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请看:
【济人之急。】
这一句,这是帝君他自己说在十七世做士大夫这些生中他所做的这些善事阴德,这是第三句,「未尝虐民酷吏」是第一句,第二句是「救人之难」,这是第三句。上一次我们解释了『济人之急』里面的道理解释了一段,我们今天继续来看安士先生的注解。安士先生他引用孔子的一段话,他说「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又曰: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这是引用《礼记.礼运大同篇》里面孔子他所说的一段话,解释我们「济人之急」这个心要发出来,是要真正明白天下为公的道理,才能够看人如同是自己一样,没有私心,没有人我这些分别,那才能真正圆满的落实济人之急。孔子这句话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我们说这是宇宙的真理,宇宙的真理是什么?就是一切众生是一体的,宇宙万物是一体的,这在《华严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经中说宇宙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心是真心,宇宙万物都是我们真心所现出来,这个识是我们的念头,众生有妄想分别执著,这就是念头,这念头就把宇宙本来的面目变了,就叫唯识所变。虽然变了,但是这还是一体,宇宙还是你这一个念头中形成,它的体就是心、就是识。所以一切众生跟我确实是一体,众生跟我确实本来和谐、统一的,统一在我这一念当中,这是大道。所以要把大道落实要行出来,怎么行?天下为公!真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一切众生服务,为众生服务才是真正为自己。真正有这种觉悟的人,他自然能够做到天下为公,没有半点私心。有私心的人他是迷惑颠倒,他没觉悟,才会生出那些妄念,这些自私的念头不符合事实真相,但是他生这些念头却会有因果,所以他因为迷惑就造业受报,这是很冤枉、很可怜的。孔子他是圣人,他也悟到了这个道理,所以说天下为公。
具体表现,这下面说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独亲其亲,第一个亲是动词,第二个亲是名词,名词的亲就是指父母,也泛指我们的这些亲人。第一个亲这是动词,就是以他们为亲,对他们孝敬、尊重、爱护、关怀、照顾、帮助,这就是亲的意思。而「不独亲其亲」,也就是说我不仅对我自己家的父母、老人、亲戚、家人爱护,而且对所有的人都如同对自己父母一样、对自己家人一样,这是不独亲其亲的意思。如果是独亲其亲,只对自己父母能够孝敬,对别人的父母就不孝敬,这个心量狭小,换句话说,他是私心,不是公心,他没有天下为公的胸怀,所以他会有烦恼,他不能觉悟。所以圣人教我们孝敬父母,这是第一步,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是基础,是德之本也,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这个道德扩而大之,对待所有人如同对父母一样孝敬,佛法里讲的这就是菩萨行,一切众生都视同父母。「不独子其子」,对自己的晚辈、儿女你会爱护,但是对其他的孩子你也要像对自己亲生儿女一样的爱护,这就是不独子其子的意思,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大同世界,大同世界是要人有这种大同的心量,一切法由心想生,你有大同的心量你就感得大同的世界。所以和谐世界,现在领导人提倡的,从哪做起?不能要求别人做,要求我自己做,我首先心要和谐,要有天下为公的思想,这样才能够跟一切人和谐,那你的世界就是和谐世界。他不跟你和谐,他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他的世界是一个不和谐的世界,各人因果各人负责。
底下又说,这也是出自《礼记.礼运大同篇》,「又曰: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这个货是指这些财物、货物。在古人来讲,我们的产品大多数都是从土地里生长,植物、这些农作物是从土地里头种植出来的,矿物是从土地中开采出来的,所以所有的物品确实它的原材料离不开大地。所以这里讲的,货恶其弃於地,就是在大同世界里面,就担心自己没有能够努力的生产,在大地中种植或者开采出这些有益於人类的货品。这个恶就是怕,怕什么?怕弃於地,弃於地就是你没有去种植,没有去开采,而遗弃於大地里头,没有把它提炼出来。这句话说的就是,就怕人不能够努力进行生产。生产出来这些产品做什么?为整个社会所共享,不是自己私吞的,不必藏於己就是不必自己藏在家里私人拥有。