍陈那尊者就是以「客尘」而证得罗汉果。

「客人」这个词是蕅益大师的解释,它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整个三界的果报」。整个三界的果报,怎么叫做客人呢?我们是三界的过客,我们是来三界玩的、来流浪的。「三界的果报,怎么就是客人呢?」因为我们过去生造了一个善业,我们造了一个业嘛,这个业力今生得到这样的果报,不管你是来三界是受苦或者是享乐的。你过去生中造了一个业,造了一个善业,造了一个恶业,来到这个三界,你来受这个果报。

可能你是过去生中修得好,变成一个男人,今世变成一个男人。可能你过去生怎么样?情执重,这一生变成女人。这个果报体暂时让你住一住,住在这个娑婆,可能住个七十年、八十年、一百年,就像旅馆一样,这个三界就像旅馆一样。你住完以后呢?住完以后要怎么样?「这个业力不断地释放」,你在住了这个娑婆以后,这六、七十年之间,甚至八十年之间,或者你住个四、五十年而已,你在住的当下,你的业力不断在释放,到了结束的时候,你又去得到另外一个果报了。

「所以我们在三界当中,一下子作人,一下子作转轮圣王,一下子作蚂蚁」,就是《文昌帝君阴骘文》里面讲的,一会当帝王了,一会当乞丐了,一会当士大夫了,就是「一下子作人,一下子作转轮圣王,一下子作蚂蚁」,作动物。

「其实就好像我们住旅馆一样」嘛,「今天住一个很好的旅馆」,叫五星级旅馆,譬如说天人,对不对?你前世修得好,这一辈子来人间,住五星级的旅馆,你可能住在我们台北市的阳明山的别墅,对不对?那是因为你前世修得好嘛,你前世造了一个业,这一世得到一个果报,住台北市阳明山的别墅,你去享受这个乐报啊,你等于住五星级旅馆一样啊。可是你住完五星级的别墅、五星级旅馆以后,你下一世呢?你下一世可能住一个「破旧的旅馆」了,有可能是鬼道啊,可能是畜生道啊,猪、牛、羊之类的。「有时候住一个好旅馆,有时候住一个破旧的旅馆」。

「所以,三界的果报,没有一个人可以长久安住。即便是释迦牟尼佛来到三界,他也一定要示现灭度。因为三界本来就是一个旅馆的施设」。听清楚喔,三界本来就是一个旅馆的设备,「旅馆的施设」。「没有一个人」,从佛陀到所有的贩夫走卒,「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圣人,能够长久在三界安住,不可能,都是暂时住的」。你看印光大师、太虚大师、虚云大师、倓虚老法师,他们也都是在三界暂时安住而已,暂住。

「而且都要变来变去的」,「你这一个旅馆住到一个时间」以后,因为就好像你住在这一道里面,投生到这一道,你要到另外一道去,你在这个旅馆住一个时间以后,「它就要赶你走了」,因为你会有生老病死。你一定会离开这个家庭的,你哪怕是有一个道场,你一定会离开这个道场的。不管怎么样,你住一段期间以后,一定会赶你走,「不管你愿不愿意」,这个叫「诸行无常」。

有人就会说了,我今生的果报不错啊,我住得不错啊,不可以。「即使你的福报再大」,你说,我要把所有的善业,我都要回向到今生继续住下去,也不可以。「你一定要离开,这跟善业没有关系,时间一到」,这个旅馆就要叫你迁单,叫你搬出去,它叫你迁单。

这个地方,它诠释的一个真理,就是苦集灭道的「苦谛」,佛陀告诉你真相,「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把这十六个字好好背起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像火要烧起来的房子一样。「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很恐怖喔。「三界的果报的痛苦。他是怎么觉悟的呢?所以这个四圣谛,第一个知苦」,我们刚刚讲「知苦乐法」,「知苦」。

佛陀在诠释苦谛的时候,佛陀不是说我们三恶道的苦,佛陀不是这样说,「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三恶道的苦,它不普遍,人天就没有三恶道的苦」,人天过得比三恶道舒服,所以三恶道的苦不普遍,「人天就没有三恶道的苦」。所以「身为苦谛」,它必须要普遍的在三界中都俱足,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尝试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接受的,就是什么?「无常是苦」,无常就是苦。

所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因为无常让我们受不了,我们的心喜欢安定嘛」。这是我们的习惯,现在我们来到娑婆,都是这么习惯,来到这个家庭我们也习惯了。你看,我们成家以后,我们要买一个房子,「为什么不租房子」呢?因为租房子要搬来搬去的。租房子实际上是比较便宜了,但是「你拿这个钱去放在银行」,租房子也是不错。但是我们受不了整天搬来搬去的,所以我们要买一个房子来住,「我们要求安稳嘛」,「追求安稳是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嘛,「快乐基础在安稳」,这个安稳是个安乐嘛。

