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
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佛教小乘在藏经中属於“阿含部”。“阿含”是译音。含:即包含。南洋国家没有大乘经典,只有五部阿含,中国祗译了《杂阿含》、《长阿含》、《中阿含》、《增—阿含》,中土称之为小乘经典。世界上称为原始佛教,是佛的常随弟子们,特别是阿难尊者记载佛讲的法。是佛最初度脱弟子的敦法。称为“阿含”的意思是“这是佛亲口所说的法”。
藏经中的大乘经典中有一部叫“般若部”,有许多种,最大的是玄奘大师请回并译出的《大般若经》,共600卷。这部《大般若经》总共有十六会,即十六次说完的。第一会说得最多,说了400卷,第二会说了一百多卷,第三会说80卷,第四会至第九会说了两卷。後面每会说得很少,到最後的十六会时说菩萨的六度。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前五度是福德资粮精进度通於五度,最後的智慧度又叫般若度,是智慧资粮。要成佛度众生必须积聚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资:即资本、资粮。因智慧资粮是由福德资粮而生,故菩萨应先修福德资粮,在六度中亦以福德度为先,智慧度最後说。
从前上师(能海上师)等大德到西藏求法,用骡子驮银子。因为第一是应广修供养。第二自己还要带生活费。如果没有这些福德资粮,是不可能求得妙法的。但福德以智慧为引导。
现在每个道场都有大殿,这是供养三宝的地方,也是我们培福的主要场所,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地方。(大家除了念经、作佛事、搞清洁、礼佛外不应到大殿上走动)搞大殿上的清洁如:烧香、换水等都是供养三费,给佛菩萨当侍者师。所以不要把这么好的培福机会让给别人了。菩萨的六度就是培福、培慧。有了圆满的福德资粮,才能产生甚深妙智。在培福当中建立智慧资粮,由“实践出真知”故。
民国时佛教界办了许多佛学院,一办佛学院就把佛事、培福的事忽视了,一天只是上课,丛林中的一切事都不做,就是上殿也只念三遍心经,因此办了将近百年出的法师并不多。
《八心》就是讲“般若”,是讲小般若,但是这部心经却包含了整个《大般若经》600卷的内容。此经属於般若部中最小的一部,仅用260个字就把600卷的内容说完了。大般若经如最大的照片,心经如最小的照片,所以内容完全一样,不过是把它缩小了而已。我们天天念心经等於念了大般若经六百卷。因此今天我们就跳一下,从佛法的最高处——般若开始学。
心经有多种译本,藏经中有鸠摩罗什译的,还有藏文译本,与一般的经一样前面有“如是我闻”等六事。我们天天念的心经是玄奘大师译的,没有一般经上的“如是我闻”六事的句子,直接译正文。
般若经;为何属於大乘经呢?小乘经也有讲智慧的经,为何又不叫般若,这与大乘讲的智慧有何·异同呢?其实大、小乘讲智慧都是讲“无我”。小乘的慧学如《俱舍论》中的最後一品讲的是“无我品”,这部书是弥勒菩萨的大弟子世亲菩萨造的,叫做“聪明论”。在当时被印度人认为是最聪明的人所写,是智慧的结晶,小乘讲的“无我”叫“智慧”。大乘讲智慧时的无我叫“般若”。
有的人认为小乘讲的无我祗是说人无我,没有大乘讲的细致深入,大乘不仅讲人“我”没有,且讲法“我”也没有。但是在中观宗的应成派却说小乘也要见法无我,因为说明人无我与法无我的理由,都是“缘起故性空”。“人”也不过是诸法之一,能通达人无我,必通达法无我,因此大、小乘讲的智慧都是相同的。
大、小乘的根本区别只是在於:大乘人发了菩提心——即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小乘人没发菩提心,只发了出离心。
佛教讲般若,特别识无我慧。小乘一开始就讲无我。小乘的戒定慧三学分开来就是讲三十七道品。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十七道品分三层讲戒、定、慧,一层比一层更深入、细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是第一层,是修加行的三学。四念处是慧学,四正勤是戒学,四如意足是定学。因为声闻乘人的水平高,故佛以五根、五力讲,五根、五力为第二层三学;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是第三层三学。四念处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最後的“观法无我”就是“无我意”。“我”究竟指的是什么东西?这是大家用功的地方。怎样个“无”?有人说小乘只通达人无我,不通达法无我,这个说法有争论。究竟来说小乘亦通达法无我,因为四念处中就说的“观法无我”。大、小乘的根本区别上面已说过了。
为了便於初学的同学们,我采取一个字一个字翻译的讲法。
般若:智慧。波罗蜜:彼岸。多:到。波罗蜜多合为“到彼岸”,即是“彻底”之意。一件事的完成叫彼岸、开始行动为此岸。佛法里说生死、流转,凡夫是此岸;涅槃、成佛是彼岸。心:心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用此字作为这部经的题目。意义在於:此经讲的是《大般若经》的最重要、最扼要的内容。经:是贯穿意,读音同“径”,顺牵的叫“径线”(织布时)。喻能贯穿道理。经又当“常”讲。即是说此理永久不变。是颠扑不破的常恒的真理。
这部心经是玄奘大师译的。《大唐西域记》中说玄奘大师在去印度求法的路上全靠心经的加持力,而能克服重重困难。由於大师摄持着心经的妙理,因此不被任何魔事所扰。所以我们天天念心经,不懂道理念了文亦能得加持,如是不沟,理解错了就会产生误解,因此大家应知道个大纲领。下面依文讲释。
二、释正文
观自在菩萨:“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意为“觉”。“萨埵”意为“有情”,全意为“觉有情”。凡是一切有生命的都叫“有情”。佛法说“有情”指胎、卵、湿、化四生。人是胎生中最有灵性的,故最高极,蚊虫、禽类等是卵生,湿生是一定的温度、湿度合和产生的生命。天人、鬼神、地狱中的人是化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是莲花化生。但现在科学还没有发现化生的有情。化生是众生业力(正业)所感,化境是依报所感。如做梦—般,是依、正二报现前,在现实中不能找到的。“情”是指有心识、有精神、有思维活动的,最下等的动物也是有神经的。“有情”即“有心”,“心”就是人的粘神,有思维能力。有情的范围很宽,菩萨也是有情,是最高尚的有情,是“觉悟了的有情”,故叫“觉有情”。
菩萨觉悟的是什么呢?觉悟了“诸法无我”,菩萨觉悟了这个妙理後把他传给宽生,使众生也能同他们一样觉悟。这是菩萨发了菩提心,由於有这个高尚的心而能度一切的有情,这也是菩萨区别於声闻乘人的地方。只要发了菩提心的人都能称为“发心菩萨”。所谓菩提心,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大愿心。菩提心在心所法中属於欲心所,是善法欲,是高尚的愿望、志向。愿成佛是一个高尚的动机,佛足最高尚的人格,具佛那样圆满的福德、智慧资粮,那么大的神通力,才能够救度众生,充分利益策生。这就是愿成佛的真正目的。(而不是看见佛有那么多的人、天恭敬、供养才想成佛。)只要发了这个大愿心,就不能退转了,正如经上所说:假使熟铁轮,在五口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从初发心到十地菩萨,乃至成佛都不退失此心。你们能出家就是发了大心,这说明你们对佛法抱有大的希望心,是大心菩萨,就更应向上,如菩萨那样,上面识的是一般的菩萨。