所以在大同世界里面,真的都是共产主义,没有自己私人物品,全都是社会共有的,人人都能用,人人都能享受,只怕是这些物品大家不能努力的开采而已。你看孔子当时就说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比马克思早了二千年。实际上释迦牟尼佛他也说共产主义,而且把共产主义落实了,你看在僧团里面,六和敬里面就有利和同均,就是所有的东西大家平均分配,共产,没有私人的物品。这种做法是基於高度觉悟,只有真正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的人他才能做得出来,他知道宇宙一切万物、一切众生与我一体,何必在这里面分自分他?所以很乐意的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自己不要任何东西,一切放下,自己的生活就是自在幸福的。你能够全心全意去为人,人也能全心全意为你。
下面说,「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这是为社会大众出力、奉献,就害怕不能够全心全意的去做,就害怕这些力量有所保留,不能够尽出於身,做这些事情都是为了奉献给众生,不是为自己,不必为己就是不要去为自己,这就是菩萨的行持。世间人说忘我工作,这个忘我讲得还不够圆满,因为还有个我字,他只是忘,里头还有,什么时候记起来了又有了。菩萨的行持是无我,无我是真相,有我的这些念头不符合真相,真相是宇宙是一体。所以帮助众生你不要有保留,更不要有顾虑,更不能够施恩图报,想到别人会不会报答我?不报答我就算了,不要帮助他,这样还是私心作怪。孔子他所憧憬的、梦寐以求的这种大同社会是这个样子的。如何才能达到?《礼记.学记》里面就说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要进入大同世界,首先要有大同的思想、大同的觉悟,所以要靠教学。只有教学,帮助大众改变这些错误的观念,有正确的知见,他就会甘心情愿的去行天下为公的大道。济人之急这就是自然的事情,别人有难自然就做了,所谓急人之所急,人之急如同己之急。所以下面安士先生说,「诚明乎此」,就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则急虽在人,不敢视为人之急,而直视为己之急矣」,这就是说,把人家的急难看成自己急难,为什么?因为人和自己是一体的。「夫至同於己之急,此生生世世所以不急也」,如果真正做到把人之急看成己之急,而能够济人之急,这个果报就太殊胜了,生生世世自己都不会遇上急难。所以当我们全心全意帮助别人的时候,救济别人的时候,那善因、善果,我们就不会遇到灾难。
下面一段又说,「陈几亭曰」,这是引用陈几亭先生的话,「谚称富人为财主,言能主持财帛也。家业虽不可废,然须约己周人。今之多财者,皆役於财者也。能惜能用,方为财主;但惜不用,不过财奴」。这济人之急,当然首先假如人有财物上的急需,我们要立即能够解囊相助,我们要把财物得看得开,凡是不能够济人之急者,就是没把这些身外物看得开,看不开就被这些身外物所转。所以陈几亭先生说,一般谚语,谚称,就是俗称,富人叫财主,某某人很富裕,财主。所谓财主就是他能够主财,主持财帛的意思,他能在财物上做得了主这才叫财主。真正做得了主的是他会用财,用财做什么?积德行善,修善修福。真正有智慧的人,用自己的这些家财,知道这个财反正你带不走,你死了什么都带不走,为什么不用它来为自己积功累德?所以尽量的布施,毫无保留的布施,这是大智慧人,一般人做不到。这里就说了,「家业虽不可废」,这对一般人来讲,他要保留自己的家业,不可能百分之百全部布施掉,没几个人能够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在春秋时代的范蠡他能做到。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大臣,他跟文种两个人辅佐勾践报仇,灭了吴国夫差。勾践是卧薪尝胆三年,因为夫差灭了越国,所以越王勾践要复仇,得到范蠡、文种的扶持,终於实现了愿望。结果灭了吴国以后,范蠡知道勾践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就劝文种走,一起隐居山林。文种没有听他的话,没跟他走,结果文种果然被勾践给杀死了。范蠡隐姓埋名,改名叫陶朱公,做生意,他很有智慧,做生意很快就发达了,发达以后把所有的钱财统统布施掉去救济贫人,然后又从头开始做起,没过两年他又发达了,又很富有,记载上说他是富可敌国,大富大财主,他又把这些财物布施掉,如是三聚三散。所以他在财物上能做得了主,后人把他供为财神,这很有道理。为什么?他在财物上得到自在,他真的是做得了主,他不为财所转。所以他做财神是让所有财主、富人都学习他,真是你的财,你布施掉了它还会回来,而且回来的更多,这因果,愈布施愈富有,这种人不多,真的是大智慧人。一般普通人他要保全他的家业,布施能够布施一个比例出去就很不错了。所以说家业虽不可废,但是「然须约己周人」,约就是节省,自己生活要节约,不要太奢侈,哪怕是富贵,也要想到自古以来富贵家能够过三代的有几人?所以要节俭,这才能够享富贵长久。节省下来做什么?不是让你做守财奴,而是让你去周济别人,周人就是周济别人,那些需要的人。你做慈善的事业,这些慈善的事业包括济贫、包括赈灾、包括兴办教育,特别是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还有扶持正法,这就是会用钱的人。