「不幸的是,我们接受的果报是不安稳的」,也就是三界的果报是不安稳的。佛陀刚才讲的,刚才我们跟各位报告的,佛陀告诉我们,三界犹如火宅,「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所以三界的果报它是不安稳的。「你好不容易来到三界,刚开始还不适应」,刚出生的时候每个人都哭,来到人间都哭,不适应啊。「小时候慢慢慢慢」地,「这个成长过程,诶,这个环境你适应了」,你有很多朋友,「事业也做得很大」,「诶,它把你赶走」。等到你要适应的时候,你四、五十岁了,「你觉得今生也还不错啊!准备要赶人了」。就像我二嫂最近刚走,她住台中豪宅,六十七就往生了,她得了渐冻人的病。这次往生我帮她叫莲友助念,诵经功德回向给她,她就跟我二哥讲一句话,她说,我才奋斗才刚有成就,才刚刚享受,怎么就叫我走?完全跟这里讲的一模一样。

「等到你适应的时候,你要享福的时候,「你四五十岁的时候,你觉得今生也还不错啊」,它就「准备要赶人了」,无常就准备要赶人了。等到你来生的果报,「你又不适应」了。你可能不一定在人道哦,可能到三恶道去呀。「等到你适应的时候,又把你赶走」了,「这个就是苦,那种不安稳性就是苦」。所以为什么要解决「今世」,「来生」才是「根本切要语」?要解决这个苦。

「所以你看我们在三界当中」,就好像「一个旅馆住一个旅馆,一个旅馆住一个旅馆」,有修福报住个五星级旅馆,五星级旅馆,没有修福报住个破铜烂铁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已。所以得到富贵也不用太高兴,你住一个破铜烂铁的,也不要悲哀,这是你的业所感召的。

所以「憍陈那比丘就知道说:喔,原来我们是住旅馆的、是客人」。所以他就「觉悟到三界是一个苦恼的处所」啊,三界是一个烦恼的地方啊。你在三界享受果报,或者受苦报的时候,刚才讲过,你还在不断地释放业力,你还不断在造业呢,那怎么办呢?没完没了了,苦不堪言喔,「从苦入苦,从冥入冥」,《无量寿经》里面讲的。

所以从这个地方产生的出离心,你必须要从这个苦谛里面,去觉悟到三界必须要出离,是非出离不可,就这里面讲的,「先须辨明既有今世,必有来生」,你必须要有出离心。这个真正出离心生出来,你如果是小乘人,你必须要有这种出离心。那么大乘的,你要觉悟这个空性,你要生出这个出离心出来。你有了出离心,当然就有智慧啊,有了智慧就解决问题了,就解决三界的问题了。

以上这一段,我刚才一开始就讲说,虽然很短,但是非常地重要,你是要选择「杂染的六道轮回」?还是「清净的菩提道」?你是要解决生死六道轮回的问题,要解决在三界的问题,一个旅馆换一个旅馆的问题,要解决这个苦的问题,这个无常的苦,然后你生出出离心,带业求生极乐世界,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都是娑婆的过客,三界的客人而已.

以上我们就报告到这里。接下来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无后世之语。出之凶恶小人。人皆轻而忽之。譬诸投鸩毒于臭食之中。噉者自少。故其为害浅。若出之正人君子。人必尊而信之。譬若置砒霜于膏粱之内。食者必多。故其为害深。苟能侃侃凿凿。唯以救世为心。不作以顺为正之妾妇。则其阴功大矣。】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鸩毒』,《说文》,「毒鸟也。」《玉篇》,「毒鸟食蛇,其羽画酒,饮之即死。」意指就是,「鸩毒」就是剧毒。

『砒霜』,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也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无臭无味,外观为白色霜状粉末,故称为砒霜。

『膏粱』,肥肉与美谷,指精美的食物。

『茍』,如果。

『侃侃凿凿』,确实可信,意是指,客观理性地说公道话。

『不作以顺为正之妾妇』,这句是出自《孟子 滕文公篇下》,「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意思是说,古代的妾妇或受教育机会少,较多感情用事,此劝人务必客观理智,不可一昧盲从。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没有后世的说法,如果出自那些『凶恶小人』,人们就会轻视忽略这个问题。例如把剧毒放到『臭食』里面,吃的人因为气味不好,就自然少吃,这种危害就较浅。如果没有后世的说法,出自『正人君子』,人们因为尊敬他就信奉他。这就好比是剧毒投进美食之中,吃的人必定多吃,危害就深了。如果正直为人,旗帜鲜明,一心以救世做为自己的责任,不做以偏为正的妾妇,那么他的阴功就无尽无穷了。