心经中讲的是“观自在菩萨”,是否是观世音菩萨呢?这有两种讲法:
一、是指观世音菩萨。是《瑜伽焰口》中的观自在菩萨。
二、指凡是有观世音菩萨的地位、程度的都可称之为观自在菩萨。
“观”:即观点、看法,观就是般若,般若是叫我们对待事物应有怎样的看法。修观的“观”是动词,是观察、观看。止观:止是定,是六度中的第五度静虑波罗蜜。观:即慧,是第六度般若波罗蜜。我们对於世间的事事物物都要通过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佛菩萨的智是由观而来的。观,是对宇宙人生的最深入细致的看法。在法相宗中讲“观”叫“周偏寻思,周徧伺察”。观不是只看一点,而是周徧的看,看得机叫“寻思”,看得细叫“周徧伺察”。我们看问题应“如猫捕鼠”那样集中全部注意力。佛法看问题是把问题抓出来,从整个方面去观察,然後结合起来,而不是祗着力於一方面,是灵活的、细密的观。而修禅观的目的也在於先把心训练得很细密、灵活,所以应先修止、令心宁静,才能观。楞严咒中的:“妙湛总持不动尊”,“妙湛”:是水清凉而宁静,比喻心应如清凉而宁静的水一样,没有一点微波,没有一点烦恼尘垢才能如实照见东西,修上观一方面是使心宁静,在这个基础上修观,心要十分宁静无垢,才能如实洞察一切。
海公上师敦的《三皈依观初修略法》包含了整套如来禅甚深的禅定,由上(定)生观(慧)。为什么要观呢?糊涂人不会观,观是有智慧的人明辨环境,观清楚了才能认识,才能对洽,观是产生认识的力量,认识宇宙人生就是通过观的力量,菩萨就要把宇宙人生弄清楚,如能将无我的观慧修起才能自在。
“自在”:就是解脱,解脱就会自在,解脱是针对缚,烦恼就是缚,由於这个缚,所以众生流转生死,我们每天被烦恼缚着而起惑造业,作无意义的事,烦恼使我们不得解脱、不自由,要解脱、自在就必须断除烦恼,断我执习气,这就要靠观,才得自由、自在。众生由於执著有个常恒不变的我而造种种业,由观——真正的观才能把所执的“我”看清、看透,就不为他所缚,而得大自在。断尽我执,就能成就阿罗汉。
菩萨起了智慧观,看透了所执的我是欺骗我们的,就不再为我所缚。我们遇到每一件事都应观,观清了才能正确的解答。正确的认识,才不会被困难所阻碍,人的殊胜处就是能观,由观而得解脱自在,观主要是通达“无我”,我们现在只是发了笠口提愿心,未通达无我,只是粗略的了解一点表面,没有通过观,要真正观照到“无我”的道理,就要按照理论修观。从理论上知道无我的道理。“相似见道”,是真正见道的前相,每个人都能成为观自在菩萨,只要好好修,通达无我、般若之智才得自在。
四念处就是让我们观,念即是为了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就是看法,是智慧,有了智慧就有超脱的、不寻常的看法。有的老菩萨不怕脏,不怕苦精勤为常住做事,因为他见身体本来就是不净,他的看法就与一般人不同。贪生都是爱身惜命。(但讲卫生不是爱生惜命)佛法对人生的看法是真理,因为身体本来不净,身如“行厕”,教众生应观身不净,即修不净观,佛法的各种观都是驳宽生的颠倒见,使众生得解脱的。
“教观纲宗”中的教是教理,观是学了教理真正从自己思想、行动上起作用,在心灵深处起影响。我们学的是佛法,不是口头禅,只有将所学的实修,变为行动才能得到无限的解脱,才得自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般若波罗蜜多,字面意思前面已讲过,不再重复。
“行”是实行,实践。所学的道理在思想上起作用,而付诸实践,这里的“行”主要指内心活动,是思维。“深”:是重要,精深的意思。佛法讲般若有两方面:一是深般若,二是广般若。广般若属实践,深般若属於认识,智慧属认识方面的,佛法的般若是指认识与实践两方面。只有深入的研究才能把问题看穿看透,实际上佛法无多旨。
要通达无我的道理,就应实践、兑现。所以应实行。实行时的事情特别多,菩萨的六度万行是深广般若,范围特别宽,六度中前五度属於广般若,是实践方面的,智慧度是认识方面的,是深般若,只有先认识,然後才照着认识的真理实践。这里讲的“深”字特别讲明是“深般若”。广般若是不舍一法,一切功德事都要实行。如扫殿堂、行堂、扫厕所都是佛法的实践。故说:“搬柴运水、无非佛法”。劳动是广般若部分,在佛法中是身力供养,不要把身供养看为佛法以外的事,这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事。海公上师集的《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中讲菩萨六度万行、四摄法,这个我们以後再讲。
我们(铁像寺)大雄宝殿中的释迦牟尼佛,左边胁侍为文殊师利菩萨,右胁侍为弥勒菩萨,文殊菩萨传的是深般若叫“真观”,弥勒菩萨传的广般若叫“正行”。
深般若是说看问题应深入、透彻,也就是说入无我和法无我。“一切法无我”是《百法明门论》的中心问题,一切法有些什么呢?我又是什么?无我的无,无的是什么?如何个“无”法?这些问题都是很高深细微的,故为“深”。
佛法看事物是透过表面,比一切世间人看的深入,不是人云亦云。世间人也在找世界的根源,基督教、天主教就讲上帝造人,上帝造世界;儒家就说世界所存在的一切是“天地”在指挥、安排,用这些语言搪塞过去了,哲学称世界本体为“本体论”。看问题不应随俗,应深入透彻的看,这就是深般若。
佛法观的是“我”是不是有,认识到这个“我”是烦恼、业的根本,而众生就是整天被这个“我”所牵引、左右。世间人说佛教把本来有的说成没有是说瞎话,岂知佛法是从根本上看问题的,各个宗派的看法也有深浅不同。唯识宗就没有中观宗看得彻底,中观宗的应成派与自续派的讲法又有所不同。世亲菩萨的《三论玄义》就是讲般若理。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都是讲空理的。《百论》有一百个论,是总结三论讲空的道理。自续派,“自续”的含义为“自己相续”,认为事物本生是自己相续下去,这只是把中观浅一层意思讲了,深义未讲出。後来宗喀巴大师才把中观之深理讲彻底了,把印度最後的注疏译出了。(汉地还未把三论宗最後的深理译出来。)善知识已给我们讲出了深般若理,写成了著作,我们应好好学,多用脑想,多思维,这不是瞎猜出的,法尊法师用口语讲了《四宗要义》是弟子隆莲记录的,是西藏的四个宗派对深般若的讲法,在《现代佛学》上有载。
《现代佛学》已改为《法音》,以後我还要讲一下法尊法师讲的深般若。佛法不同於世俗谛。世俗谛是世间上的人认为的真理,是习惯是俗成共许的。圣义谛是圣人的智慧所亲证知的真理,所以是“深般若”的看法,表示不同一般俗人所见,“深”亦有“重要”的意思。“时”:是菩萨用深入的眼光看世间宇宙问题的时候,是心用功时,“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最後讲“行”字,“行”是心深入一层看问题的时候,这时得出了“五蕴皆空”的道理,世间上的人认为空就是没有,所以佛法说“万法皆空”他们说佛法是睁眼说瞎话;我们说“空”并不是“什么也没有”,世间人又说和尚在诡辩,说的话不尽人情,一会说空,一会又说空不是没有。
从前般若宗流行时,空理没有讲清楚,俗人称为“鼠叽鸟空”如鸟啄树之声“空空”作响。般若里讲空讲得很透彻,大家都知道释迦世尊被尊为“空王”。说出家是入空门。若不把空讲清楚,佛法里就叫“断灭空”。更不能讲得笼统,应下一个界限,即“空”的是什么东西?什么东西是没有,除了“没有”的还有没有“有”的?