底下说「今之多财者」,现在这些所谓的大富大贵的人,其实他不叫财主,他是什么?「皆役於财者也」,他被财所奴役,他不是在财上做得了主。什么人叫财主?「能惜能用,方为财主」。能惜是对自己来讲,要珍惜自己的富贵,要节俭,爱惜物命,爱惜这些东西,不能够奢侈浪费,能用财去周济别人,去修善修福,这种人才叫财主。「但惜不用,不过财奴」,如果他自己很节俭,可是他很吝啬,不肯去周济别人,真的一毛不拔,这种人叫财奴。我在中学时代看过一本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的《欧叶妮.格朗台》这本书,这个格朗台,欧叶妮是他的女儿,格朗台是一位很富有的人,可是他非常吝啬,吝啬得自己吃穿都是非常的节俭,而且对家里人都很苛刻,给他女儿都是吃那种很差的那些干面包,而自己的储藏室里堆著很多的金币,他就很喜欢去看,每天去看看自己的金币,洋洋自得,但是一分钱都不舍得花,家里是很破旧,一点看不出他是个大富大贵的人,这种人实际上是很可怜,他叫财奴,巴尔扎克笔下刻画的财奴的形象真的是淋漓尽致。
安士先生又引用了佛经《优婆塞戒经》里面的一段话讲,《优婆塞戒经》云:「若以衣施,得上妙色;若以食施,得无上力;若以灯施,得净妙眼;若以乘施,身受安乐;若以舍施,所须无乏。」这是《优婆塞戒经》里面讲的经文。优婆塞这是在家的男居士,这是护持佛法。这本《优婆塞戒经》是对在家人的一个戒律,实际上是菩萨戒,在家菩萨戒。这里劝在家居士要去行布施,多布施你就多得,所谓舍得舍得,愈舍得的愈多。若以衣施,就是你布施衣物,那么你得上妙色,这个色是色身,你有上等美妙的色身,就是你身体很健康,你容貌很庄严,这是衣施的果报。以食施,你布施食物,得无上力,你的力气很大,也包括你的能力很强,你办事很干练,马到成功,有这个果报。以灯施,得净妙眼,就是你的眼睛能够清净,眼力很好。像我就是近视眼,大概过去没有施过灯,没有得净妙眼。你看有些人的眼力真的好,像我们师父,你看真的不用戴眼镜,到现在八十多岁了,看报纸那么点小字都不用戴眼镜,两眼炯炯有神,这是什么?灯施。灯是什么?不仅就是说在佛前供个灯,或者是在路上黑暗夜里安个灯,点夜灯以照人行,还不止这些,还有心里上的灯,心上的灯就是智慧,灯光代表光明、智慧,让人看到光明让人觉悟。我们师父你看这一生做的事情,讲经说法,就是让人启发智慧,这就叫真正的灯施。所以得净妙眼,这个妙眼,不仅肉眼清澈,眼力很好,佛法里讲眼有讲五种眼,有肉眼、有天眼、有慧眼、有法眼、有佛眼,你都能得净妙眼。下面说,若以乘施,就是车乘,我们说交通工具,交通工具这是为人服务,让人身得到安乐,你让人身安乐,你自己身也就安乐。我前年辞掉了昆士兰大学教授工作以后,我把我买的一部汽车,还是很新的,我就捐给净宗学院,若以乘施,身受安乐,我现在真的挺安乐,马上就能够兑现的,这些因果。所以作如是因,得如是果,佛法里讲的因果是每个人你自己就可以去体验的,它不是玄学,你真的按照上面来去做,没做多久你就能体验得到,你就能生法喜。若以舍施,这个房舍就是居住的地方,让别人身有个居处,能够安定,你得到的是无乏,就是没有缺乏,你所用的东西没有缺少,你有求必应,所愿辄得,这些都是布施得的果报,我们要真干,你就真能得到。
下面又说,「又云:若给妻子奴婢衣食,有怜悯欢喜心,未来得无量福德;若见田仓中有鼠雀犯谷米,生怜悯欢喜心,亦得福无量」。这是经上继续说,如果给自己的家人,特别是下人,妻子、儿女、奴婢(这是家里的仆人),这都是比自己地位要低的,给他们衣食,这也是布施。这是应该的,自己做为一家之主,这是对优婆塞讲的,就是男众,要挑起家里的经济重担,挣钱养家,要养活家里的人,这是布施。布施的时候不可以说,你看你们都得靠我养活,你们得好好保持听话,居高临下,一副大老爷的气势,这样得福就很少,甚至没什么福报。要怎么做?要有怜悯欢喜心,未来才能得福无量。怜悯心,这是对下人,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你去可怜他,慈悲爱护他。就像我们这个庙门口有不少的这些乞丐,你布施给他钱的时候,不能够居高临下,看不起他,他也是人,他也有佛性,他是我过去父母、未来诸佛,用这种怜悯心、恭敬心、慈悲心去布施,这才得无量的福德,这个福德是来自於你这个心。还要用欢喜心,就是你欢喜布施,不是勉强的,看到别人这么做,我就勉强的,不做不好意思,这种心不是欢喜心。