这里这一段,主要是在说明有三种人,第一种人容易辨别,第二种人复染,第三种,境界最高。境界最高这个人是谁呢?境界最高就是这里面讲的,「以救世为心,不作以顺为正之妾妇,则其阴功大矣」。

那么这一段主要是探讨邪见害人。老法师说,我们要入佛知见。如何避免邪见呢?因为邪见会害人。这一段主要是讲,没有后世这些话,如果是出自「凶恶小人」,就好像「鸩毒」投「于臭食之中」嘛,因为吃的人少,所以它危害就较浅。但是如果说,没有后世这句话是出自「正人君子」,人家因为尊敬他,一定会相信他的,这好像说把「砒霜」置于美味的食物里面,那吃的人多,危害就深。所以这一段主要是在探讨,要入佛知见。

那如何避免邪见呢?你如何避免说,你听信这些正人君子所宣扬这些邪知邪见?

譬如说,有人跟我讲说,有一次我在佛陀教育基金会讲《地藏经》。那就有一个居士,他说他跟一位老师学很久了,懂得很多,我看他都是世智辩聪。他就来听我讲一堂课以后,他故意来听的。然后下完课以后,就陪我走一段路,然后特地跟我请教几个问题,最后告诉我的结果说,黄警官,《地藏经》是伪经,你不要讲。我说《地藏经》是实叉难陀译的,怎么是伪经呢?实叉难陀译《地藏经》跟《华严经》,历史有记载,怎么是伪经呢?哦,他就讲很多理由,世智辩聪,这叫什么?这叫邪见。《地藏经》在讲因果。同样的道理,因为这个人讲说,没有来生,你听他的话,那就是「鸩毒」、「砒霜」置「于膏粱之内」。所以要有正知正见。

那如何要有正知正见呢?

老和尚说,要深入经藏,你要多听经,有时要依止善知识。老和尚说,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即是自性,这就是入佛知见,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特别是在现前这个时代,没有这个认知,自己跟一切众生就会来招感灾难,就无法避免了。认清这个事实,你就必须要深入经藏,经藏不是指《大藏经》,而是指佛教里面的任何一部经典,一部经典所含藏的真理,就能解决问题。任何经论里面含藏的真理是相同的,所以法门平等,无有差别。

那么修学佛法依据任何一部经典,都能够入佛知见。至于选择哪一部经论、哪个法门,看各人的因缘,看各人的根器、爱好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诸佛如来为利根的人介绍《华严经》、《法华经》,为中下根器的人,介绍《无量寿经》,毕竟众生还是中下根性的人占多数。而净宗法门不只是释迦牟尼佛一人介绍,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介绍,这还会有错误吗?问题就是要深入经中所含藏的真理,所说的宇宙人生真相。如果你不深入,烦恼习气伏不住。烦恼习气伏不住,决定会造业,造业必定是伤害自己,也伤害一切众生。

就像刚才那位居士跟我讲说,《地藏经》是伪经,这就是造业啦。他就是怎么样?他烦恼习气伏不住啊,他烦恼障重,所知障也重啊,那伏不住的话就造业啦,造业就是伤害自己啊。我们讲,用刀杀人害止一生啊,断人慧命,杀及生生世世啊。你跟人家讲说,《地藏经》是伪经,人家都不读了,都不相信因果了,这不是邪知邪见吗?那不是害人慧命,断人慧命生生世世啊。所以说破戒还有救,破见没得救。

所以老和尚说,邪见害人,断众生法身慧命。伤害自己无所谓,将来堕地狱、变畜生,这是自作自受。可是你伤害许多众生,这个罪过就重了。断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没有比这个罪更重了,因为这个罪业才会堕到地狱。他无量劫来,这一次得人身,有机会闻到佛法,你把他这个缘分断掉了,这个罪有多重呢?佛经里面讲结罪,我们要懂得它的深义。反之,我们帮助一切众生有机会闻到佛法,有机会修学佛法,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功德。在世间虽有大财富,死后一分钱也带不去,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怎么能带去呢?所以要帮助众生获得度化机缘的功德能带去。

没有智慧,无意中就会造了恶业,没有智慧的话。所以业因果报都在我们眼前,我们要看清楚、看明白,要常常提醒自己。李炳南老师跟我们讲的,古德常说,聪明人要有前后眼。什么叫前后眼?前是看过去,历史的教训,后眼呢?看未来,有六道轮回。我们这一段期间所探讨的,都在探讨六道轮回。不但恶业不能造,这个业是什么?口业、身业,这个不能造,念头都不能起。念头是意业,不善的念头不能起。