简单说“空”就是空掉我们那个执著。凡是对每一样东西起的执著,认为万物是实有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万物都是缘起性空,而并非说东西不存在。如桌子是存在的,若在这个东西上起了“这个东西是不灭的、是实实在在有的”,这就是错误的认识,就叫执著。即是最小的执著都应破除,如果保留—点都是流转生死的根子。佛已断尽了金刚习气,也即是断尽了众生最坚固的执著,我们应把所执的对象找出来。
“照见五蕴皆空”: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
(一)色蕴:凡一切物质,都是色蕴所摄,一切物质不外乎坚、湿、暖、动四性而构成(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所构成)。六根中眼、耳、鼻、舌、身五根;六尘中色、声、香、味、触、无表色都是色蕴所摄。眼、耳、鼻、舌、身为内五根是物质的。色、声、香、味、触是外五尘。色尘:是眼所对的显色、形色,不是五蕴中色蕴的色,色尘只是色蕴的一种,显色是显在外的各种颜色;形色是指物质的形状,有长、短、方、圆等形状。声尘:是耳所对的,分为有执受六种,即有情所发出的,无执受六种,即非情所发如打雷,风声;有执受无执受六种是有情和无情一起作用发出的,如打钟、吹笛,是有情通过无情的东西发出的声。香尘:凡是鼻根能嗅到的气味都叫香,有好香、恶香、乎等香。味尘:舌根所尝的叫味。有苦、酢、甘、辛、咸、淡等。触尘:是身根所感觉的。有滑、涩等。此五尘是内五根所对境,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无表色是看不见的物质,如受戒,能产生—种看不见的物质作用。受了戒能生防护犯戒的作用,修禅定也能在身上产生作用叫定果色。蕴:积聚义。佛法也是先说物质後说精神,精神主要是说对外界产生的认识,受、想、行、识四蕴都是精神方面的。
(二)受蕴:是感受、领纳,即对外境产生的感受,发生感受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触”受是五根对五尘发生的感受,有很多种,归纳为三种:苦受、乐受、舍受。根触境时产生感受,即心理活动。对於适悦的境生乐受,不喜欢的境就会产生苦受,不苦不乐的中庸境产生舍受。由种种感受进一步产生认识即想。
(三)想蕴:是思维、取境安名,心理学上叫做概念,即对事物大概的印象。一个人看见东西有些什么想法呢如果见过—次就会在脑海里留下一个印象,筝二次再见到,或别人提起时就知道是什么,这个东西的形状马上会重现,就可以叫出他的名字来,故叫做“取境安名”。这是心理活动的作用,只要印象留在脑子里,不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在百法中的徧行五里也有受、想二种心所。
(四)行蕴:是百法中徧行五的思心所。是心理作用,由前面的受、想蕴之後进—步在这个东西上打主意,作种种盘算,如果是自己喜爱的就千方百计想得到,采取种种办法追求,得到这个东西,这就叫行,也叫“业”。
(五)识蕴:由於受、想、行之後产生决定的认识,识是所有的心理活动,长久就会在心识上留下印象,唯识学叫做种子,由这个种子,以後因缘成熟就会产生作用叫种子起现行。对於佛法的道理不知道就应多学,久久熏习,让其在八识田中下个种子,久了就会熟悉的。
五蕴偏重讲心即精神方面,只有一色蕴讲的是物质,其余四蕴都是讲精神方面的。五蕴也是佛法对世界万物归纳的一种,但佛法并非二元论。元:是本体、自性意,而佛法讲世间万物都没有自性,都是因缘所生,没有自性的,五蕴是“缘起性空”的。物质、精神(是根对境然後产生的种种心理活动)都是缘生无自性的,我们应如中观宗所说的应慢慢地思维观察,看世间万物哪一样不是缘生的,哪一样是有自性的,大般若经把每个法相名词都提出来说了,所以文很长,一共600卷。心经把大般若经的内容归纳浓缩为二百六十个字。
只有用智慧去观照时,才能见到五蕴(世间万物)都是缘起性空,故说照见五蕴皆空。在照见五蕴皆空的基础上才能不畏生死地“度一切苦厄”的众生。众生之所以在生死长河里流转,就是由於不能照见五蕴皆空。人是一个四大假合之躯,有心理活动,是物与识(精神)构成的,却认为这就是真实的我,整天跟着这个“我”转。
苏联人的哲学词典中没有“精神”二字,他们只承认有思维,不承认有精神,认为只有大脑的活动,这种看法太简单了。所谓“人我空”是说众生所执的我只是物质和精神聚集在一起(缘生)而构成的,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变东西(自性是空)存在。但众生是由於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因此总认为五蕴之躯就是一个常恒不变的“我”。这个“我”并不是真实的、可靠的,只能使我们因他而起种种的烦恼邪见,造各种业,流转生死,“我执”是流转生死的动力,如果能将所执的我断尽,看成缘起性空的,就能出生死不再流转六道了。
“照见五蕴皆空”不仅是照见人我空,还照见世间万法部是缘生无自性,故“皆”字是包括了人、法二空,把人、法都看成是缘起性空了,才能称之为“皆空”。断尽人、法二种我执才能真正出离生死。有的人认为小乘只谈人我空,大乘才谈人、法二空,这是一种误解,其宵在小乘裹也谈了人法二空,只不过着重於人我空,而大乘谈法我空时多些。按中观宗的说法既通达人我空,同样通达法我空,如同一个数学公式一样,能按这个公式算出这道题,就能算出另一道同类型的题。摆在人我上能见缘起性空之理,对於世间万法也能见到缘起性空。所以小乘还是能通达法的缘起性空。只要照见了五蕴皆空,就能知道下面的文了,以下的文句都是由遣一句发挥出的。