你主动,你真乐意这么做,你把这么做看成自己的一分责任,对家人、对社会都是这样子,有这种心就是无量的福德。哪怕是这里说的,「见田仓中有鼠雀犯谷米」,你看到家里的粮仓里面有老鼠偷吃这些米,或者飞进来的这些小麻雀它要吃这些粮食,你会不会说:你这些小东西,这么可恶,我打死你!完了,不仅没有布施的心,还起杀心,这就获罪了。它们也是众生,它们也有生存的权利,它们出来找食物不就跟你出去找工作一样吗?你出去找工作,别人说要打死你,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既然你不愿意别人对你这样,为什么你要对它们这样?所以应该倒过来生怜悯心,它们太可怜了,它们因为前生造作恶业,变成这些畜类,我现在见到它们,布施给它这些谷米,同时给它念几句佛,打一个三皈,让它种善根,这就是获福无量。你生怜悯心,还生欢喜心,你很欢喜,「你来吧,多吃点」,跟它结好缘,你以平等心这样去布施给它,这个福报无量无边。所以真正懂得用心的人,他就会修福。
《安士全书》它引用了帝君的一则故事来说明济人之急不可以太吝啬,不肯布施。不肯布施的人往往不仅不能修福,而且会造作罪业,会得恶报,这是讲到「贫富富贫」。帝君他说他在蜀地(就是四川)这个地方应化,当时蜀帝刚刚建国,估计可能是在三国时期,刘备在那里建国。当时遇上了大饥荒,在巴西这一带的地方,饥疫灾情特别的严重。那个地方有一个富农叫罗密,他家里积攒著很多的这些粮食,他有谷五千多斛,一斛等於十斗米,这很多,可是他却把门关起来不肯布施。当时在同一个地方有一位义士叫许容,许容他看到这么多饥民,生起慈悲心,变卖家产去大力的赈济这些贫困的人,导致自己家产都已经散尽、用尽了,自己力量都不够,很难周济这么多的灾民,所以他也是很慈悲,整夜都烧香向天祈祷,请天神护佑。那个地方的神明叫做来和孙,这个神就赶来向帝君报告,说我这个地方出现了灾情,饥荒年,遇到这么两个人,一个人真的是舍身舍家去救济这些穷困人,另外一个人一毛不拔。帝君就把这个事情又上报给上帝,结果上帝就下了旨意,说把这个姓罗的,那个一毛不拔的人,他家里的谷全部散给百姓。这个命令一下达,於是帝君就派遣了风神,在那个地方刮起大风,把罗家家里的谷米统统都用风给卷出来抛上了天空,然后在灾民各各地方一包一包的落下来。这些人得到从天而降的这些稻谷,高兴得不得了,结果所有的人都能吃饱,而这个姓罗的家里的谷就一扫而空,空荡荡了。后来这些百姓都被这位义士许容的这种义行感动,知道他的这种善行感动了上天,让上天降下这些谷米,没想到这些谷米就是这个姓罗家里的。后来许容因为备受百姓的爱戴,所以被推选为地方的官员。姓罗的那家吝啬鬼,最后他因为所有的家产都空了,所以自己也就上吊自杀了。这个故事真的看到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大灾难的时候,不能够济人之急,救人之难,反倒是因一己之私,而置人民於水火而不顾,这种人必定遭到天谴,遭到报应。
我记得我父亲过去跟我讲过一个故事,这是我父亲小的时候,他在农村长大的,他在小的时候,村庄里有一个财主,就是大地主,这个地主的儿子为富不仁,家里非常富有,一般的村民都非常贫困,可是这个富家地主不肯布施,他宁愿把这些腊肠扔到湖里去喂鱼,也不肯把家里的粮食周济村民,所以全村的人对他都是咬牙切齿,所谓是一家饱暖千家怨。后来解放以后进行土地改革,斗地主,好了,这个村里面要斗地主,先拿哪一家来斗?肯定就是把那家抓出来,把他所有的这些家产都分掉,后来这个地主的儿子沦落为乞丐,活活的就饿死。因此假如在富有的时候不能够把自己的这些财物拿出来布施,那就叫为富不仁,那么自己的报应就是这样惨烈。所以司马光,这是宋朝的宰相,他写过《资治通鉴》,是位大儒,他说过,「积财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保之」,你把这个家财给儿子、给孙子,他们能保得住吗?看他有没有这个德行,没有德行的,你辛辛苦苦一辈子积攒下来的这些家业,他可能二、三年就给你败光了。又说「著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你很有学问,你写下书,希望儿孙能够继承你的学问,可是你写的书他们能不能读这也未必。「不如积阴德以遗子孙」,这才是真正为子孙计。所以真正聪明人、明白人,他不要给儿女留下多少钱,也不用给儿女留下什么事业,那些都是他自己的福分,儿孙自有儿孙福,关键在你自己积德行善,你用你的家产、你用你的学问为社会多做好事,多积阴德,子孙自然能够昌盛,这才是真正为子孙谋划,他才能够有这个福分长盛不衰。所以不能济人之急者,那就是一个贪吝的心没放下,这是个大烦恼。孔子曾经说过,他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则不足观也」,如果一个人他有像周公那样的文采、学问,了不起!孔子最佩服的是周公,可是他要是很骄慢、傲慢,或者很吝啬,那么这个人他不是真有学问,他没有实学,假的。所以修行人首先要把这个贪吝烦恼放下,要舍得,要肯布施。