有时候我们起的是善念,可是我们没有智慧,自以为是善,但是这个善会变成恶,我们没有想到。就像我们刚才讲的有漏善,有漏善就是有时候会变成恶,我们没有想到,那怎么样?无意中,当中造了恶业。恶业要是很大、很严重,受害的人就很多,受害的时间就长,依旧造了地狱业。

由此可知,智慧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桩大事,人不能不求智慧。刚才讲说我们要求清净、要求菩提,我们要求清净的菩提道,而不是杂染的六道轮回。所以我们必须把自我意识空掉。人不能不求智慧,智慧在哪里求呢?智慧是从清净中里面求。清净平等心生智慧,心不清净、不平等,想出许多好主意,常常这些好东西变质了,变成坏东西,变成害人的东西。

以上是老法师在《净土大经科注》里面所讲的开示。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经文:

【吾辈一为书生。即有书生习气。闻三世轮回。无论不信。即信。亦不肯出诸口。今悟一十七世之说。出自帝君宝训。可明目张胆告人矣。何则。向惟不知有后世。所以屈指将来。光阴无几。今悟肉躯虽死。真性不亡。可知当身寿算。原来地久天长。是能易短命为长年者。此一十七世之说也。向惟不知有前生。故见天帝天仙。帝王卿相。不觉自顾渺小。今知六道轮回。互为高下。则夫豪贵之途。宿生何者不历。是能等贫贱于富贵者。此一十七世之说也。向惟昧于宿因。故每逢失意。不免怨尤。今悟荣枯得失。皆宿业所招。则虽横逆相加。亦可安然忍受。是能消忿怒为和平者。此一十七世之说也。向惟不达祸福。所以无恶不为。今知行善始足庇身。损人适以害己。则暗室屋漏之中。自存战兢惕厉之想。是能化贪残为良善者。此一十七世之说也。向惟不信因果。故见善人得祸。恶人得福。便谓天道难凭。今能参观前世后世。则知福善祸淫。本是毫发无爽。是能转愚痴为智慧者。此一十七世之说也。识得此言真意味。何劳读尽五车书。】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向惟』,「向」就是昔日、从前。「惟」,只是。这个意思是指,从前一直都是如此。

再来,『当身寿算』,「寿算」就是寿数、年寿。连贯上文,『真性不亡』。故「当身」是指当前身躯所赖以依托的真性。此指当前身躯所赖以依托的真性,其寿命亘古亘今,无穷无尽。

『易』,「易」就是改变、交换。

『宿生』,「宿生」就是前生、前世。

『历』,经过。

『等』,等同、使一样。

再看第六页,『荣枯』,「荣枯」比喻人事的兴衰、穷通。

『庇』,「主指庇身」,「庇」是保护。

『暗室屋漏』,「暗室」是隐蔽无他人的房间或地方,就是房间里面没有其他人,这个叫「暗室」。「屋漏」是房间的深暗处。这就不是屋子里面漏水,就是房间的深暗处,这叫「屋漏」。《诗经》毛亨《传》,「西北隅,谓之屋漏。」这个就是,意思是指说,自己独处的时候。

再来,『战兢惕厉』,「战兢」是戒慎恐惧的样子。「惕」,「惕厉」,因心存恐惧危难而警惕。指君子的修身自省。

『贪残』,贪婪凶暴。

『凭』就是依据、托赖。

『参观』,对照察看。

『何劳读尽五车书』,我们来探讨这个「五车书」,这句「五车书」。这个是出自《庄子 天下篇》,「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惠施是公元前三七O年左右,战国时代宋国人,他曾经担任梁相,有辩才,跟庄子,庄周很友善,「和公孙龙并为名家的代表」。「研究万物同异关系」,提出了「小同、大同、小同异、大同异等概念」,也称为惠子。所以「惠施」是一个人的名字。「多方」,「多方」是指学术成就方面很广。

这段「五车书」的典故由来是什么?

就是惠施他「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主张任何事物都要循名责实,是名家的代表」人物。名家事事都讲究逻辑的态度,和主张超脱、逍遥的,庄子就有很大的出入,所以庄子常常藉由惠施来作反面的例子。庄子说惠施读过的书可以装下五辆车这么多,这是「五车书」的由来,他学问渊博,知识丰富。也弄的思想很复杂,「说的道理并不适切」。

后来,「学富五车」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来的,就「学富五车」,学问,「富」就是很丰富、非常多,用五部车都装不下,「学富五车」这个典故就是从这边来的。形容一个人书读得很多,「学识广博。古人以简牍写书,能装满五辆车,数量确实不少」,但这里的「五车」未必是实指,只是用来比喻书的数量很多的意思。