照见五蕴皆空,了知万法的真实相,才能“度一切苦厄”。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是色蕴,色蕴是世间一切物质,物质都是缘生的,缘即是“条件”的意思。每个东西的存在是由众多条件的聚合,消失是由条件的散失,或坏灭。从构成其它东西的条件本身来说也是缘起,而不变的自性是没有的,并不是说每个东西之外另有一个缘生无白性的定义,假如这样认识的话,就如有眼病的人看见月亮上面还有一输月亮是一样的,其实天上只有一个月亮,月上面又有一个月亮,在佛法上称为“二月”。这个“二月”是世俗谛所不承认的。一切万法由於是缘生,所以没有自性,缘生无自性二者并不矛盾,是一个物上具有的两方面,缘生故性空,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异:是“同”的意思。“空不异色”就是说“有”与“空”二者是一体的,物质的存在是自性空的存在,这个物质本身没有一个常恒的“自性”存在,他虽然存在但他显示的是没有自性,缘起性空是一切物质的属性,正是由於没有自性,所以一个物质的生与灭不是绝对的,条件具足和合了则能产生,条件不具足、和合则不能产生这种物质,虽然此时灭了,但一旦条件具足和合,即因缘成熟时这种物质就能够生起了,因此说“空不异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想、行、识四蕴是精神方面的,是由物质的根对外境产生的,所以也是因缘所生,既是因缘所生所以也没有自性,因此精神方面也同色(物质)蕴一样。“受不异空,空不异受,乃至识不异空,空不异识。”
有的学唯识宗的把第八阿赖耶谶看得很神秘,认为第八识是有自性的,而中观宗讲无我,讲的道理比唯识宗更深入,透彻些。学佛法厅把这个学好,应从法相唯识开始学,真正从法上通达缘生无自性的道理。
西藏的小喇嘛是从三论、因明学起,学得很踏实细致,我们应知道每一宗的轮廓、大概。因明应学,特别中观宗很重要,这是一个了生死的法门,是挖出我执,是一门正规的学科,佛法就是讲人无我、法无我,一切法缘起无自性,所以内断人我执,外断法我执,起执就会生障碍,成偏邪见。
“是诸法空相”,诸法的本相就是缘生性空相,这才是他的真宵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几句容易体会错,以为是不分别,不爱干净。应该这样讲:一切万法既然没有自性就没有宵在的生灭、垢净、增减。如果执著一个事物有一个不变的自性,就有一个东西在那里生灭,分别他是垢净、增减,既无自性谁在生灭,何有垢净呢?所以文殊菩萨手中的剑叫做“八不慧剑”,是斩断众生的一切我执习气的。八不: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中观宗就是着重阐述八不正见。由於“诸法空相”所以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真正见到了诸法的性空後,才能见到事物没生灭等灾相。无自性,就无从安立生灭等颇倒相。
下面一段更进一步深人说明前面的道理。“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在诸法空相的基础上就没有众生起实有的物质(色蕴)和精神(受想行识四蕴)。五蕴——世间万法都无自性。“照见五蕴皆空”是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见到的诸法真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是说无十二处,佛法把世闲万法归纳的中等法(即不略不广)为十二处,佛法用蕴、处、界三科总括世间万法,粗略名欤不同,其宵只是开合的差别,这是佛应各类众生的根机而善巧说法。十二处又叫十二入,“入”是说六根对六座境时能产生作用,故又叫生门二八根又叫根门,根对境能产生认识。“意”,指精神活动。“法”是意根所对的境,很抽象的。在般若观来看,此五蕴,十二处都无自性,这一句亦是从上句的“空中”带下来的,应为“是故空中无眼耳鼻舌……法”。是在修空观之时见列十二处无白性,在修空觐时五蕴、十二处都应依次观他们的性空。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是佛将世间万法归纳得较细的一科,说世间万法总归为十八界。界:种类的意思。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境。六巍界。六根对六境时产生认识,即是六识,此六识都是依根立名,即眼识界、耳识界……意识界。佛法把世间万法用略、中,广三种归纳法,把世间莴法归为蕴处界三科。对每一法都要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看他是不是缘起性空。“乃至”是包括其余十六界,蕴、处,界总摄世间万法。出世间法以谛(四圣谛)缘(十二因缘)度(六度万行)三科摄尽。下面讲十二因缘法。“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先讲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
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佛教小乘在藏经中属於“阿含部”。“阿含”是译音。含:即包含。南洋国家没有大乘经典,只有五部阿含,中国祗译了《杂阿含》、《长阿含》、《中阿含》、《增—阿含》,中土称之为小乘经典。世界上称为原始佛教,是佛的常随弟子们,特别是阿难尊者记载佛讲的法。是佛最初度脱弟子的敦法。称为“阿含”的意思是“这是佛亲口所说的法”。
藏经中的大乘经典中有一部叫“般若部”,有许多种,最大的是玄奘大师请回并译出的《大般若经》,共600卷。这部《大般若经》总共有十六会,即十六次说完的。第一会说得最多,说了400卷,第二会说了一百多卷,第三会说80卷,第四会至第九会说了两卷。後面每会说得很少,到最後的十六会时说菩萨的六度。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前五度是福德资粮精进度通於五度,最後的智慧度又叫般若度,是智慧资粮。要成佛度众生必须积聚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资:即资本、资粮。因智慧资粮是由福德资粮而生,故菩萨应先修福德资粮,在六度中亦以福德度为先,智慧度最後说。
从前上师(能海上师)等大德到西藏求法,用骡子驮银子。因为第一是应广修供养。第二自己还要带生活费。如果没有这些福德资粮,是不可能求得妙法的。但福德以智慧为引导。
现在每个道场都有大殿,这是供养三宝的地方,也是我们培福的主要场所,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地方。(大家除了念经、作佛事、搞清洁、礼佛外不应到大殿上走动)搞大殿上的清洁如:烧香、换水等都是供养三费,给佛菩萨当侍者师。所以不要把这么好的培福机会让给别人了。菩萨的六度就是培福、培慧。有了圆满的福德资粮,才能产生甚深妙智。在培福当中建立智慧资粮,由“实践出真知”故。