安士先生他在这个注解里面还引用了一段佛典故事,这个佛典故事也很有趣,可以跟大家讲一讲。这是在天竺国,就是古印度,有一个人叫卢至,这是个老头儿,就像法国巴尔扎克小说格朗台的这样的一个角色,非常吝啬,真是一毛不拔。他虽然很富有,可是对家里人很苛刻,基本上全家人没好吃、没好穿,生活得像奴隶一样,一点都不像一个富家人,穿的是破衣,吃的是糠米,所以常常被别人讥笑,家人都已经吃够了苦。有一天卢至遇到一个佳节,城里张灯结彩很热闹,这个老头儿就想到,今天很难得佳节,我应该出去庆祝庆祝,於是就从自己的财库里面去取了五钱,这个五钱大概就像现在五块钱。取了以后心里就想,这五块钱我不能在家里吃,因为在家里吃,跟这么多人一起吃饭,大家也分不了,不如我自己去受用。於是他到了市场里,就用两块钱买了一点麦粉,又用两块钱买了一点酒,最差的一种酒,然后又用一块钱买了一些葱,这样子,这是他最好的佳肴,然后他又在家里取了一把盐,就到城外找了一棵树下面就开始自己享受他很少能享受到的美味佳肴。结果到了这个树下,一看不行,这里鸟兽很多,怕它们会来争夺,於是又挪了个地方,挪到了野坟里头,在一个坟堆里面,这一看,很多猪狗,野猪、野狗都在这,他就待了很久,等到这些野猪、野狗都走掉了,他才把他的这些食品摆开来,就怕猪狗会来抢。摆开来之后他就美美的吃上一顿,把酒都喝完了,麦粉、葱吃得是一点都不剩。酒足饭饱,头脑就不太清醒,已经有点醉了,他就洋洋自得就在那里大声的唱歌,说我今天在佳节里面大吃大喝,好不快乐,能超过北天王,还超过天帝释提桓因,口气开始很大。结果他在这个野坟堆里唱这首歌,天人听得很清楚,上帝,就是佛法里讲的忉利天主释提桓因,听到这个吝啬的老头儿,就吃了这么点东西,就说他的快乐比我还快乐,真的是太狂妄了,不知天高地厚,我得跟他开点玩笑。於是忉利天主就来到人间变成卢至的样子,这个吝啬老头儿,跟他长得一模一样,当时卢至还在那个野坟堆里,还没吃完唱完,这个天主就变成他的模样回到他的家里。把门叫开以后,就跟所有家人说,今天我告诉你们,我过去这么吝啬,是因为有一个吝啬鬼附在我身上,所以我变得这么吝啬,本来我不是那么吝啬的,现在吝啬鬼跑掉了,你们现在在我家里所有东西,你们愿意吃什么吃什么,愿意拿什么拿什么,统统都是你们的。家里人听了之后非常高兴,於是大摆筵席,大家又吃又乐,而且把他很多的好东西全部都分掉。
结果这个天主对大家又说,今天大家都很快乐,但是这个吝啬鬼可能今天晚上马上就要回来了,他跟我长得是一模一样的,你们看到他之后不能让他进门,要用棍子把他打出去,否则他一进来,我又会变得像以前那么吝啬了。这家人一听,好了,正好吃饱了喝足了,有力气了,全部拿著棍子等在家门口。没多久卢至他就醉醺醺的哼著歌回到家里,一看到家人全部拿著棍棒怒气冲冲对他又打又骂,说:「你这个吝啬鬼,不准进来。」把他打得头破血流。他说:「我是卢至!」「不是,你是吝啬鬼。」然后后来他的太太还有他的儿子他们都出来了,都拿著棍棒揍他,最后他觉得自己很冤枉,於是就告到国王那里。国王当时就没有上朝,不理他,卢至他就献了一块绢布,拿著绢布夹在自己的腋下,说我要进贡,大声的呼我要进贡。结果国王听了,好吧,有人来进贡,叫他进来看看。卢至就夹著一块小绢布,还很怕别人拿走,夹得紧紧的,到了国王身边,然后把这个绢递上来。结果刚递出去,忉利天主他用神通就把他的绢布变成一束稻草。这国王一看,你怎么拿一束稻草来进贡,就有点不高兴,就笑著对他说:「行了,我不要你的进贡了,你就赶快有什么话你就说。」卢至没办法,就含著泪哭诉,说自己这些遭遇。国王听了也觉得很奇怪,说难道你家里还有一个卢至吗?於是就命人把那个卢至也找来,两个卢至对簿公堂,长得是一模一样。这国王也觉得是不是这两个人是双胞胎?让他们脱下衣服来验身体上那个痣,结果同一个部位长的痣一模一样,根本不能够分辨,又让他们写个字看看字迹,字迹也是一模一样,当然这是忉利天主,有神通。结果双方争执不下,这国王也是丈二金刚摸不著头脑,实在没办法,就想到,我们城里释迦牟尼佛,那是大智慧者,请他来判这个案子,我们判不了,於是就带著两个卢至去见释迦牟尼佛。结果来到释迦牟尼佛的精舍,佛住在只树给孤独园,佛见到两个卢至来了,就对著忉利天主化现的卢至说,你不要再开玩笑了,你就现出原形吧!於是忉利天主一下子就变回原形飞到天上。国王一看,这是天帝,那不得了,立即倒头就拜。这个时候卢至说,现在真相也明白了,可是我现在回家,家里东西都被分走了,怎么办?天帝就在空中说,你要真肯布施,你的家里面还是能够完好无缺的。卢至就不高兴了,你说的话,你是来戏弄我的,我是只信佛,不信你,他对天帝竟然这样子不客气。结果佛就对他说,你要相信帝释的话,你现在就放心回去,於是卢至就只好回去了。结果回家里一看,果然看到自己家里的东西一样都没少,他也就喜出望外,他也就悟到了,是,做人不要这么吝啬,你看做人做得那么吝啬,让家人都这么痛恨,自己这些东西随时都可以失去,为什么不拿来布施?所以卢至就慢慢的开始广行布施,就一改过去那种吝啬的毛病。这是佛典里的一个故事,这是摘自《卢至长者因缘经》,在《法苑珠林》里面有这个故事。这都是帝君劝我们不要吝啬,要勇於布施,济人之急。底下我们再看:
【悯人之孤。】
『悯』就是怜悯,『孤』就是孤儿,孤苦伶仃的人我们要怜悯他、要关怀他、爱护他,就像对自己儿女一样来关爱,这是一种仁爱存心。帝君这句话,安士先生有一段发明是开解这个理,他说到,「痛哉!天下有茕茕无告,如孤儿弱息者乎?」这是一段感叹。说天下人,有没有像那些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人,能比这些孤儿弱子强?换句话说,这些孤儿弱子他们是最值得怜悯的,他们是最没有依靠的,最苦的人。「往昔父母无恙时,亦曾恩勤顾复,爱若掌珠;亦曾捧负提携,恐其不寿。谁料中道丧殂,骨肉捐弃,此固九泉之下,所痛恨於无如何者也」。这也是感叹,这些孤儿他们过去也有父母,可能父母因病夭折,当他们父母在的时候,父母对他们也是恩勤顾复,恩爱有加,对他们视若掌上明珠。其实哪一个父母不对自己的子女视若掌上明珠?他们也受到捧负提携,像婴儿捧在父母怀里,或者背负在父母的背上,父母提携、爱护、带领,都担心自己的儿女不长寿、不健康,谁会料到这些儿女中途丧亲,骨肉分离,这是最令人遗憾痛苦的。所以「此固九泉之下所痛恨於无如何者也」,再没有其他事情比这个事情更让人痛心遗恨,特别是九泉之下这些父母,他们是更加的痛心遗恨。
所以下面说,「嗟乎!人唯推己及人之念,最为平恕耳」。嗟乎是感叹,说哎呀!人只有推己及人,人真正有这种念头才叫做平恕。平是正直,恕,我们讲忠恕。什么叫恕?推己及人就叫恕,所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个恕是上面一个如字,下面一个心字,叫如其心。就是当别人在这个境遇的时候,我们也要有他的那分心思,假如我是他又是什么样子?有这一分的存心,视人如己,这叫恕。所以当子贡向孔子请教,一生能不能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孔子告诉他,一个「恕」字,恕字就是仁爱之心。所以曾子讲,「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老夫子他的道是什么?归纳起来就是忠恕。这个平恕就是忠恕,平是正直,那就是忠,忠是上面一个中字,下面一个心字,心是中正的、正直的,恕心是仁慈的。朱熹解释「忠恕」二字,何谓忠?何谓恕?「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尽己就是尽到自己的心力,尽心尽力这是忠,帮助别人毫无保留。恕就是推己,推己及人,就是这里讲的有推己及人的念头,视人如己。看到这些孤儿这么孤苦伶仃就好像自己的子女这样子,不愿意自己子女这样孤苦伶仃,就不可以让他们有这些痛苦,所以要帮助他们、爱护他们,给他们温暖、给他们爱。这里讲「假令吾之子女,零丁孤苦,忽有仁人君子,扶持而卵翼之,吾之感恩为何如者?」假如我自己的子女像他们那样孤苦伶仃,突然有一位仁人君子他来帮助我的儿女,扶持就是帮助,卵翼也是关怀,就好像母鸡用翅膀卵翼之,卵是鸡蛋,全身就这样伏在蛋上孵蛋,用翅膀来护著,这卵翼之,那我的感恩真的是无限。所以想到这里,我们就要用同样的心去爱护那些孤儿。
下面说,「或有凶暴恶人,凌虐而耻辱之,吾之饮恨又何如者?」假如我的这些儿女遭受到凶暴恶人的虐待、羞辱,我的这种恨又会什么样?所以不想自己儿女出现这样的状况,怎么可以自己对别人的儿女能这样做?「故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於其所忍,仁也」,不忍就是一颗不忍之心,不忍之心就是仁爱的心。这个忍是残忍的意思,不是佛法里讲的忍辱,它这里是残忍。见到人孤苦伶仃,不肯帮助,这种心就是残忍的心,因为把这个爱心给覆盖住了。所以能够通达这个忍的道理,能够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这就是仁,孔子说的仁。因此悯人之孤讲到底就是个仁爱之心。底下讲「少失父母,固为孤矣,推而论之,外无叔伯,内鲜兄弟,皆孤也」,这是解释什么叫孤。从小失去了双亲父母,这就是孤(孤儿)。推展开来,这个孤也包括他没有叔伯,或者是自己没有兄弟姐妹,孤单,这也是称为孤。这个孤儿,这种孤单的人现在当然是愈来愈多,因为现在都是生育一个子女。内鲜兄弟,就是没有兄弟姐妹,最多是有堂兄弟姐妹或者表兄弟姐妹,亲兄弟姐妹的很少。所以现在的孩子他们这种个性,他们的思想跟过去这些孩子不一样,现在的孩子他的自我中心很强,很难合群,他的自私心理很重,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在大家庭的氛围里成长,他的心量就会狭小、偏激。对於这些人我们又怎么样悯人之孤?现在很多的父母都面对这种问题,独生子女不好教,很难带。