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超市

钟茂森:《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 第6集

钟茂森:《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 第6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请看讲义第七行的最后一句..

钟茂森:《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 第6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请看讲义第七行的最后一句,第二十八句:

【喜说人过是一病。】

老子说百病,我们现在看到这已经超过四分之一,所学过的这些条目一看都是讲我们的心病,只要犯了心病,身难免也会有病,所以我们学习重要的是检点、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这种病。第二十八句所说的『喜说人过』,就是喜欢议论别人的过错,这个也是很多人的通病。《弟子规》上讲,「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这就是告诫我们不要议论别人的短长,人家有什么过错是人家的事情,我们如果议论了,就是在搞是非。说短长,张家长、李家短,这就是讲是非。要知道「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讲人家过错的时候,讲人家是非,实际上自己就成了是非人。所以君子不会去议论别人的过失,甚至看到别人有过失,都不放在心上。如果是真正好朋友,有交情的,也知道对方是一个喜欢接受批评意见的人、能够勇於改过的人,这样我们应该私下里给他劝谏,但是绝对不能够在公共的场合上,或者对外人去讲某人的过错,那不是劝谏,很可能就因此而结怨了。

往往我们讲别人的过失,「随风讪笑」,讲的时候很痛快,可是这三寸之舌就不知不觉当中结下了无穷的怨恨。古人有一句话讲,「利刀割体痕易合,恶口伤人恨难消」,这比喻很形象,你拿刀捅别人一下,伤痕还是能够合起来;可是恶口伤人,讲人家的过错,特别是在别人背后讲让别人知道了,心中的怨恨是很难消除,可能对方怀恨在心,这一辈子都忘不了,甚至是生生世世都忘不了。所以古德有一首诗劝化我们,「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所以我们修行从哪修起?就是从不说人过失开始。你看《无量寿经》里面,阿弥陀佛在因地上示现法藏比丘,他怎么修行?第一个,「善护口业,不讥他过」;第二,「善护身业,不失律仪」;第三,「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一般我们讲身、口、意三业,身业放在第一个,可是《无量寿经》把口业放在第一,可见得这口业重要,它最容易犯,而造的罪业也是最多,造最多罪业的就是讥讽他人、喜说他过。所以,要善护我们的口业,从不讥他过、不要讲别人过错开始。不仅口上不说,连心里都不想,这叫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什么叫染?看到别人有错,这是拿别人的错放在心里头,把自己的内心就污染了。本来自己的内心是纯净纯善的,偏偏把人家的垃圾拿过来堆在自己的心里,把自己纯净纯善的心变成一个垃圾桶专门装人家的过失,何苦来,这不很愚痴吗!

所以修行第一方,没别的,就是「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连看都不看。这个「不见」不是说我真的看不见,别人有过错我都不知道他是犯过错。真的不知道,叫愚痴颠倒;看是看见了,看得很清楚,明知道他是过错,但是我就不放在心上,看了之后转眼就没了,不落印象。看一切人都是善人,绝不看人家的过错,人家即使做了九百九十九桩错事,只做了一桩好事,我就看那个好事,不去计较他所犯的过失,这是真修行人。

在宋朝有一位名臣叫韩琦,这个人就很善於积德。当他在做宰相的时候,经常要看文件,凡是看到文件当中有人写这些攻击别人的东西,立刻就把它封起来,不让别人看到,不传是非,这无形中积了很多的阴德。古德教我们要隐恶扬善,对於别人的恶,我们要帮他隐,就好像对待父母一样,父母有过失,我们要善於帮父母隐过;别人的好处、善法,我们应该大力的去宣扬,隐恶扬善。所以,对待一切人的心就跟对待父母是一样的,「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父母有什么罪愆(就是过错),我们要帮他盖住。孔子讲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上面就曾经有人问过孔子,那个人问,我家乡有这样的人,他家里父亲偷了别人邻居家的羊,「其父攘羊」,攘就是去拿,羊跑到他家里去了,他父亲一看这羊很好,把它就留下来了,攘羊。结果其子告之,去告发他。那个人说这是很正直,大义灭亲,父亲偷人家的羊,儿子去告。结果孔子听了之后不以为然,说我们家乡的人,那个正直跟你们不一样,我们这里的直是怎么叫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父亲给儿子隐瞒,儿子给父亲隐瞒,不互相告发,这就是正直。

为什么?因为第一个,正直是性德,必须要符合道,伦常大道父子是第一。如果父子之间关系都成了对立,伦常都被破坏了,还有什么正直可言?第二,儿子去告发父亲以显示自己是正直,这个心态不好,不孝。儿子应该怎么做?如果真正孝顺的儿子,「子为父隐」,这羊是父亲偷了,不能告发,是不是一起参与偷盗?也不是。应该怎么样?拿著这个羊去失主那承认错误,「这是你的羊,跑到我家了,我一时糊涂起了歹念,想把你的羊留在我家,是我的错,现在把它归回给你」。把罪拉到自己身上,给父亲开脱,这叫孝。父亲知道这个情形,他就会生惭愧心,就能改过自新,这就是儿子帮助父亲觉悟,这多圆满,这叫正直。所以我们对父母有如是的心,古人讲「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都没有错,都是自己错,我没有做好样子,没有用我的德行感化父母,所以这是我的错,没有不是的父母。你用这个心对待一切众生,这天下就无不是的众生,天下就没有错的人了,谁有错?就自己有错。汤王见七年大旱滴雨不下,官员就建议说,这上天可能因为百姓有罪,所以降祸於天下,应该拿活人做牺牲去祭祀上苍。汤王说,「不行,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我的罪,怎么能够让百姓去受苦?我不能够连带百姓,要做牺牲我去做」。於是就真的让手下堆起柴火,自己坐在柴火之上令人点火。这命令一下,说时迟,那时快,天就降下大雨,这是至诚感通。汤王眼中有没有不是的百姓?没有,「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在自己身上,这是真正的圣人。能够把这个圣人之道做出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也能够成为圣人。而用这样的一种德行来感化天下,这叫德治,《论语》里面讲的「为政以德」。

