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五 为僧不守戒流为表面
为僧者,若不奉守佛法戒律教规,所修之行必为有过之行,流于表面,则无真正成就。佛陀有云:不奉守佛教戒法的比丘,虽然不贪求情爱之欲,却贪求利养。此意即指为僧者不守戒..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六 居士不勤修为表面
学佛修行之人,若不勤于修持,则成就便是岌岌可危,自是难于了脱生死。何独于此单指居士不勤修则为表面行呢?学习佛法,可以由显宗而入法修持,也可以依密法而成就。今言居..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八 修法而不知法要流为表面
已依止了上师、皈依佛门的弟子,当依法入修,依师教而作具体行持,每日勤修不怠,方可成就生死之大事。而一些流于表面修行的行人,虽然看起来也同别人一样,别人修法他也修..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一至十)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一以不信诵经为表面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二无大悲而云利他为表面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三吝啬而行布施为表面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四若为密人不守三昧耶..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七 只研学理不修法为表面
学佛修行人钻研学理不是坏事;而坏的就是某些“老学究”“新学研”居士、比丘行人抱着质疑态度,以固守所谓的“严谨务实之学风”,依夫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治学..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九 若不按法而行反而教人乃为表面
自古有言:欲立人者,必先立己,己尚未立,何可立人。其意是说,要授意他人,自必言身立正,他人方可依之。如当老师的人,或教授他人者,必须自己先要做到如所讲的道理,自..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十 言行不一,指导他人为表面
言行不一,是指语言和行为不一致,或曰自相对立,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言行不一而指导他人的修行人行持也是为表面的修行。这种人,多是自身没有什么本事却爱四处说教的肤浅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释迦摩尼佛讲经
佛陀说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第一品法会因由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