就是说如果你能够悟得了这个一十七世在讲什么?『识得』「此一十七世之说」这个『真意味』,就是要告诉你,认清轮回的真相,刚才我们讲,认清无常的苦。如果生出这种出离心,就是你认识了,你识得这「一十七世之说」的真意味了。你不是只有光读《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里面说,「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你就是读,文昌帝君十七世都在当什么官,做什么事情,受什么果报。你必须要去了解,文昌帝君告诉我们这些,他真正的目的,这真相是要告诉你什么?其实他是跟佛陀一样,诸佛以一大事因缘,开示悟入众生佛知佛见嘛,就是要教你觉悟啊,要教你出离三界六道轮回,出离这个苦、空、无常、无我。这个就是「识得此言真意味」的意思。

所以各位在研讨这一本《文昌帝君阴骘文》,或者《安士全书》,你不要把它当成一般善书看待,印光大师说,它是「善世第一奇书」,天下第一奇书。印祖他有慧眼,他有正法眼,他看得出《安士全书》可以救社会、可以救国家、可以救世界、可以救人心。你要是这样真正去体会,了解「一十七世之说」在讲什么,「识得此言真意味,何劳读尽五车书」,何必你才高八斗呢?什么书都看过了,可是你没有觉悟啊,变成世智辩聪。

再来,我们这一段的名相注释就解释到这里。

那么这一段很长,其实这一段要发挥地方很多,我今天只能发挥一项而已。所以我先解释完白话解以后,我要告诉各位这一段里面有哪几段重点,这样我们研讨这个《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就很有味道了。

我先把这段的白话解先把它消文,先解释完。

那我们再来探讨白话解:

我是一个『书生』,自「有书生习气」,平常『闻三世轮回』之说,无论信与不信,都不肯说出口。

现在悟出「一十七世之说『出自帝君宝训』」,就可以『明目张胆』告诉众人了。为什么呢?以前只因『不知有后世』,所以悠悠度日,屈指一算,『光阴无几』。现在知道肉体虽死,真性不会消亡,可知生命『原来地久天长』。因此能把短命改为长命,是「一十七世之说」。

以前只因不知有前世,所以看见『天帝天仙、帝王卿相』,就觉得自己太『渺小』了。现在知道有『六道轮回,互为高下』,那么豪贵的路,前世怎么会不经历过呢?因此,能把贫贱与富贵的差别看得很淡薄,是「一十七世之说」。

以前只因不知道有前因,所以『每逢失意』,往往怨天尤人。现在知道贫富荣辱、利害得失,都是业力所招。那么当遇逆境之时,也能『安然忍受』。因此,能够消除忿怒转化为和平,是「一十七世之说」。

以前不知道出现『祸福』的原因,所以无恶不作。现在知道行善正是庇护自己,损人正是损害自己。那么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是战战兢兢,警惕戒备自己不要起恶念。因此,能够「化贪残为良善」,是「一十七世之说」。

以前只因『不信因果』,所以看见『善人得祸,恶人得福』,就认为天道不公平,现在能检查观察『前世后世』,就知道了福因作善而来,祸因作恶而至,这是一丝一毫也不会有差离的。所以因此,『能转愚痴为智慧』,是「一十七世之说」。

这一段,刚才有跟各位报告说,它里面蕴藏很多的智慧在里面。那么在还没讲到探讨以前,我先把这一段要觉悟的本段的六个重点。

第一段,我是一个书生,有书生的习气,我听到三世轮回之说,我不管信不信,我就是不肯说出来,我就是不说。这是探讨一。探讨什么?以前有所知障,世智辩聪,不肯相信轮回。这要悟什么?悟所知障,障碍智慧。这是第一个重点。

那么第二个就是说,我现在知道一十七世之说出自帝君宝训,我就可以明目张胆告诉别人,有前世,有后世。以前只因不知道有后世,所以我悠悠度日,现在屈指一算,所剩光阴不多啦。那肉体虽然死,但是真性不亡,所以生命是天长地久。这一段是探讨,不知有后世,悠悠度日,现在知道光阴所剩无几了。肉体会死,真性不亡,生命是天长地久。悟了,短命改成长命。这个是悟慧命不死。

第三段,以前因为不知道有前生,所以看见天帝仙人、帝王卿相,自己觉得很渺小。现在知道有六道轮回,互为高下,豪贵谁没有当过呢?于是把贫贱跟富贵看成不二,看淡了。这一段,第三段,悟帝王乞丐均做过。

第四段,以前不知道有前因,失意会怨天尤人。现在贫富得失,知道自己是业力招感的。所以处逆境就能够安忍,消怨怒为和平。这一段教你悟一切业力招感,不用怪别人,心就平了。

第五段,以前不知道祸福之因,所以敢造恶。现在知道行善是爱自己,损人是害自己。所以独处的时候,战兢自惕,不起恶念。这样就可以化贫贱为良善。这一段是悟祸福之因,不敢造恶了。