治国也是如此,治国也应该隐恶扬善。现在对於治国方面有能力的是两种人,一种是领导人,第二种是媒体。媒体的力量真的现在不亚於领导人,所谓是「无冕皇帝」,有什么事它这一暴露,领导就下不了台。媒体又怎么样治国?还是这四个字,隐恶扬善,将百姓引导到正路上。所以报导,现在我们看到这些报纸、这些新闻,一打开全是那些杀盗淫妄,那些罪恶,好像这个社会已经乱得不得了,其实是不是这么乱?还未必,被这媒体报导得很乱,大家就真认为它是乱了。一切法心想生,大家都认为它是乱了,真的就乱了。

我在两年前代表师父老人家参加了在印尼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会议,规格很高,会议的主题就是探讨「媒体如何来促进世界和平」,我代表师父在会上做了个发言。我们这个题目就叫「让媒体做和平的天使」,这是媒体的使命。会上有一个从伊拉克来的人,伊拉克那时候还在打仗,来了之后他在会上发言说,其实伊拉克的情形并不像媒体所说的这么可怕,那个社会并没有那么不安,但是媒体所报导的总是一会儿什么自杀式的爆炸事件,一会儿又是什么恐怖主义这些的活动,好像伊拉克就是民不聊生。当然伊拉克在战争当中肯定是不好,肯定是有这些事情,但还不至於媒体所说的这么坏。他用这个为例子,说明什么?媒体的导向十分重要。和平,有时候就是你常常说、常常说就能说出来的;不安,也是你常常说、常常说也说出来了,人心惶惶,都是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媒体导向出现的。

所以为什么不报导好的内容?你要常常报导好的内容,譬如说某一个孝子能够为他的父亲,父亲植物人,病卧在床二十六年,他在床前照顾,这多好的事情;如果报导某人几十年如一日献血,真有这样的人,来我们这此地讲过课的,所献的血总量等於十三个成人身上所流的所有血液的总量,一个人所献的血量。你看,这不都是好事!多往这上面报导,大家看到这社会真美好,我要不干好事不好意思,对不对?如果是看到这个人,儿子杀了父亲,我杀个兄弟算什么!他偷税漏税一千万,我才偷税漏税一百万,算个什么!你看,人比人就往恶的方向推进了,这是「喜说人过」。如果是在媒体上也喜说人过,这社会一定就乱了。不过我们看到,中国的媒体比外国媒体要好,相对来讲报导丑陋面要少,报导正面的要多。我们看到就是今年十月,上个月十六号是重阳节,有一个人民网的消息,说在长沙岳麓山一百名孝子背著他们的父母登山,这是孝亲的活动,让父母非常高兴。他们说,自己儿时父母背著自己上山,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也要背著父母上山。你看这就是推广孝道的报导,「教民亲爱,莫善於孝」,你要推广和谐社会,让人们都相亲相爱,最好的从孝道开始宣扬,媒体的力量很重要。

我们师父曾经到过印尼会见他们的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去拜访是印尼的副总统邀请,当时我也有幸跟随参加。一下飞机,是国宾待遇,走特别通道,坐上总统府派来的车,前面警车开道,一直把我们送到了总统府见副总统先生。副总统礼贤下士,向我们师父上人请教,他请教两个问题,第一个,我们印尼从一九九八年以来(这是当时金融危机之后),经济一直不景气,如何能够使我们的经济繁荣起来?第二个问题,我们的社会一直不安,一九九八年有一次排华的暴乱,结果社会一直动荡,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如何能让社会安定?我们师父就告诉他,你这两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次要问题。你这社会安定了,你的经济自然繁荣,投资者有投资信心,他就来投资,能吸引外资,经济就繁荣起来了;你的社会不安,你这经济不可能繁荣。副总统又问,怎么样能够社会安定?我们师父讲,很简单,印尼是千岛之国,最重要的办教育,《礼记.学记》上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印尼这是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都是回教徒,分散在六千多个岛屿上,当然你要办学,办学校这不容易,可是你可以用媒体,用国家电视台、国家电台向全国广播。播放什么?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不用别的,就用伊斯兰教里头,《古兰经》经典的教训,这里头就有很多伦理、道德、因果,请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老师每天就在电台上讲课。不到一年这社会就能安定下来,人心就转善了,三年这社会就能繁荣。就像孔子当年,他在《论语》也是这么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就是说你要用我,就用我的理念去治国,期月而已,期月是到了明年的这个月,就是一周年,你这个社会就安定;三年有成,三年社会就繁荣。

事隔二千五百年之后,我们师父也是周游列国,正如孔子当年周游列国一样,不过当时他是坐马车,我们师父现在坐飞机了,对印尼的总统也是说这个话。很可惜,这个到现在还没实现,没有用,正如孔子当年也是跑了这么多国家,没有人用孔子一样。真正用他,三年必定社会繁荣,就用媒体的力量。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有这样的一个福报,在某个地方做一个试点,就像我们师父老人家当年,在家乡庐江汤池镇用《弟子规》做传统文化教育这样的实验,三年不到大成就,成功了,那时还没有靠媒体,靠文化教育中心的老师们下乡入户去教学。我们师父对印尼总统所说的这个话还没有经过试点,如果真有这个试点,成功了,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人民是很好教的,就看你怎么去教。这是从「喜说人过」说起来。真正把这个道理运用到各行各业,乃至治国、平天下,这个道理都管用。我们再看下面第二十九条:

【以富骄人是一病。】

这讲因为自己富有而歧视、看不起别人,骄傲自大、蔑视别人,这也是个大病。《尚书》上讲,谦受益,满招损,一个人有谦德,他是无往而不利。凡是有傲慢心,一定会招损,这种损,第一个他德损了,损了德之后肯定也损福,福也损了,损到最后就没有了。我记得我父亲跟我讲过他亲眼看到的故事。他小的时候在广州郊区萝岗,那个地方是农村,现在都城市化了,那时候是很贫穷的。刚刚解放的时候,村里有一个地主,家里富有,别的人都穷得吃不上饭(我父亲小时候家里就很穷),结果这地主家里富有,他富有又不能布施,而且他家里养了一个纨裤子弟,小地主简直是穷凶极恶,他宁愿把腊肠扔到湖里喂鱼,都不肯施舍穷人。古人讲,「一家饱暖千家怨」,这好景不长,后来土地改革斗地主,村里要斗地主,应该找哪家斗还用说吗?群起而攻之,就斗那家,给他抄了家,最后小地主流落街头做了乞丐,饿死街头。你看看,『以富骄人』,这个下场就是这样。

要知道这富贵是我们过去生中所修来的福报,不是永恒的,是会用尽的,就好像咱们银行里的存款一样,看你怎么用。你使劲用使劲用,浪费奢侈,最后很快就用完,就苦了;你节省著用,你能够留得多一些,用得长久一些;如果你用这存款还去投资,还有回报,你就用之不竭。什么叫投资回报?你去布施,你愈布施将来得到的愈多,财布施得财富,看到别人有需要,你去布施,这个就是不断的增长你命中的财富,千万不可以富骄人。看到别人吃不上饭,不肯去布施,等自己吃不上饭的时候,别人也不会给我们布施,所谓「天道好还」。孔子曾经在《论语》中说过这么两句话,「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贫穷的人能够没有怨恨,这很难。你说我父亲村里的人,很多人都贫穷,看到这个地主这德性,你说能不怨恨吗?这很难,很难不怨恨!相对容易点的就是富而无骄,假如他能够多布施、多广结善缘,贫穷的人也没有怨,真正到他有什么不测的时候,他也能保住家业。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第一大财主,这个财主姓牟,「山东牟氏庄园」。这家了不得,三百五十六年,十代人都是兴旺。一般我们讲是富不过三代,老子辛苦创业,到了儿子就享受,到了孙子就奢侈糜烂,最后就败家,富不过三代。这家了不起,富了十代,创了历史记录,从明朝末年一直到建国之前,三百五十六年都能够不衰。他的庄园拥有十八万亩的土地,简直是个小王国。这一家主人乐善好施,常年施舍饭食。我们知道清末那段时间的战争很多,人民百姓也是处於水火之中,这家人慈悲心很重,天天三顿饭去布施,一年布施粮食就是一百万斤,这五代人就布施粮食过一亿斤!凡是有人有需要,他就立刻帮助,所以他家里这么有钱。他没有围墙,也不用保镖,为什么?全社会的人,当地人都给他做保镖,强盗也不抢他家,盗亦有道,你家有仁义,强盗也不会抢你,强盗抢那些为富不仁的,所以他家能够保全得很好。家中的子弟都读圣贤书,都严格的要求绝不能奢侈浪费,勤俭持家,所以这前十代人没出过一个纨裤子弟,教育的效果。什么教育?就用咱们传统文化的教育,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

在《感应篇汇编》上有一个这样的故事,说杨溪有一个富翁,这个富翁品性贪鄙,贪婪、卑鄙,很吝啬,不肯布施,积财万贯,一毛不拔。当时有一个朋友叫陈栋塘就劝他,说积财不散,必有奇祸。《大学》里讲,财要去散,散财,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你能够散财,民心就归拢你,就向著你;你要是不肯散财,你就失掉了民心,失民心也就是失了天道,这个祸患就难免了。为什么不去做点布施的善事,好为你家子孙长远之计?结果这个富翁不听、不肯接受。於是过了二、三年,他这个朋友陈栋塘就跟别人讲,这个人看来祸患已经到来了。为什么?看他过去只是贪吝卑鄙,可是现在看他是日益的骄横,放肆得一点羞耻心都没有了,而且很刻薄,为所欲为,从这个相上一看,祸患就要临头了。果然没过多久,有一伙贼人到他家里劫持,就把他给杀了,当然这财产也就洗劫一空。所以,但凡祸福要来临之前,总有个徵兆,不需要看人的相貌、看人的八字,不需要,就看人的举止行为。一个人如果是骄慢、刻薄,你就能断定他的祸患不远;一个人能够谦虚谨慎、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你就知道他的福就要来了。

《了凡四训》上就讲,大凡有人考中科举之前,必定是谦光动人,谦虚、谨慎,你就从这就能够预卜他一定会大发;凡是骄横的人,气质一起来,你知道他一定是败落,自然之理。月亏的时候就向满发展,到了满月就得向亏发展,月满则亏,自然之理。所以懂得这个道理,要永远保持谦虚,特别是自己富贵的时候,更需要生起诚惶诚恐之心,知道富是不过三代的,历史上最长的也就是这十代人,何不好好的多积阴德以为子孙长远之计?我们再看底下第三十句:

【以贵轻人是一病。】

这是讲因为自己的地位高,这是『贵』,就轻慢别人。这里讲的是地位高,前面是讲财富多,一个富、一个贵。自恃富贵而骄慢别人,骄纵,自己这样也是肯定招来祸患。在晋朝有一个人很有名的,叫石崇,这个人也是很有福报,受封安阳乡侯,出任荆州刺史,统领南蛮校尉,加封鹰扬将军,可谓是显赫一时。可是这个人利欲薰心,权利欲很强,又贪财,在荆州做刺史的时候,曾经劫夺航海的商客,使自己一下成了豪富。自己建了一个金谷园,像宫廷一样的住宅,豪华富丽,姬妾成群,自己的后宫一百几十人,都是穿著五彩刺绣的锦缎,佩戴著金玉耳环,吃的这些酒食、山珍海味就不用说了。石崇当时又故意跟那些豪门贵族来交往,比试自己的富贵。曾经有一个人用饴糖洗锅,石崇就用蜡烛做为柴来烧饭,很浪费;有人用紫色的绸缎来做帐幕,四十里长,石崇就用锦布做帐幕,五十里长,跟人比试这个。就跟我们现在有一些富商,人家开的是奔驰,我开的是宝马;人家坐头等舱,我有自己私家飞机,就这么个意思。有一次晋武帝曾经赐给一个人叫王恺的,给他一棵三尺高的珊瑚树,非常的名贵。王恺就把它请出来跟石崇炫耀,没想到石崇就拿著铁如意一下子把这珊瑚树给打碎了。王恺就非常的气愤,石崇就哈哈大笑,说这个不算什么宝物,於是就命人取出他自己家里的珊瑚树,一下子带出好几棵,六、七棵都是高三、四尺的,当然王恺很不服气,也不好说什么。就是这样,石崇跟当时的权贵攀比的时候,也就无形中结了很多怨,当然最后肯定好景不长。

石崇有一个宠妓叫绿珠,长得是很有姿色。当时有一个人叫孙秀,也是很富贵的,对石崇的这个名妓就很爱慕,向石崇讨要,石崇不给,於是孙秀怀恨在心。后来有一次就捏造是非来毁谤石崇,劝当时的赵王伦假托圣旨,要杀石崇,这个名妓绿珠就跳楼殉节了。官兵就把石崇抓起来到东市行刑,石崇心知肚明被人陷害,於是非常的感叹,就骂害他的这个孙秀说,「无耻奴才,贪图我家的财货,竟然使出卑鄙的手段」。旁边跟从的这些官兵就对他说,「既然你知道这财富会害人,你何不早就把这财富施舍出去,多做点利国利民的事业,你就不至於如此!」石崇无言以对,最后他全家都被斩了。所以富贵有时候不是好事,如果有了富贵不行好事就不好了,这个结果就好像石崇,很可能就是遭灭门之灾。

这个原因都是因为傲慢之心,好胜争强,跟人比这些富贵,这修罗种性。修罗就爱跟人家比,到最后,要知道,古德讲得好,「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强梁的人就是狠心、为富不仁,不得其死,就是没有好死;好胜之人,你跟人比试,比到最后肯定一山还有一山高,最后你就比不过人家,必受其敌,死於敌手。所以真正养谦德重要,这两句都是教我们谦虚,愈有福报、愈在高位,愈要谦虚。

孔子最仰慕的周公是武王的弟弟,而且当时武王早逝,武王的儿子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等於是朝廷上下他一个人当令,就是位极人臣。当时周公多谦虚,这历史上记载他是「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什么意思?人家来找他的时候,不管是谁来找他,他一定接待。周公如果是在沐浴的时候,在洗澡、洗头发,古人的头发很长,有人来了,头还没洗完怎么办?把这头发往上一卷就出来见客,客人走了继续洗头,洗著洗著又来一个人,再把头发卷起来,再去见客。如是洗一次头,见三次客,叫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是什么?吃著饭有人来了,饭还在嘴里嚼著的时候,马上吐出来去见客,见完客再回来吃,又来人,又吐出来见客,一饭三吐哺。你看人家的谦虚!周公是圣人,论学问、论德行、论地位都是最高的,能做到如是。你看周朝之所以有八百年的天下,成为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都是跟这些圣人当时的德行有关,祖宗阴德庇护,有百世之德者,自有百世之子孙保之。

反过来,孔子也说过一句话,这《论语》上讲的,在「泰伯篇」,「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就是我们即使有像周公那样的才华,周公不简单,他给周朝定下礼乐制度,《周礼》就是他作的,这样的才华是治国、平天下的才华。你有这样的才华,但是有两条,「使骄且吝」,有骄傲、有吝啬,其余则不足观也已,这人就不用看了,再好也好不到哪去。可见得人一傲慢,他就够呛,就不行了;只有谦虚的人,他的容量大,虚怀若谷。他容量得大,他的才才高,他的德才厚。一骄傲,德就不够高,德不高,才也不会好到哪去,他的学问就不是实学,虚的;再加上吝啬,吝啬就是前面那条,以富骄人是吝啬、以贵轻人是骄傲,使骄且吝,其余则不足观也已。

所以,特别是在高位之人,不一定在高位,你可能是一个小领导,你要做成好事都需要有人帮手,事情不能总一个人做。别人为什么能帮你?还是你有德行,才能招感有才华的人、有能力的人,这种德行最重要的是礼贤下士。你看刘备并没有什么才华,论武功比不上张飞、关羽、赵子龙,论谋略比不上诸葛亮,但这些人统统都死心塌地为他卖命,为什么?就是刘备能礼贤下士,绝不以贵骄人。他去找诸葛亮是三顾茅庐,多重视人才,哪有一点轻慢的意思?所以一个人有没有人才来帮你,不是看你能不能遇到人才,是看你自己有没有这种德行。没有这样的德行,遇到人才也没用,即使来了他也会走;有这种德行,暂时遇不到,慢慢他也会来。所以看到历史上那些真正有作为的君主,确实都有礼贤下士这样的一个品格。