这就需要大力的提倡家庭教育,让这个孩子从小能接受到正确的、正常的伦理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为人处世的心态和生活的习惯,让他这一生能够走在健康的轨道上,因此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庭教育必须是基於伦理、道德、因果的这种教育,所以需要父母还有老师首先要有这种意识,意识到现在的教育要抓紧伦理、道德、因果,这是做人本质的教育,而不是光强调分数、强调记忆,或者是这些技巧性的、技术性的培养,那些都是次要的,要让孩子养成一个正常的心理和高尚的人格,这是固国之本。国家下一代就要靠他们,他们如果生活在扭曲的这些观念当中,心理不正常,偏激、自私,将来国家就会大乱。所以古人讲「蒙以养正,圣功也」,这个童蒙,就是儿童,就要养他的正,让他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做这种教育那是圣功,圣人的功业。每一个父母、每一位老师都要担当起这种责任,这是悯人之孤。
底下讲「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皆孤也」,这个孤也不一定是指儿童,年老的人假如没有儿女,门衰就是家门衰弱,家道衰落。祚是福,福很薄,祚薄就是福很薄。为什么福薄?因为年轻的时候不懂得修福,所以晚来光景就不好。乃至到年纪很老了才有儿息,或者甚至没有儿女,这些都属於孤。「又或宦游服贾,寄迹他乡,亦孤也」,还有一类的,譬如说出外做官的,叫宦游,出外做官到了一个新地方,人生地不熟,或者是在外面经商,服贾就是经商,做生意的,寄迹他乡,就是在他乡寄居,这也是属於孤。「甚至道高毁来,德修谤兴,亦孤也」,还有就是有一类高士,道德很高,所谓是曲高和寡,你的德行很高,别人看到了心里就不是滋味,他就会嫉妒、会毁谤。所以道高毁来,德修谤兴,自古皆是如此,你愈有声望,这个毁谤就愈来愈多,就像我们的师父,你看他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嫉妒、毁谤当中走出来的。他是矢志不渝,不管有什么障碍,不改初衷,立定志向弘法利生,担负如来家业,到今年八十多岁了,还有毁谤之人。当然,随著我们师父的经教和德行愈来愈被广泛大众接受,这些它自然就会销声匿迹。但是我们师父从来都是闻谤不辩,人家怎么个毁谤,不用去辩解,不辩解就是最高明的,不仅不辩解,根本都不需要去跟他劳神费力,根本不用去起心动念。就像《了凡四训》里讲的,闻谤而怒就好像「春蚕作茧,自取缠绵」。你听到别人毁谤,你发怒,你要去辩解,就像春蚕作茧,自己捆著自己出不来,闻谤不怒就好像「举火焚空,终将自息」,你拿火烧一个柴,你把它举到空中,始终会有火烧尽的时候,终将自息,你不用去辩解,这是真正有德行的人。可是难免就是道高毁来,德修谤兴,这也叫孤,至少我们一般人看他很孤单,没有人能够跟他携手共进,一方面是跟他要有相当水平的德行,这才能跟他携手共进,所以他自然也就曲高和寡。所以这里讲的孤的内容是很广泛,「孤之途既广,悯之端亦多」,孤这个内容是这么广,当然怜悯的地方也就很多。这里我们讲到的,对不同的人要不同的方式,同是一颗仁爱之心,方式就要不同。譬如说,对於真正的孤儿寡母,那我们就要多方的周济,多多的爱护;对待这些像我们讲的现在叫独生子女,这些也叫孤,要多多的教育,对人多多的关怀;对待这些德高之人,我们要敬重,要向他求教,让他也能够有安慰自己的法能有传人,有这些志同道合的后进者来继承他的事业,他也就不觉得孤了。实际上他真正德行高他不会有孤的这种感受,孤这种念头都是一种妄念,一种执著,其实一切众生皆是我一体,怎么会有孤?但是我们常人看起来好像觉得他很孤单,那是我们凡夫的念头,帝君是对我们凡夫讲的。那我们对不同的人就要用不同的对待,可是同是一颗仁慈之心。
底下是「举帝君一则,可充其类」,这是举出帝君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什么叫悯人之孤。这里讲的是「慰友重泉」,这是讲到帝君在周宣王的时代,我们前面,大家如果有印象可能会记得,帝君这一十七世的转世当中,有一世是在周宣王那个时代,我记得是第二则故事,他叫做张忠嗣,别人称他叫做孝友,张孝友。因为他真正是孝亲、信友,团结家人,敬重兄长,他的兄长虽然过世了,他还把自己的次子过继到他的兄长门下,用这种方式安慰他母亲,这样的心。后来继承他父亲的职业,他父亲原来是做教育官员,后来是被天子贬官流放,客死他乡,周宣王上来的时候,就把过去无罪流放的这些人的儿女找回来给他复官,是这样一个年代。当时有一位同事,帝君有一位同事,叫做韦仲将,他们是很好的朋友,这位朋友死了以后,他没有儿子,有五个女儿,都孤苦无依。所以帝君很怜悯他这位朋友的这些女儿,於是就帮助前面三个大的女儿备礼出嫁,另外两个小的就寄养在一个同事家里,长大以后就嫁给帝君自己的两个儿子。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叫然明,一个叫茂阳。这是什么?