第六段,以前不相信因果,见善得祸,恶人得福,就认为没有因果,认为天道不公,现在认识前世后世因果报应不爽,现在认识到前世后世了,报应不爽,那转愚痴为智慧。这一段是悟什么呢?是悟天道公平,相信因果不爽,最后开智慧了。

这六段,是我把它归纳出来的六个重点。

我们今天没有办法一一都探讨完,我们只探讨到第一个重点。我们现在回过头来探讨第一个重点,所知障。

净空老法师说,什么都不要求,智慧就开了。我们都想要开智慧,那是谁障碍我们的智慧呢?为什么智慧开不出来呢?现在科学家肯定说,宇宙之间真正有不同维次空间。黄念祖老居士说,他是学科学的,从理上讲,空间维次是无限的。但是科学家从事相上去研究,目前已经发现的有十一种不同维次空间。所以佛法里面的道理,科学家现在都一一来印证了,都一一来证明。这是科学家发现的。

但是科学家只知道说有十一种不同维次空间,可是科学家不知道怎么去突破这个十一种不同维次空间,他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突破。如果可以突破的话,那这个佛经上所讲的很多东西,就可以得到证明了。老法师说,这是让我们非常欢喜的,科学把佛教证明。可是佛法用什么方法去突破呢?佛法用禅定。那西洋他是用什么回到过去?西洋他是用催眠术,佛法是讲禅定。

于是我们就想到,空间维次怎么来的呢?这个不同维次空间是怎么来的呢?妄想、分别、执着来的。那么你要晓得这个妄想分别执着多少?有多少呢?妄想分别执着有无量无边。那么空间维次就无量无边,是这么来的。

所以我们第一段是探讨所知障。我们探讨说,身为一个读书人,「吾辈一为书生,即有书生习气。闻三世轮回,无论不信,即信,亦不肯出诸口」,也不肯说出来,那这就是所知障,就是世智辩聪。尤其是你去跟很多知识分子,尤其你跟知识分子讲因果,你跟知识分子讲六道轮回,我跟各位讲,他真的不信,尤其是高级知识分子,那个所知障、烦恼障更重,怎么都不信。这是所以我们今天探讨第一个重点,就是所知障。

你要先了解所知障是怎么形成的,就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我们先把不同维次空间,现在科学家已经发现的十一个不同维次空间,我们先把它说出来,这是科学家说的,那佛法早就说了。所以佛法说,有不同维次空间,譬如说,佛法界、菩萨法界,我们一般统称叫十法界,四圣六凡。其实老和尚说,那个十法界就是代表无量的意思,有三界六凡,三界六道,有四圣六凡,十法界,这叫不同维次空间。这是第一个,探讨不同维次空间是科学家发现的。

第二个,禅定可以破维次空间。那么禅定的作用,禅定是教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来,这一放下,空间维次就没有了,就突破了,所以你所入就没有碍了,没有障碍。烦恼障没有了,所入就是无碍了。所知障要是没有的话,你所行的就无碍了,行是什么?教化众生。对于什么?对于经典没有障碍了。我们现在学经典很困难,原因在哪里?有所知障。所知不是障,这个所知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灵知性、我们的觉知心,我们的见闻觉知。所以所知不是障,这个「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但是知见立知,即是无明本,你再立一个知,烦恼障就来了,所知障就来了。

所以所知不是障,障碍所知的那个就叫做所知障。所以有些读书人,他有知识,但是没有智慧。但是有些没有读书的斋公斋婆,他念佛,他念到功夫成片,他不认识字,他有智慧,他可以解决烦恼的问题,他可以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他可以解决人与人互动的问题,他不跟人家对立。所以真正修行人,他就是没有所知障,没有烦恼障。

所以障碍所知是什么东西呢?你想得太多,才成障碍,想得太多了,才成障碍。也是真的喔,很多人都看电视,看电视以后看连续剧,尤其是什么韩剧。韩剧那个都是编剧虚妄心想出来的剧情,那里面都是一些猜疑的情节,都是在描述贪瞋痴的情爱,还有描述那个人性的贪婪,还有怀疑。好了,你韩剧看太多了,全部都中毒,你看那个剧情看到全部都中毒。你的阿赖耶里面本来就有猜疑的个性,再加上薰习那个连续剧的,再把现实社会的情境拉进来。好了,你用这种多疑,贪瞋痴慢疑,来日常生活里面待人处事、行住坐卧。完了,一大堆烦恼就生出来了,人跟人就对立起来了,那烦恼就来了,那就产生障碍了。就这里讲的,你所入就不能无碍了,你所行就不能无碍了,为什么?因为你有烦恼障、所知障。