再给大家讲一个这样的故事,春秋时代,这是周朝末年,齐国,历史上齐国发生了***,当时国君是齐襄公,齐襄公此人无道,无道之人统治的国家必会有***。当时他的两个弟弟,一个是公子小白,一个是公子纠,这两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鲍叔牙当时是辅佐小白,看到齐国国君无道,就劝小白赶紧出奔到莒国去。果不其然,襄公后来被他自己的从弟无知给杀害了。弑君而自立,做臣子的大不忠,杀了自己的国君,自己立为君主。当时国家一乱,当然齐襄公死了,他的两个弟弟就得赶紧跑,要不然也会被人杀掉。当时管仲和召忽二人辅佐公子纠就逃到了鲁国,因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所以这两个弟弟,一个是小白,逃到了莒国,一个是公子纠,逃到了鲁国。

又说回齐国弑君的臣子是大逆不道,肯定是天怒人怨,最后另外一个齐国的大夫叫雍廪就把这个人杀了,结果齐国没有君主了,怎么办?赶紧把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召回来,看谁当君主。谁来当?谁先到谁当,先到先得。这下两兄弟就争起来了,一个在鲁国,一个在莒国,两个人都想著赶紧跑回齐国,谁先到谁当国君。当时管仲给公子纠出了个计谋,鲁国出兵护佑公子纠回齐国,管仲带一队兵马去拦截公子小白,不让小白回齐国,以保公子纠能够顺利回到齐国当国君。结果路上确实拦截成功,管仲遇到公子小白,弯弓搭箭一箭射过去,结果射中了小白的带子,小白就躺在地上装死。管仲一看把他射死了,就以为大功告成,兴高采烈的班师回去了,於是公子纠也就慢慢的走。没对手了,肯定国君是自己做,结果这样磨磨蹭蹭缓行,缓缓走到齐国,竟然发现公子小白已抢先回到齐国当了国君。见到鲁军护佑公子纠回来,小白就派军队出去迎战,齐国还是大国,兵强马壮,把鲁军给打败了,公子纠跟管仲、召忽就逃回鲁国。

当时公子小白就写封信给鲁国国君,要求鲁国把公子纠杀掉,把管仲、召忽押送回国治罪。当时鲁国不敢得罪齐国,齐国是大国,於是真的就把公子纠杀了,召忽就为公子纠效忠,自刎而死,殉节了,管仲就被押送回齐国。当时公子小白已经是齐桓公了,就想把管仲杀掉,曾经一箭差点把我射死,这不共戴天之仇!结果鲍叔牙就规劝他,说管仲,此人是一位贤才,你要能好好重用他,可以让你称霸天下。这齐桓公肚量确实很大,听到这个话於是就接受了,不仅没有治管仲的罪,反而重用管仲。管仲也感齐桓公知遇之恩,所以一心一意辅佐齐桓公。最后真正实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做了当时诸侯的霸主。从此事我们可以看到,齐桓公了不起的地方,不计前嫌,他不记仇,更不会因为管仲此人是阶下囚而看不起他,反而重用他,所以得到了这种福报。

有人可能会问,公子纠两个臣子,一个召忽、一个管仲,他的主人死了,召忽能够殉节,管仲为什么不殉节?管仲是不是不仁不义,反而替他的敌方、对头来卖命?这话真有人问,还不是咱们问,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孔老夫子的学生子路就曾经问这个问题。《论语》上讲,「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就是齐桓公杀了公子纠,这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召忽死之」,召忽为他殉节了,「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路就问,是不是管仲不仁?一般凡人都会有这样的一种观点。结果你看孔老夫子怎么回答,「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孔老夫子的见地不是一般凡夫见地,圣人真的就不同,他所看的不是只看一个小国而已,不是看到一君而已,他看的是一天下。所以他说桓公(就是齐桓公,原来是公子小白)九合诸侯,多次会合诸侯,等於是一匡天下,正天下。不以兵车,就是不用打仗,靠兵车、靠军事力量来统一诸侯没啥了不起,用德行、用政治能够匡正天下,这是管仲之力,管仲出的力,这是管仲的贤能,管仲是齐国的宰相。

管仲能够忍住不死,而能够实现他帮助天下的抱负,「如其仁,如其仁」,其这是指召忽,像召忽一样的仁,实际上这种人比召忽还要仁。为什么?召忽固然难能可贵,是一位忠义之士,但是没有达到仁,只是忠而已。仁可是比忠的境界更高,仁是见一天下人都是如同自己一样,所以把自己放下,为天下万民造福,这叫仁。管仲能够行这样的大义,所以夫子赞他仁。齐桓公,我们说这人真有福气,遇到管仲,「如果我遇到管仲,说不定我也有像齐桓公这样的能耐」。你这样说,未必,为什么?如果真正你遇到了杀害自己的仇人,你能不能够像齐桓公那样肚量大,不仅宽恕他,而且重用他?这个念头实际上也是忘我。所以自己有什么样的肚量和德性,自然招感什么样的人。我们再看底下一句,第三十一句:

【以贫妒富是一病。】

这个话是讲因为自己贫穷而嫉妒富有的人,这妒忌心就是大病。刚才我们讲到孔子讲过的,「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这前面我们说的,「以富骄人是一病」,富而无骄,这个稍微容易一些;这里讲的『以贫妒富』,这反过来,做到贫而无怨这就难了,比那个境界要高了。其实说难也不难,难在哪?难在没有明白道理,就很难;你要真明白道理了,就不难。你想想,人的贫富、福报都是过去生中修积而得到的果报。过去修德行善,自然托生这人家也都是祖上有德、有阴功,你就感召一个好八字,出生以后你就有富贵。反之,贫贱也是如此,全是过去生中造什么因,这一生得什么果。如果自己贫穷,就嫉妒那个富有的人,甚至希望别人赶紧破散掉,这一种居心不善,不仅不能帮助我们得到富贵,反而帮助我们得到更大的灾祸。