民国时佛教界办了许多佛学院,一办佛学院就把佛事、培福的事忽视了,一天只是上课,丛林中的一切事都不做,就是上殿也只念三遍心经,因此办了将近百年出的法师并不多。
《八心》就是讲“般若”,是讲小般若,但是这部心经却包含了整个《大般若经》600卷的内容。此经属於般若部中最小的一部,仅用260个字就把600卷的内容说完了。大般若经如最大的照片,心经如最小的照片,所以内容完全一样,不过是把它缩小了而已。我们天天念心经等於念了大般若经六百卷。因此今天我们就跳一下,从佛法的最高处——般若开始学。
心经有多种译本,藏经中有鸠摩罗什译的,还有藏文译本,与一般的经一样前面有“如是我闻”等六事。我们天天念的心经是玄奘大师译的,没有一般经上的“如是我闻”六事的句子,直接译正文。
般若经;为何属於大乘经呢?小乘经也有讲智慧的经,为何又不叫般若,这与大乘讲的智慧有何·异同呢?其实大、小乘讲智慧都是讲“无我”。小乘的慧学如《俱舍论》中的最後一品讲的是“无我品”,这部书是弥勒菩萨的大弟子世亲菩萨造的,叫做“聪明论”。在当时被印度人认为是最聪明的人所写,是智慧的结晶,小乘讲的“无我”叫“智慧”。大乘讲智慧时的无我叫“般若”。
有的人认为小乘讲的无我祗是说人无我,没有大乘讲的细致深入,大乘不仅讲人“我”没有,且讲法“我”也没有。但是在中观宗的应成派却说小乘也要见法无我,因为说明人无我与法无我的理由,都是“缘起故性空”。“人”也不过是诸法之一,能通达人无我,必通达法无我,因此大、小乘讲的智慧都是相同的。
大、小乘的根本区别只是在於:大乘人发了菩提心——即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小乘人没发菩提心,只发了出离心。
佛教讲般若,特别识无我慧。小乘一开始就讲无我。小乘的戒定慧三学分开来就是讲三十七道品。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十七道品分三层讲戒、定、慧,一层比一层更深入、细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是第一层,是修加行的三学。四念处是慧学,四正勤是戒学,四如意足是定学。因为声闻乘人的水平高,故佛以五根、五力讲,五根、五力为第二层三学;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是第三层三学。四念处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
为了便於初学的同学们,我采取一个字一个字翻译的讲法。
般若:智慧。波罗蜜:彼岸。多:到。波罗蜜多合为“到彼岸”,即是“彻底”之意。一件事的完成叫彼岸、开始行动为此岸。佛法里说生死、流转,凡夫是此岸;涅槃、成佛是彼岸。心:心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用此字作为这部经的题目。意义在於:此经讲的是《大般若经》的最重要、最扼要的内容。经:是贯穿意,读音同“径”,顺牵的叫“径线”(织布时)。喻能贯穿道理。经又当“常”讲。即是说此理永久不变。是颠扑不破的常恒的真理。
这部心经是玄奘大师译的。《大唐西域记》中说玄奘大师在去印度求法的路上全靠心经的加持力,而能克服重重困难。由於大师摄持着心经的妙理,因此不被任何魔事所扰。所以我们天天念心经,不懂道理念了文亦能得加持,如是不沟,理解错了就会产生误解,因此大家应知道个大纲领。下面依文讲释。
二、释正文
观自在菩萨:“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意为“觉”。“萨埵”意为“有情”,全意为“觉有情”。凡是一切有生命的都叫“有情”。佛法说“有情”指胎、卵、湿、化四生。人是胎生中最有灵性的,故最高极,蚊虫、禽类等是卵生,湿生是一定的温度、湿度合和产生的生命。天人、鬼神、地狱中的人是化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是莲花化生。但现在科学还没有发现化生的有情。化生是众生业力(正业)所感,化境是依报所感。如做梦—般,是依、正二报现前,在现实中不能找到的。“情”是指有心识、有精神、有思维活动的,最下等的动物也是有神经的。“有情”即“有心”,“心”就是人的粘神,有思维能力。有情的范围很宽,菩萨也是有情,是最高尚的有情,是“觉悟了的有情”,故叫“觉有情”。
菩萨觉悟的是什么呢?觉悟了“诸法无我”,菩萨觉悟了这个妙理後把他传给宽生,使众生也能同他们一样觉悟。这是菩萨发了菩提心,由於有这个高尚的心而能度一切的有情,这也是菩萨区别於声闻乘人的地方。只要发了菩提心的人都能称为“发心菩萨”。所谓菩提心,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大愿心。菩提心在心所法中属於欲心所,是善法欲,是高尚的愿望、志向。愿成佛是一个高尚的动机,佛足最高尚的人格,具佛那样圆满的福德、智慧资粮,那么大的神通力,才能够救度众生,充分利益策生。这就是愿成佛的真正目的。(而不是看见佛有那么多的人、天恭敬、供养才想成佛。)只要发了这个大愿心,就不能退转了,正如经上所说:假使熟铁轮,在五口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从初发心到十地菩萨,乃至成佛都不退失此心。你们能出家就是发了大心,这说明你们对佛法抱有大的希望心,是大心菩萨,就更应向上,如菩萨那样,上面识的是一般的菩萨。
心经中讲的是“观自在菩萨”,是否是观世音菩萨呢?这有两种讲法:
一、是指观世音菩萨。是《瑜伽焰口》中的观自在菩萨。
二、指凡是有观世音菩萨的地位、程度的都可称之为观自在菩萨。
“观”:即观点、看法,观就是般若,般若是叫我们对待事物应有怎样的看法。修观的“观”是动词,是观察、观看。止观:止是定,是六度中的第五度静虑波罗蜜。观:即慧,是第六度般若波罗蜜。我们对於世间的事事物物都要通过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佛菩萨的智是由观而来的。观,是对宇宙人生的最深入细致的看法。在法相宗中讲“观”叫“周偏寻思,周徧伺察”。观不是只看一点,而是周徧的看,看得机叫“寻思”,看得细叫“周徧伺察”。我们看问题应“如猫捕鼠”那样集中全部注意力。佛法看问题是把问题抓出来,从整个方面去观察,然後结合起来,而不是祗着力於一方面,是灵活的、细密的观。而修禅观的目的也在於先把心训练得很细密、灵活,所以应先修止、令心宁静,才能观。楞严咒中的:“妙湛总持不动尊”,“妙湛”:是水清凉而宁静,比喻心应如清凉而宁静的水一样,没有一点微波,没有一点烦恼尘垢才能如实照见东西,修上观一方面是使心宁静,在这个基础上修观,心要十分宁静无垢,才能如实洞察一切。