这是第二个,怎么破维次空间,必须要靠禅定。禅定为什么不能够现前?因为有烦恼障、有所知障,所以你禅定不能现前。禅定如果你能现前,你就可以突破时间跟空间的维次,智慧就现出来了。那现在为什么没有办法有禅定?因为你有烦恼障、有所知障。

再来,要怎么样可以有禅定,然后破烦恼障跟所知障呢?老和尚教我们一个方法,佛陀说的,什么都不求。我们今天讲求知的欲望,求知的欲望其实就是佛经上讲的所知障,佛经上讲的欲望。那佛教什么呢?佛教我们什么都不要求,智慧就开了。为什么?智慧是自性本来具足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是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果所讲出来的法语,他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着,则无师智、自然智悉皆现前。你没有妄想执着,就是什么都不求了,那智慧就现前了。

所以刚才我们探讨的,第一个,科学家发现不同维次空间。第二个,禅定是突破维次空间的方法。第三个,就是什么都不求。什么都不求,智慧就现前。第四个,一门深入。一门深入,讲妄想,讲执着,里面还有一个分别。说个头,说个尾,也就圆满了,就不必再多说了,实际上就是但以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所以中国古人跟佛菩萨教人,都教人家什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就证得了,所知障就没有了。我们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譬如说,你也想学唯识,也想学《金刚经》,也想学《法华经》,也想学《无量寿经》。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学了一大堆,全是所知障,所以他不能够开悟,这个祕诀、祕法,人不相信,一般人不相信。

所以老法师常常提一个问题,说他早期的时候,他有帮星云大师在佛光山教佛学院。当时净空老法师就跟星云大师建议,他说,你这个佛学院是通识教育,什么都学,他说,你这样培养不出一个人才出来,你应该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譬如说,十个人专门研究《佛说阿弥陀经》,十个人专门研究《金刚经》,十个人专门研究《法华经》。十年后,研究《阿弥陀经》的会产生二、三位大师出来。研究《金刚经》的,会产生几位大师出来。研究《法华经》的,会产生几位大师出来。老和尚有跟星云大师建议,但星云大师不能接受,他说,不行,我佛学院就是要这样教。所以你看,这个等一下我们就会探讨,跟所学的没有关系。

宗兴律师,他是南普陀佛学院的院长,他在当学生的时候,就在南普陀佛学院当学生的时候,他也读了很多佛经、很多佛书。他有一次就去请示广钦老和尚,请法,他就讲很多佛经的道理,这个经讲什么,那个经讲什么,讲了很多。广钦老和尚静静听他讲完,因为广钦老和尚不认识字,就听他讲完,啊你讲啊那么多,你做没有那么多,讲啊那么多!翻成,因为广钦老和尚是讲台语的嘛,他意思是说,你没有做那么多,讲那么多,没有做那么多,讲那么多。就是告诉你什么?就是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专攻一门。譬如说你喜欢《金刚经》,你读个三千遍会有悟处的;你喜欢《弥陀经》,你就《弥陀经》读三千遍,甚至一万遍、两万遍,你都会有悟处的,一定有办法讲经说法。

我在浙江认识一位居士,他《无量寿经》已经读两万遍了,他现在讲经说法,能够说《无量寿经》。他说,他不用听净空法师讲的经了,他完全都明白了,他一经通一切经通。这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的好处,为什么?他有定功了,他有得到这个定功了。他定功一现前,所知障就没有了。我们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学了一大堆全是所知障,所以他不能开悟。这个是祕诀,可是一般人不相信,人总是认为,学的愈多愈好。我不学,怎么会知道呢?这是第四个,一门深入。

第五个,入定去了。老和尚说,以我们为例,头一个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证明,他学了十二年,知道东西不少。但是还有很多不知道,他把这十二年所学的放下来,入定去了。从定里面一开悟,全知道了。十二年所学的很有限,但是从定中一觉悟的时候,遍法界虚空界统统知道了,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障碍都没有了,他为我们示现。为我们示现就是,佛陀他当时他有去参访印度的一些修行的各家各派的修行方法,最后佛陀待在哪里?他就在菩提树下入定了,他坐上那个金刚座。所以这里老和尚告诉我们说,佛陀在定中觉悟的时候,遍法界虚空界他统统都知道了,过去、现在、未来所有障碍都没有了,佛陀为我们这样做示现。

所以佛陀觉悟的真理是什么呢?最重要是「缘起的理法,宇宙人生是从缘起而有的」,万法是「因缘和合共依存的」。例如我们的身体是由父母生育因缘,「而生命是自己带来的业力为因」。「我们是自己过去所做的无明烦恼业力」,所以招感这个身体的果报,「有了果报身体的生」,那么老、病、死就不能免,「所以要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只有修道断除根本烦恼的『无明』」。这是佛陀觉悟的真理。