所以要怎么样去想?应该用三种观想,第一种,你要看到那个人富有,是他前生做过布施,带著福来的,所以他富有,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布施。你看比尔.盖茨,世界首富、微软的老板,他这么富有肯定是前生布施的。前生能够这样布施,这生他也愿意布施,他还说自己一生的财产百分之九十多全部拿去布施,给自己儿女留下的只是一点点,甚至还号召全天下的富翁都发愿将自己一半的财产拿出来布施、做慈善,这就不简单!这一生喜欢布施,是他前生的习气,前生就是爱布施,肯定前生比这一生做得还好,所以他这一生富有,做了世界首富。你应该向他学习布施,你想富有你就多布施,你将来也能像他这样成为世界首富。而且你现在做比他做的效果会更好,为什么?你现在没他富有,可是你要拿出很多来布施,你的这个效果会超过他。这布施得到果报不是看你的绝对值,不是看你拿多少钱,而是看你拿多大比例的财富。

在《了凡四训》上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贫女穷得叮当响,只有两文钱,这她全部的家当,结果她拿了去寺院里面布施,支持佛陀教育的事业。寺庙里的住持是一个有通的人,大成就者,於是老和尚亲自出来给她做忏悔、做回向。这后来真的福报现前了,这女孩子被皇上看中,入宫做了妃子,贵妃。她就想到今日的富贵一定是那天我布施的结果,所以打算到那个寺院里面还愿、感恩,於是就带著千两黄金、带著很多的仆从浩浩荡荡来到这个寺院。贵妃娘娘来布施了,结果没想到这住持老和尚没有亲自出来,就叫自己的一个小徒弟代他给她做忏悔回向。这下娘娘不高兴了,径直走到后院找到老和尚问,我昔日是一个贫女,一无所有,就布施两文钱,您老人家给我亲自做忏悔。今天我是布施千两黄金,为什么您只是打发个小徒弟马虎了事?这老和尚就跟她说,昔日你布施的时候,这两文钱可是你全部家当,施心甚真,若非老衲亲自出来给你回向,不足以报德。今天你可是贵妃娘娘,千两黄金对你不算什么,你这施心已不如往日那么真切,所以叫一个小和尚来做就足够了。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所以布施不是看你绝对值多少,千两黄金的功德还不如两文钱的功德大!

所以我们现在,你别看我们现在钱不多,你要全拿出来,可能还不足人家比尔.盖茨那个末位数,但是你所得到的功德也超过他,肯定的,按比例来讲的。我看到二00八年五一二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当时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了,大家纷纷出钱出力都来布施,当时很多富翁拿出很多的、上亿的钱去布施。一个杂志出了一个很有趣的排行榜,就是做慈善的排行榜,按照金钱布施的绝对值排列,旁边还有一个就是布施的钱对他所有财富的一个比值。我这一看最高的还不足百分之一,当然他们这布施是了不得的,我们应该赞叹,但是论功德未必是最大的。我们同时又见到新闻报导上,广州街头有一个残废的乞丐,他是靠手来走路的,脚是站不起来的。这个照片登出来,这是一个残疾人,脚是畸形的,用手撑著地这么爬著走到那个慈善捐助箱旁边,把他所乞讨回来的所有的钱,都是一毛一毛、一块一块的零钱放到功德箱里。这个相片出来之后,非常令人感动,让人动容。你看这乞丐所行的功德,我们知道来世肯定是个富翁,对不对?人家真的是把自己所乞讨回来的钱全部拿去布施,来资助供养汶川大地震的灾民。所以咱们人穷,志不能穷、德不能穷,看到别人富有,不能是嫉妒,应该要想他为什么会富有,而我们就应该勇猛去做布施,这是第一种观想。这一想,嫉妒心就没有了。你看那个残疾的乞丐,我想他不会嫉妒比尔.盖茨,如果有人告诉他,你这样的行为将来你可能超过比尔.盖茨,他怎么会有嫉妒?

第二个观想,你要想到,虽然过去有布施、有财富的因,这生也要有个缘才能结果,这个缘就是你现在的工作。工作都得劳心劳力、忍饥忍寒,不断的积累才有这样的财富。比尔.盖茨这么多的财富,也不是忽然之间像中六合彩似的,就摇身一变变成首富了,不是,他也是几十年的积累,也是很不容易的。你想想这个过程也就没什么好嫉妒。第三个你要观想,如果一个人富有,倘若为富不仁,聚财而不能散财,无常是很难免的。过去讲是富不过三代,现在我们看恐怕富都不过一代。你看曾经做过中国首富的人,这不点名字了,现在在监狱里蹲著。所以古人讲财富为五家所有,哪五家?水灾,火灾,它们这一淹、一烧就没了;还有怨贼、盗贼把他劫持了,我们现在讲黑社会;还有官府,你要是犯了法,犯了刑事案件被逮起来了,你这财产没收了;第五是败家子,多少的财富败家子都能给你败荡完。这什么?没有积德。你能积德,才可能免去这种灾祸。所以看到人家富有,也没有什么可嫉妒,倘若他不积德,不能够好好的行善乐施,你可以看到再过几年他自己就破散了,你何必要去嫉妒他,自己去造罪业?不需要。你的心永远是平的,看到这世间全是业因果报而已。

所以修道无非就是让我们的心平而已,心平就能心安。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在达摩祖师下就求心安。心怎么安?你心平才安,平安,怎么平?知足常乐就平了。所以《中庸》上面,这是四书里面的一本,有一段话说得好,「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君子为什么能做到心平气和?君子素其位而行。什么叫素其位而行?就是安住在你本分上,你当下是什么样的地位,你就安心,绝不向外攀缘,不愿乎其外。攀缘,心就不安了,看到外面的境界,有人富、有人贫,你心也就不平了。把心收回来,其实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君子明白这个道理,不愿乎其外,全是往心内去求。