【容人之过。】
这是包容别人的过失。安士先生在发明当中用孔子的话,「孔子曰: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又曰: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欲人自求其过耳。自求其过,则时时反己,无暇责人矣」。这是孔子说的,攻其恶,就是攻击过错不是去攻击别人的过错,那是攻谁的过错?攻自己的过错。所以我们读圣贤的典籍最重要的是反求诸己,不是用这些教诲来做为量尺量度别人的过错。对别人的过错我们要包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有耐心等待他来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他真能改他就是个大好人。这些话都是对如何包容别人来讲的,不是对自己讲的,如果对自己,自己犯了过失,「哎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这过错也是正常的。」这样子就大错特错。责人不可以严格,要会包容,但责己那就得严格,严以律己,对自己一点过错都不可以姑息、纵容,誓要把它杜绝而后已。有时候我自己因为也在学习这些圣贤典籍,看到这些修养的书,看到这些佛法中讲的戒律,很惭愧,自己也是说到做不到,所以对自己真的是天天忏悔,有时候自己都打自己嘴巴,真的是很不像话。师父常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自己表演的是什么样的样子?带领众生,把众生指引到什么样的方向?自己无意当中如果松懈了,那么就造成极重的罪恶。所以常常有这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心,要想到我能不能够为佛法、为圣贤教育树立一个好的形象?现在我们都是佛门中人,假如把佛法形象破坏了,这个罪业就造得重。所以常常反求诸己,严厉的自我批评、改过自新。孔子下面又说,「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如果自己能够责备自己,重重的责备,这个厚就是重的意思,对自己不能够苟且,不能够放逸,小过都不能看轻,那么责备自己重了,自然责备别人就轻,就薄责於人。因为真正修行人,改自己的毛病都改不完,哪有闲工夫去看人家什么毛病?所以师父让我在这边带一个班,我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真的不足以为人师,不足以有这个资格带班。我把自己是做为什么?这班上的一名学生,不敢对人有任何的管束,最多是提倡一点,大概是听经比较多一点,知道的道理可能会稍微多一点,跟大家可以分享一点这些经验,人家怎么做不能够去管人家,你管人家,老看人家的毛病,没想到自己满身的毛病。所以用这样的一个机会,我们就好好的自己成就自己要紧,人家愿意学的他自然会努力学,不愿意学的,你鞭他、打他,也没用,所以这个心就平了。我们就真正集中精神、力量改自己的毛病,自己改好了,别人看到,你进步了,对他就是一种震动,那他就能够上进,这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所以下面讲,「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欲人自求其过耳」,你看这句话多重要,圣人讲了这么多,讲来讲去讲什么?就是让我们自己自求其过,自己挑自己毛病,改正自己的毛病,不是让我们去求别人的过,老看别人的过失自己过失重!所以六祖大师他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道之人怎么会心里老看著别人有什么过失放不下?凡是看别人过失都是自己有过失。弘一大师他举了一个例子举得好,他说我们看人过失就好像什么?自己鼻子上有一个墨点,你去照镜子,发现镜中人鼻子上有个墨点,於是你在那里批评,在那里嘲笑、指责,你怎么一点不卫生,你脸上有个大墨点都不知道,骂那个镜中人,我们看人家过失,不就是等於这个样子吗?别人都是镜中人,都是你内心中的反映,这佛法里讲得太清楚了,「一切法由心想生」,外面的境界统统是你心的反映,你有这个念头,外面就有这个境界,心境是一不是二,当我们看到别人有过失的时候,当下自己就有个过失。所以要怎么做?看到镜中人鼻子上有墨点,解决的方法是拿条湿毛巾把自己墨点给擦干净,然后再看镜中人,他也没墨点了。所以真正圣人,自求其过,自改其过,到最后他一看,外面没有凡夫,全都是诸佛菩萨。释迦牟尼佛成道了,他说「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他看一切众生就跟他一样都是诸佛,印光大师说看一切人都是菩萨自己就是菩萨,当我们看别人都是凡夫自己就是凡夫,你是什么样的境界,你看到外面的境界就是什么样子,你鼻子上有墨点,你看到镜中的人也就有墨点,就这个道理。
所以这下面讲,「自求其过,则时时反己,无暇责人矣」,自己一天到晚就是反省、检点、忏悔、改过,时间都不够用,哪有闲工夫去责备他人?底下又说,「人有有心之过,有无心之过。无心之过易恕,有心之过难容。然学者有志容人,偏要从彼有心处容起。有心者尚容,况无心乎?」这个有心之过和无心之过程度不一样,就像《弟子规》上讲的,「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有心犯过的,故意的,这种就是恶,恶劣,无心犯的过失也是有错。但是我们要容人之过,不管有心、无心,无心的过当然这容易包容,你能理解,他不是故意的,这容易理解,容易宽恕,有心之过就难容,他要是有心给你造的,故意刁难,你可能马上就跟他对立,你不肯包容他,那就是你不能进步。所以学者有志容人,你真正有这个志气学习圣贤,从哪里学起?容人之过学起。容人从哪儿容起?偏要从有心处容起,就是别人故意来刁难你、毁谤你、陷害你、障碍你,你要能包容,这就是佛家讲的忍辱。有心者尚容,他有心来刁难你,来陷害你的,你都能包容,况无心乎?无心来障碍你的,不是故意的,那你当然也能包容!所以修行要从难处下手,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这样提升就很快了。
好,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容人之过」这一节还没讲完,明天我们继续。讲得不妥之处,请诸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资料恭摘: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文昌帝君阴骘文》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七集) 2008/9/29 华严讲堂 档名:52-297-0007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