那么这个地方,主要是跟我们讲说,禅定,如果能够入禅定的话,那么就是生死自在,他就突破时间跟空间的维次。我们举一个公案,就是真正念佛功夫,他也可以到达这个境界。所以念佛就是止观并运,念佛是无上甚深微妙禅。老和尚讲过,怎么样去突破时间空间维次呢?必须要用禅定,我们念佛人怎么办?其实念佛才是修禅定。所以慈云忏主净土文里面讲,「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所以念佛就是最佳的修禅定的方法。

那么再讲一个公案,真正生死自在。以前清朝有一位东瓜和尚,这位东瓜和尚就是念佛的。他不知道什么名字,但是因为他喜欢吃冬瓜,所以叫东瓜和尚。他是杭州人,在华严庵出家,他出家以后,专门修念佛法门。附近,邻近庵有一位慧照法师是跟他同参,慧照法师,两人很好的同参道友。很奇怪,东瓜和尚他吃饱就到街上走一走,到杭州街上走来走去的。走到晚上才回来,晚上继续念佛,每天都一样。他的同参感觉到说,好像他不太修行,都在街上玩,看他一天到晚都往街上走,但是也不敢对他说什么,也习惯了。所以这位东瓜和尚每天吃饱就到街上走走,晚上再回来,回来再继续念佛,这样的生活,经过了十多年。

有一天,「他要往生的前一年底」,他跟他的同参慧照法师说,他对慧照法师说,「老同参啊,我正月初六」,就是明年的正月初六,「要去西方,你正月初六要来送我。」慧照同参把他看作开玩笑,想说他每天都在街上走一走,说要往生,不太相信,心中就冷笑,随口就说了,好啦,好啦,你要往生,当然我来送你啦。东瓜和尚说,我一旦说出来,就以这个标准,不会忘记的。「好啦!好啦!我不会忘记」啦。

「年过了,正月初六」,那天早上东瓜和尚就去了法慧庵,去法慧庵受人家供养吃饭。还没有回来的时候,慧照法师就已经要来送他了。看他不在,就知道说这个人在开玩笑,「连他自己都没有在准备」,怎么会往生呢?哪有这回事呢?就在东瓜和尚的道场,在那边坐等他啦,在里面坐。坐到东瓜和尚吃过午饭回来。

回来以后,「见到老同参慧照法师坐在那里」,就问,「你来做什么?」他说,你不是告诉我,你今天要往生吗?我来送你啦。然后东瓜和尚说,真的啊?我有告诉你说我往生?你没有提起,我也差点忘记了。好,好,好,你等我一下,我现在就去了。

他「马上就去沐浴换衣服」,穿「海青,披衣已经穿好,就去拜佛」。拜好佛以后,就坐着,就向他的同参说,这样啦,我要去了,但是我有首偈颂,请你写起来,「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偈颂念好以后,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静坐在那边。他的同参看他静静坐着,以为他在念佛,念念念,就看他,没动啊。再过一段时间摸他鼻孔,没气了,走了。

这位东瓜和尚,他每天到街上走走,在干什么?他在念佛,修禅定。他说,「终日走街坊」,你一般人都在那边走,看东看西,都是风动、幡动、仁者心动,你都是看这个喜欢那个喜欢,就心动了,他不是哦,他是「人从百花过,片叶不沾身」,他在修这个功夫,人走过去,旁边他都在看,看得很清楚,但是没有动心,「终日走街坊」。心中怎么样?忙念佛。他虽然走街坊,但是没有片刻夹杂、间断、怀疑,他不是在逛街,他是在念佛。

「世人都不识」,都不识什么?好像是大家都不认识这个东瓜和尚,不识啊,大家都不认识这个心啊,「世人都不识」,就不知道这个心啊,世人都不知道东瓜和尚在修行,还以为他在闲逛。可见念佛法门不简单啊,虽然是易行道,但是他念佛念到能够如入禅定,自在往生,还最后可以写说,留下一首偈颂。这就是刚好老和尚提到说,佛陀告诉我们,其实真正的,你只要一入甚深禅定,觉悟了以后,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统统明白,没有障碍了。

再来,第六个,六祖大师。那么老和尚说,在中国,你看唐朝的惠能大师,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走入佛门,一天经都没听过,在舂米房舂米八个月,连法堂都没有上过。他不认识字,当然他也不会看经。可是你看他妄想分别执着一下放下来,开悟了。悟了以后,无论什么经,他都有这个本事。你看他也不认识字,他看到小沙弥在诵那个神秀大师的偈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他一听说

更新于:2023-07-05 08:55
最后修改时间:
文章相关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