如果你想富贵,可以,就像了凡先生一样改造命运、积德行善,你就能够得富贵。《了凡四训》里面讲的就是「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讲得非常深刻。一般人好好的去读,你也能够成为一个君子。这里《中庸》讲的君子,他的境界比了凡先生更高,了凡先生一开始还有求,他求功名、求儿女,还有这些求;君子在这求都不求,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你如果是富贵,你就安住在富贵上,有财富多行好事,多用自己的福报跟众生分享,你有这个缘;没有这个缘是贫贱,素贫贱行乎贫贱,求都不求。对於这位君子来说,有没有想著说我要去改我的命运?连这个念头都没有,真正心安了,这个境界高於了凡,他在贫贱当中,他就行乎贫贱。就像颜回,这孔子最赞叹的学生,《论语》上孔子赞叹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赞叹颜回真是贤人。贤在哪?就是素贫贱行乎贫贱,他吃饭连碗都没有,箪食,箪就是拿竹子编的一个小篓,过去用陶瓷碗是很了不得的;喝水,杯子都没有,瓢饮,拿个葫芦瓢;居住在陋巷。别人在他的这个处境当中不堪其忧,可是颜回是不改其乐。你看这境界是不是高於了凡?这真正心安,所以他能得孔子的心法,孔子最赞叹他,他没有妄念,心地清净,法喜充满,可以不改其乐。修道人要能够入这样的境界,可以说开悟都不远了。

其实富贵也好、贫贱也好,当然都能够修道,而在这两者之间,富贵行道难。一般来讲,富贵人你让他修道就稍微不容易,为什么?他有享受,修道都比较苦,他就不愿意修。贫贱的容易,所以你看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他皇帝都不做?他原来是太子,他抛弃了王位去做苦行僧,安住在贫贱,他能够不改其乐。他就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生活比颜回更苦,他也不改其乐,四十九年都是这么生活。颜回还居在陋巷,还有个小房子,释迦牟尼佛居住在树下,房子都没有,这都是给我们示现的。

实际上我们说这个话,如果只是说说,没有去体验,不得受用。要去体验,怎么体验?你去放下。我自己就做了这样的实验。师父老人家劝我们看破、放下就自在了,这自在是怎么回事?老是听老是听,没感觉,为什么?没放下。先从哪放下?先从身外物放下。所以立志走弘法利生的道路,把我的工作放下了,所有财产都布施掉了,现在名下没有财产,是有点自在,老师说的没错,孔子说的也没错。当时我放下工作的时候,我原来是在昆士兰大学商学院,我那个商学院的院长还有点不理解,找我谈话。他说,「别人要是做得不顺利,走这条路还能理解,不像你,又获奖,学校又破格提拔你,终身的教职,你现在还走这条路,我就不理解了。这样,我给你一年时间,你好好考虑考虑,我给你保留职位一年。你这一年要是后悔回头,你还能回来,一年之后就不保了」。我也很感激他老人家,他是位澳洲人,考虑这么周到,当时我也不好一下拒绝他。那好,反正一年之后我不回来,你就自动把这职位给别人。现在你看,整整四年多了,没有回头,现在九牛都不能把我拉回头。为什么?尝到点乐趣了,所以不改其乐。

这个乐不是世间人所说的得到富贵、得到名利、得到生活享受乐,这个乐真正是法喜,从圣贤学习的这里头得到的法乐。古人讲的「世味哪有法味浓」,这个味道浓,你除非没尝过这个味道,你就觉得那个浓;尝了这个味道,你就不想再尝那个味道。当然我自己做得也是很不足,只是放下了一点点,菩提道上千里之行才是第一步。但是最关键你得走出这一步,走一步就有一步的受用,这一步又是你走第二步的一个动力。你感受到法喜,你就会愈有信心继续走下去,一步一步走,不会回头。所以真正体会到这一点,即使在贫位,绝对不会妒富,不仅不会妒富,可以说是怜悯那些富人,为什么?富贵其实也很苦,你看那些真正的富翁都得请保镖,出门还得穿著防弹衣,车都是防弹的,他一天到晚生在惶恐当中,晚上睡觉得吃安眠药,这真的不是假的。你看我们这睡觉不用安眠药,一躺下去两分钟就睡著了;吃的也很简单,当然比颜回好,现在不用箪食了,能用碗来吃,不错了,足矣;有个小房子,能够躲避风雨,足矣!

这一生干什么来的?就是好好的深入圣贤之教、弘扬圣贤之教,这才是真正的富有,精神上富有。那些银行帐号里头,他存摺本上有很多很多零,就是那几个零而已,我们没那几个零,但是其他的我们比他要快乐、幸福。我们讲的这个可不是阿Q精神,你没有别人富有,你才这样说,不是,这个真得你自己去体会。这阿Q还是嫉妒别人,嫉妒有钱人,他自己没那么富有,自己还觉得自己了不起,那是阿Q精神。我们这不是,我们这你给我们都不要。现在我银行帐号都取消了,人家给我供养的钱,我立刻转手去供养印经,放在协会的功德箱,就是这样,何必身上带钱?带一样东西,就是一样东西的累赘。这个真的,我们师父常讲,「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怎么说,这水温是五十度、口感如何,怎么跟你说?说不清楚,你听也听得模模糊糊,你非得喝一口才知道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冷暖自知。不喝,你没尝到,就不知,所以这是为什么要放下。

