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印与一实相印

三法印与一实相印佛法与外道的差别,大乘与小乘的差别。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以小乘说三法印,大乘说一实相法印为肯定的判别。如《大智度论》二十二卷说:问曰:何等是..

佛学知识

三皈五戒十善指什么?

三皈五戒十善(一)三皈,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佛法僧称为三宝,是佛学生进修和钦慕、依止的对象。不受三皈依的人,不能称为佛教徒,它是信教和不信教的界线。(二)五戒十..

佛学知识

略谈五戒

略谈五戒五戒制因防非止恶道德标准何为五戒儒家五常(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淫(信)不妄言(智)不喝酒五戒制意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具缘成犯杀戒(五缘)盗戒..

佛学知识

三皈五戒开示

三皈五戒开示一、皈依三宝我们信佛学佛,正式成为佛学生,要举行皈依三宝典礼。皈是回归,依是依靠。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叫做皈依。等于以前我们生命没有依靠,从现在开始..

佛学知识

皈依三宝的利益

皈依三宝的利益慧律法师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可以说在人生中,所得利益总加起来,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之大之多。《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说:皈依三宝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

佛学知识

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内容简介本书是现代大德印光大师和茗山法师的讲述,语句通俗易懂,是进入佛门必须经由的步骤,也是学佛必弗成少的基本常识。内容包含实践学佛的三个层..

佛学知识

菩提信物

菩提信物皈依师,是学生皈依三宝的见证,更是佛法传承的纽带。经由肃静如法的皈依典礼,将诸佛世尊点燃的聪明火炬代代传递下去。为铭记皈依后的新生,引导学人走入佛门后深..

佛学知识

皈依的正行-听闻处死

听闻处死闻思经教,是修行中的重要环节。正如《听闻集》所言: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何为多闻能知法?多闻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广学多闻,广泛读..

佛学知识

完成皈依是学佛的目标

完成皈依是学佛的目标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等待三宝卵翼,等待三宝为我们安排一切,而是为了使自己最终成为三宝。或许在家居士们会担心:那是否意味着我们都要削发..

佛学知识

第四篇 四无量心

第四篇四无量心壹四无量心的意义四无量心是指菩萨普济群生所应具备的四种精神──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以无量的与乐心、拔苦心、..

佛学知识

第一篇 十八界─心物结合的世间

第一篇十八界─心物结合的世间壹媒介佛陀将宇宙万有的事物,归纳为色、心二法,也就是物质现象与精神活动。然则众生根器不合,迷悟的程度也有差别,所以对于心法不能懂得的..

佛学知识

第一篇 时间(刹那不算短 劫波不算长)

第一篇时间(剎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长)壹媒介晋朝田园诗人陶渊明有一首诗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说明人自出生到这个世间上来,就在时间的赓..

佛学知识

生活的规范

生活的规范大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大智度论卷十三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义》戒是生活的规范,故在很多经典中,都可以发明对戒的强调和重视。是以,这个偈子..

佛学知识

善言淑世

善言淑世出言以善,如叩钟磬;身无论议,度世则易。《法句经卷上刀杖品》我们常看到一些人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措辞之时往往得理不饶人,语中带刺..

佛学知识

第一义谛

第一义谛《大智度论卷一释初序品中缘起义》说诸行处,名世界法;说不可处,名第一义。这个偈子是说,心中有牵挂,便属凡夫世界;心中无牵挂,便见超越境界。世界法亦称世间..

佛学知识

念念成功

念念成功若人狼藉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偈子说,假如有人,心念狼藉,到了寺院里,以恭敬心称念佛的圣号,便已成就佛道。果真有这..

佛学知识

火宅清凉

火宅清凉三界无安,如同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此偈是说,我们所处的情况,不论短长,都像是火宅一般,充满各类危险,其实恐怖恐怖。然则众生无智..

佛学知识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四节 天会宗

第八章各宗要略第四节天会宗一、学统北齐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悟一心三观。南岳慧思承此一心三观,并依《法华经》的义旨构成诸法实相论,遂为此宗主要思惟。陈时智者依..

佛学知识

佛法应知:经.律.论

经.律.论准确熟悉经.律.论三藏经典我们现在学佛修行,主如果依靠三藏十二部经典。那三藏十二部经典是怎么来的那?三藏十二部经典,是在释迦牟尼进入无余涅槃后,由释迦牟尼..

佛学知识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一节 人天行果

第三章五乘教法第一节人天行果一、皈依三宝1、皈依三宝的意义: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受了三皈依,才算是佛教徒。虽研习佛教,若不皈依三宝,仍不..

佛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