海公上师敦的《三皈依观初修略法》包含了整套如来禅甚深的禅定,由上(定)生观(慧)。为什么要观呢?糊涂人不会观,观是有智慧的人明辨环境,观清楚了才能认识,才能对洽,观是产生认识的力量,认识宇宙人生就是通过观的力量,菩萨就要把宇宙人生弄清楚,如能将无我的观慧修起才能自在。
“自在”:就是解脱,解脱就会自在,解脱是针对缚,烦恼就是缚,由於这个缚,所以众生流转生死,我们每天被烦恼缚着而起惑造业,作无意义的事,烦恼使我们不得解脱、不自由,要解脱、自在就必须断除烦恼,断我执习气,这就要靠观,才得自由、自在。众生由於执著有个常恒不变的我而造种种业,由观——真正的观才能把所执的“我”看清、看透,就不为他所缚,而得大自在。断尽我执,就能成就阿罗汉。
菩萨起了智慧观,看透了所执的我是欺骗我们的,就不再为我所缚。我们遇到每一件事都应观,观清了才能正确的解答。正确的认识,才不会被困难所阻碍,人的殊胜处就是能观,由观而得解脱自在,观主要是通达“无我”,我们现在只是发了笠口提愿心,未通达无我,只是粗略的了解一点表面,没有通过观,要真正观照到“无我”的道理,就要按照理论修观。从理论上知道无我的道理。“相似见道”,是真正见道的前相,每个人都能成为观自在菩萨,只要好好修,通达无我、般若之智才得自在。
四念处就是让我们观,念即是为了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就是看法,是智慧,有了智慧就有超脱的、不寻常的看法。有的老菩萨不怕脏,不怕苦精勤为常住做事,因为他见身体本来就是不净,他的看法就与一般人不同。贪生都是爱身惜命。(但讲卫生不是爱生惜命)佛法对人生的看法是真理,因为身体本来不净,身如“行厕”,教众生应观身不净,即修不净观,佛法的各种观都是驳宽生的颠倒见,使众生得解脱的。
“教观纲宗”中的教是教理,观是学了教理真正从自己思想、行动上起作用,在心灵深处起影响。我们学的是佛法,不是口头禅,只有将所学的实修,变为行动才能得到无限的解脱,才得自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般若波罗蜜多,字面意思前面已讲过,不再重复。
“行”是实行,实践。所学的道理在思想上起作用,而付诸实践,这里的“行”主要指内心活动,是思维。“深”:是重要,精深的意思。佛法讲般若有两方面:一是深般若,二是广般若。广般若属实践,深般若属於认识,智慧属认识方面的,佛法的般若是指认识与实践两方面。只有深入的研究才能把问题看穿看透,实际上佛法无多旨。
要通达无我的道理,就应实践、兑现。所以应实行。实行时的事情特别多,菩萨的六度万行是深广般若,范围特别宽,六度中前五度属於广般若,是实践方面的,智慧度是认识方面的,是深般若,只有先认识,然後才照着认识的真理实践。这里讲的“深”字特别讲明是“深般若”。广般若是不舍一法,一切功德事都要实行。如扫殿堂、行堂、扫厕所都是佛法的实践。故说:“搬柴运水、无非佛法”。劳动是广般若部分,在佛法中是身力供养,不要把身供养看为佛法以外的事,这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事。海公上师集的《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中讲菩萨六度万行、四摄法,这个我们以後再讲。
我们(铁像寺)大雄宝殿中的释迦牟尼佛,左边胁侍为文殊师利菩萨,右胁侍为弥勒菩萨,文殊菩萨传的是深般若叫“真观”,弥勒菩萨传的广般若叫“正行”。
深般若是说看问题应深入、透彻,也就是说入无我和法无我。“一切法无我”是《百法明门论》的中心问题,一切法有些什么呢?我又是什么?无我的无,无的是什么?如何个“无”法?这些问题都是很高深细微的,故为“深”。
佛法看事物是透过表面,比一切世间人看的深入,不是人云亦云。世间人也在找世界的根源,基督教、天主教就讲上帝造人,上帝造世界;儒家就说世界所存在的一切是“天地”在指挥、安排,用这些语言搪塞过去了,哲学称世界本体为“本体论”。看问题不应随俗,应深入透彻的看,这就是深般若。
佛法观的是“我”是不是有,认识到这个“我”是烦恼、业的根本,而众生就是整天被这个“我”所牵引、左右。世间人说佛教把本来有的说成没有是说瞎话,岂知佛法是从根本上看问题的,各个宗派的看法也有深浅不同。唯识宗就没有中观宗看得彻底,中观宗的应成派与自续派的讲法又有所不同。世亲菩萨的《三论玄义》就是讲般若理。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都是讲空理的。《百论》有一百个论,是总结三论讲空的道理。自续派,“自续”的含义为“自己相续”,认为事物本生是自己相续下去,这只是把中观浅一层意思讲了,深义未讲出。後来宗喀巴大师才把中观之深理讲彻底了,把印度最後的注疏译出了。(汉地还未把三论宗最後的深理译出来。)善知识已给我们讲出了深般若理,写成了著作,我们应好好学,多用脑想,多思维,这不是瞎猜出的,法尊法师用口语讲了《四宗要义》是弟子隆莲记录的,是西藏的四个宗派对深般若的讲法,在《现代佛学》上有载。
《现代佛学》已改为《法音》,以後我还要讲一下法尊法师讲的深般若。佛法不同於世俗谛。世俗谛是世间上的人认为的真理,是习惯是俗成共许的。圣义谛是圣人的智慧所亲证知的真理,所以是“深般若”的看法,表示不同一般俗人所见,“深”亦有“重要”的意思。“时”:是菩萨用深入的眼光看世间宇宙问题的时候,是心用功时,“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最後讲“行”字,“行”是心深入一层看问题的时候,这时得出了“五蕴皆空”的道理,世间上的人认为空就是没有,所以佛法说“万法皆空”他们说佛法是睁眼说瞎话;我们说“空”并不是“什么也没有”,世间人又说和尚在诡辩,说的话不尽人情,一会说空,一会又说空不是没有。
从前般若宗流行时,空理没有讲清楚,俗人称为“鼠叽鸟空”如鸟啄树之声“空空”作响。般若里讲空讲得很透彻,大家都知道释迦世尊被尊为“空王”。说出家是入空门。若不把空讲清楚,佛法里就叫“断灭空”。更不能讲得笼统,应下一个界限,即“空”的是什么东西?什么东西是没有,除了“没有”的还有没有“有”的?
简单说“空”就是空掉我们那个执著。凡是对每一样东西起的执著,认为万物是实有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万物都是缘起性空,而并非说东西不存在。如桌子是存在的,若在这个东西上起了“这个东西是不灭的、是实实在在有的”,这就是错误的认识,就叫执著。即是最小的执著都应破除,如果保留—点都是流转生死的根子。佛已断尽了金刚习气,也即是断尽了众生最坚固的执著,我们应把所执的对象找出来。
“照见五蕴皆空”: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
(一)色蕴:凡一切物质,都是色蕴所摄,一切物质不外乎坚、湿、暖、动四性而构成(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所构成)。六根中眼、耳、鼻、舌、身五根;六尘中色、声、香、味、触、无表色都是色蕴所摄。眼、耳、鼻、舌、身为内五根是物质的。色、声、香、味、触是外五尘。色尘:是眼所对的显色、形色,不是五蕴中色蕴的色,色尘只是色蕴的一种,显色是显在外的各种颜色;形色是指物质的形状,有长、短、方、圆等形状。声尘:是耳所对的,分为有执受六种,即有情所发出的,无执受六种,即非情所发如打雷,风声;有执受无执受六种是有情和无情一起作用发出的,如打钟、吹笛,是有情通过无情的东西发出的声。香尘:凡是鼻根能嗅到的气味都叫香,有好香、恶香、乎等香。味尘:舌根所尝的叫味。有苦、酢、甘、辛、咸、淡等。触尘:是身根所感觉的。有滑、涩等。此五尘是内五根所对境,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无表色是看不见的物质,如受戒,能产生—种看不见的物质作用。受了戒能生防护犯戒的作用,修禅定也能在身上产生作用叫定果色。蕴:积聚义。佛法也是先说物质後说精神,精神主要是说对外界产生的认识,受、想、行、识四蕴都是精神方面的。
(二)受蕴:是感受、领纳,即对外境产生的感受,发生感受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触”受是五根对五尘发生的感受,有很多种,归纳为三种:苦受、乐受、舍受。根触境时产生感受,即心理活动。对於适悦的境生乐受,不喜欢的境就会产生苦受,不苦不乐的中庸境产生舍受。由种种感受进一步产生认识即想。
(三)想蕴:是思维、取境安名,心理学上叫做概念,即对事物大概的印象。一个人看见东西有些什么想法呢如果见过—次就会在脑海里留下一个印象,筝二次再见到,或别人提起时就知道是什么,这个东西的形状马上会重现,就可以叫出他的名字来,故叫做“取境安名”。这是心理活动的作用,只要印象留在脑子里,不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在百法中的徧行五里也有受、想二种心所。
(四)行蕴:是百法中徧行五的思心所。是心理作用,由前面的受、想蕴之後进—步在这个东西上打主意,作种种盘算,如果是自己喜爱的就千方百计想得到,采取种种办法追求,得到这个东西,这就叫行,也叫“业”。
(五)识蕴:由於受、想、行之後产生决定的认识,识是所有的心理活动,长久就会在心识上留下印象,唯识学叫做种子,由这个种子,以後因缘成熟就会产生作用叫种子起现行。对於佛法的道理不知道就应多学,久久熏习,让其在八识田中下个种子,久了就会熟悉的。
五蕴偏重讲心即精神方面,只有一色蕴讲的是物质,其余四蕴都是讲精神方面的。五蕴也是佛法对世界万物归纳的一种,但佛法并非二元论。元:是本体、自性意,而佛法讲世间万物都没有自性,都是因缘所生,没有自性的,五蕴是“缘起性空”的。物质、精神(是根对境然後产生的种种心理活动)都是缘生无自性的,我们应如中观宗所说的应慢慢地思维观察,看世间万物哪一样不是缘生的,哪一样是有自性的,大般若经把每个法相名词都提出来说了,所以文很长,一共600卷。心经把大般若经的内容归纳浓缩为二百六十个字。
只有用智慧去观照时,才能见到五蕴(世间万物)都是缘起性空,故说照见五蕴皆空。在照见五蕴皆空的基础上才能不畏生死地“度一切苦厄”的众生。众生之所以在生死长河里流转,就是由於不能照见五蕴皆空。人是一个四大假合之躯,有心理活动,是物与识(精神)构成的,却认为这就是真实的我,整天跟着这个“我”转。
苏联人的哲学词典中没有“精神”二字,他们只承认有思维,不承认有精神,认为只有大脑的活动,这种看法太简单了。所谓“人我空”是说众生所执的我只是物质和精神聚集在一起(缘生)而构成的,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变东西(自性是空)存在。但众生是由於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因此总认为五蕴之躯就是一个常恒不变的“我”。这个“我”并不是真实的、可靠的,只能使我们因他而起种种的烦恼邪见,造各种业,流转生死,“我执”是流转生死的动力,如果能将所执的我断尽,看成缘起性空的,就能出生死不再流转六道了。
“照见五蕴皆空”不仅是照见人我空,还照见世间万法部是缘生无自性,故“皆”字是包括了人、法二空,把人、法都看成是缘起性空了,才能称之为“皆空”。断尽人、法二种我执才能真正出离生死。有的人认为小乘只谈人我空,大乘才谈人、法二空,这是一种误解,其宵在小乘裹也谈了人法二空,只不过着重於人我空,而大乘谈法我空时多些。按中观宗的说法既通达人我空,同样通达法我空,如同一个数学公式一样,能按这个公式算出这道题,就能算出另一道同类型的题。摆在人我上能见缘起性空之理,对於世间万法也能见到缘起性空。所以小乘还是能通达法的缘起性空。只要照见了五蕴皆空,就能知道下面的文了,以下的文句都是由遣一句发挥出的。
照见五蕴皆空,了知万法的真实相,才能“度一切苦厄”。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是色蕴,色蕴是世间一切物质,物质都是缘生的,缘即是“条件”的意思。每个东西的存在是由众多条件的聚合,消失是由条件的散失,或坏灭。从构成其它东西的条件本身来说也是缘起,而不变的自性是没有的,并不是说每个东西之外另有一个缘生无白性的定义,假如这样认识的话,就如有眼病的人看见月亮上面还有一输月亮是一样的,其实天上只有一个月亮,月上面又有一个月亮,在佛法上称为“二月”。这个“二月”是世俗谛所不承认的。一切万法由於是缘生,所以没有自性,缘生无自性二者并不矛盾,是一个物上具有的两方面,缘生故性空,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异:是“同”的意思。“空不异色”就是说“有”与“空”二者是一体的,物质的存在是自性空的存在,这个物质本身没有一个常恒的“自性”存在,他虽然存在但他显示的是没有自性,缘起性空是一切物质的属性,正是由於没有自性,所以一个物质的生与灭不是绝对的,条件具足和合了则能产生,条件不具足、和合则不能产生这种物质,虽然此时灭了,但一旦条件具足和合,即因缘成熟时这种物质就能够生起了,因此说“空不异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想、行、识四蕴是精神方面的,是由物质的根对外境产生的,所以也是因缘所生,既是因缘所生所以也没有自性,因此精神方面也同色(物质)蕴一样。“受不异空,空不异受,乃至识不异空,空不异识。”
有的学唯识宗的把第八阿赖耶谶看得很神秘,认为第八识是有自性的,而中观宗讲无我,讲的道理比唯识宗更深入,透彻些。学佛法厅把这个学好,应从法相唯识开始学,真正从法上通达缘生无自性的道理。
西藏的小喇嘛是从三论、因明学起,学得很踏实细致,我们应知道每一宗的轮廓、大概。因明应学,特别中观宗很重要,这是一个了生死的法门,是挖出我执,是一门正规的学科,佛法就是讲人无我、法无我,一切法缘起无自性,所以内断人我执,外断法我执,起执就会生障碍,成偏邪见。
“是诸法空相”,诸法的本相就是缘生性空相,这才是他的真宵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几句容易体会错,以为是不分别,不爱干净。应该这样讲:一切万法既然没有自性就没有宵在的生灭、垢净、增减。如果执著一个事物有一个不变的自性,就有一个东西在那里生灭,分别他是垢净、增减,既无自性谁在生灭,何有垢净呢?所以文殊菩萨手中的剑叫做“八不慧剑”,是斩断众生的一切我执习气的。八不: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中观宗就是着重阐述八不正见。由於“诸法空相”所以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真正见到了诸法的性空後,才能见到事物没生灭等灾相。无自性,就无从安立生灭等颇倒相。
下面一段更进一步深人说明前面的道理。“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在诸法空相的基础上就没有众生起实有的物质(色蕴)和精神(受想行识四蕴)。五蕴——世间万法都无自性。“照见五蕴皆空”是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见到的诸法真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是说无十二处,佛法把世闲万法归纳的中等法(即不略不广)为十二处,佛法用蕴、处、界三科总括世间万法,粗略名欤不同,其宵只是开合的差别,这是佛应各类众生的根机而善巧说法。十二处又叫十二入,“入”是说六根对六座境时能产生作用,故又叫生门二八根又叫根门,根对境能产生认识。“意”,指精神活动。“法”是意根所对的境,很抽象的。在般若观来看,此五蕴,十二处都无自性,这一句亦是从上句的“空中”带下来的,应为“是故空中无眼耳鼻舌……法”。是在修空观之时见列十二处无白性,在修空觐时五蕴、十二处都应依次观他们的性空。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是佛将世间万法归纳得较细的一科,说世间万法总归为十八界。界:种类的意思。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境。六巍界。六根对六境时产生认识,即是六识,此六识都是依根立名,即眼识界、耳识界……意识界。佛法把世间万法用略、中,广三种归纳法,把世间莴法归为蕴处界三科。对每一法都要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看他是不是缘起性空。“乃至”是包括其余十六界,蕴、处,界总摄世间万法。出世间法以谛(四圣谛)缘(十二因缘)度(六度万行)三科摄尽。下面讲十二因缘法。“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先讲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
受、爱,取、有、生、老死。顺起推就是生死流转,逆推即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就是出生死的还减法。十二因缘是众生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的次第,众生流转生死是从无明开始的,无明根本就是俱生我执,是人本来的属性,俱生我?是说这种我执不是别人教你的,是与生俱来的,这是流转生死的主因。每个人都有,小到婴儿也不例外,从一离开母腹就为这个我担心,於是一出生就哇哇的哭,这是俱生我执的体现。下地就哭,感到环境改变了,恐怕周围对我不利,而推动生命的动力就是这个俱生我执,“俱”是同等、一起。此我执是根本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子,所以又生根本烦恼,一切烦恼都是由我执无明而生,从我执遣个根本无明产生贪、嗔、痴等根本烦恼。因而造种种业,这就是“无明缘行”。“行”就是造业,是通过种种思维所起的行为,“行”即与“思”一样,思起善恶的种种想法,就会有善恶的行为,有行为则是善恶的业,唯识宗说业的能力潜伏在阿赖耶识小,由业产生识,由识而受生,初投胎时还只是一个肉团,是物质与神识(精神)两部分,在十二因缘中把物质叫做色,把精神方面的叫名,这时还未展出六根之前的胎儿叫作“名色”。名色分肢有眼睛等器官时就叫“六入”,即六根,这时就是一个人形了。胎儿在母腹中是有感觉的,知道冷热,到出胎时,六根已经完备,能发挥作用,就会攀缘外境,这时便产生种种的感触,触是内之六根与外界境界心识三结合而产生的,在胎中会感到有压力,出胎後与外界接触时觉得饿时就想吃,会到处看,最初给他吃苦药他也会吃得很香的,後来给他吃过甜美的东西後再给他吃苦水他就不干了,就会喜欢好吃的,对於喜爱的东西产生乐受,对於不喜爱的产生苦受,这是由触而产生受,对於乐受产生爱,由爱就希望得到它,并想办法去取得,就是由爱而取,由取又造业,这是後生受生死的因,故叫有。有就是有业力种子、是生死的根本,由业感得“生”,即是生命,有生必然会老死。即是夭折的人虽不经历衰老这个苦,但也逃不出死字。死後到二世生命开始之间,佛法叫做“中有”。中有有天眼通,能看到与自己业力相应的那一道父母在一起交会,由他业力的推动便会趋向彼处,对父精母血生染著执取的心,这一执著就人胎了,一入胎就是生有。“中有”的生命最畏是七七四十九天,而每七天又转变一次,所以人死後每七天给他念经消业。如果中有未投生,则会由恶中有转变为善中有,他能得到很大的利益。只要他一投胎,生入六道任一道中,中有就完了,就是第二世的生有,而十二因缘则是从出胎开始才叫“生”。有生就会死,或年长的可以到老才死,佛法把出生到老死叫一期生死,在一期生死之中又有无效的忧悲苦恼,这一切的痛苦都是由於有“生”,而“生”是由於无明造种种业,由业而生,所以推列最後无明就是生死根本,一切痛苦的根于也是无明,了解这个道理,我们要想远离一切痛苦就必然要出生死,欲出生死就应从无明这个根子上下手,无明的根子在俱生我执,所以应断俱生我执。
十二因缘归总有三方面,就是惑、业、苦。惑就是烦恼无明,由烦恼才造业,由业而受种种苦,此惑业苦三是属四圣谛的苦谛,集谛。集谛是惑业、是苦谛的因,由烦恼,业招集苦,由烦恼业受生、老、病、死种种报应,烦恼是谁给你的?是自己找来的,所以只有俱生我执才是我们每个人的真正冤家雠人,但是我们却把它当成我们善知识一样一切都听从他的指挥,干种种的坏事,造种种业。
佛说万法因缘生,一切有为法都是有造作的,所以无明也是万法之一,万法既是缘生无自性,无明也不例外,他是能够消除的,无明灭尽就是明,但这个“无明尽”也不应对它起执著,无明尽则相续到行列老死都灭尽,这是十二因缘的还减法,但不能对此起执著,无无明,所以无明尽也是没有的,无明尽是努力达到的目的,无明灭尽了,生苑的根子也灭尽了,因为由无明而起的种种惑业也不再起了,就没有苦。故说“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老死也没有自性,他是由惑业而感故。惑业灭,老死也随之而灭。“老死尽”就是涅槃,涅槃也无自性,依中观见看一切法都没有自性,十二因缘的流转还灭都无自性,所以不能执一法。凡有执都不符合般若见,都是错误的。
缘觉圣人是观十二因缘得解脱,故称之为缘觉,比声明人修得要复杂细致些,阿罗汉主要修四圣谛法证果、出离生死,但修行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修四谛、十二因缘都不容易,出生死是很难的,所以不能只想走简单的路,要想成佛就更难了,要经三大阿僧只劫,广修六度万行。阿僧只:意为“无数”,真正菩萨发心敢於承担长时的生死流转,这是菩萨的般若智,这是菩萨的精进勇猛心。有的人想速成佛,这种勇猛可以,但修行来不得半点投机,应脚踏实地修,没有便宜可拣,不应偷懒,学佛法不能钻空子,也没有轻巧法。路不怕远,只要未走错就应踏踏宵灾地走下去。了生死就是出世间。佛法讲出世间,是出“五欲”、“八风”,能超脱五欲,不为八风所动则现前就叫出世间。五欲有粗细不同,粗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细五欲是色、声、香、味、触,这襄讲粗五欲:①财:是经济基础,现在在城襄工作的人都是瓴工资。②色:主要指男女色,佛教讲色不单指男女欲,退包括一忉现前的享受,都是从色开始。③名:名利之心,修行人最难摆脱。儒家说:三代之人唯恐人知不好名,好名还知向上。我看《袁了凡家训》书後有两句是:“善欲人知并非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做了好事不应让人知道,密法讲“秘藏功德”,自己有功德应不让人知道,不仅自己不显示,亦不让人帮自己显示,别人知道了不是好事,学雷锋做好事不求人表扬,名造一关最不易过,尤其是为当法师出家的。世间人都爱争名,众生都有这种习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