放下,先从财上放下,先从身外物放下,这个最好放,最容易,挑那最容易的开始。除了放下自己的财物以外,再第二步,放下自己的身体。放下身体不是说我这身体不要了,自杀去了,不是那意思。拿这个身体做工具,去弘法利生、去服务大众,这是个工具,不是自己,身体绝不是自己,是个工具而已。当然你要爱护它,但是不能过分的珍爱它,就像你对这个工具一样,工具你得爱护它,你才能用得长久,可是你也不能过度,它只是个工具,用它来帮助众生。自己用功办道,勇猛精进,为正法、为众生,这是舍身。舍身之后还得舍心,第三步更高,把心也得舍,心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这统统都舍尽你就成佛了,成佛没别的,舍到尽处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真正对圣贤境界稍稍有点契入,绝不会有嫉妒心,对名闻利养真正放下,那些东西都是障道因缘。所以君子能够富贵、贫贱都心安,不论什么样的境界,保持心地清净、一尘不染。素夷狄行乎夷狄,夷狄就是文化落后的地区,他也能成就;素患难行乎患难,有同修都很担心,说灾难来了怎么办?灾难来了,你看素患难行乎患难,来了就来了,「既来之,则安之」,古人讲的,「泰山崩於前而色不变」,没什么了不起的。灾难来了,就两个后果,一个是还活著,一个就是死了,对不对?活著就继续行道,死了就往生净土,这两个都好。所以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不管入什么样的境界都能自得其乐,心安理得,理得心安。你看,这样的境界,你的妒忌自然就没有了。所以学圣贤之道太好了,不学圣道反而是贫穷的人,反而是患难的人、可怜的人。

在《感应篇汇编》有这么个故事,这讲虹县有一个人叫周义夫,这个人很富有,但是又很奢侈,品性骄恣傲慢。他有一个友人(朋友)叫孙识之,常常劝谏他,你要注意,有福得多布施,不能够以富骄人、以贵轻人。结果周义夫听了之后,不仅不接受,反而生气,说你懂什么,干预我什么事?结果跟孙识之就结了怨。孙识之也是个小人,他就怀恨在心。后来孙识之就心里想,好,我就看你能够富贵多久。注意,这个心态,小人心态,他也是以贫妒富。所以有时候我们学佛的人明信因果了,看到人家不信因果,人家造作恶业,你可不要幸灾乐祸,「好,我看你怎么死法」,这个心地就不好了。孙识之他懂得因果,可是他存心就不仁厚,是刻薄了些。后来他登第了,考到进士,做了官,刚好朝廷派他担任虹县这个地方的官员。有一次有人就告周义夫,说他打人。结果这个被打的人后来死了,可能不是被周义夫打死的,但是就阴差阳错,被打了之后,他在家后来就死了。结果别人告发他,孙识之正好是处理这个案件,因为他过去就跟周义夫有过节,於是他就定周义夫是谋杀之罪(这是定重了),就把他给处死了。没过多久,几年之后孙识之这个官员就移居到河北,没想到有一天他家里来了盗贼,把他家里的人全部(连同他一起)都杀光了,所以这两个人的下场都不好。第一个周义夫,就是前面讲的以富骄人,所以他也不得其死。固然他有他的因果,他这个因果我们不必要去干涉,孙识之他就干涉人因果了,「好,你这造恶因的,我将来给你定下恶果」。

因果不是我们能够有这个权力给人定的,我们又不是阎王爷,阎王爷也不敢造次,人家真正懂因果,所以定罪都是按因果定的,绝对不会加重。孙识之就因为自己个人的那种嫉恨,所以把周义夫给定成死罪,定重了。这是根源,心里的根源在於以贫妒富,还是个妒忌心,结果自己也就不得好死。所以心地一定要仁厚,不可以怀有妒忌、怀有瞋恚和刻薄

,应该换过来,就像《感应篇》上讲的,「见人之得,如己之得」。看到别人得到名闻利养、得到财富、得到功名、得到好事、得到赞叹,好像自己得到一样,替他高兴,这种心就厚道。如果看到别人之得,如己之失,这就麻烦了;看到别人之失还幸灾乐祸,就更麻烦,灾祸肯定就会来临。

在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剩下一点时间我给大家再讲个故事,这是很有名的,战国时代孙膑跟庞涓这两人的故事。庞涓嫉妒孙膑,他俩都是鬼谷子的学生,跟鬼谷子学习兵法,孙膑学得好,庞涓差一些。庞涓就嫉妒孙膑,知道这天下除了孙膑以外自己没别的对手,所以很嫉恨孙膑,表面上对孙膑又很好,像亲兄弟一样,这人老谋深算。有一次魏国在招贤才,庞涓是魏国人,於是他就辞别鬼谷子、辞别孙膑,下山应召。临行的时候向孙膑保证说,我先到魏国就任,到时候我会推荐师兄您,我们一起将来做一番事业。於是师兄弟二人洒泪而别。庞涓就到了魏国,又是送礼又是说情,见了魏惠王,得到了魏惠王的赏识,被封为将军。庞涓也有两下子,所以后来跟卫国和宋国(这个卫就是保卫的卫,庞涓所在那个魏国是曹魏,曹操的那个魏)开战打了几次胜仗,於是庞涓一下子就很有声望了,得到魏王的宠信。这时候庞涓就想起孙膑来了,就想到我一定要除掉这个心病,於是就写了封信请孙膑下山。孙膑一接到自己师弟的信很高兴,「这师弟真有情义,没忘记我,他当了官马上就邀请我去」,於是赶紧就连夜起程到了庞涓那里。庞涓也招待他,好生招待,但是很多日都不让他去见魏王,孙膑心里就纳闷,也不好问。结果有一天,忽然,孙膑在读书的时候屋子里就闯进来一群士兵,五花大绑就把孙膑给绑起来了,拖到一个地方,一个官员正在等著他,宣告圣旨说他私通齐国,要把他的腿给斩掉,就是把他的膝盖骨给挖掉。孙膑还没反应过来,这两个膝盖骨就被挖掉了,成了废人。孙膑后来明白是庞涓使的诡计,庞涓嫉妒人。孙膑现在成了废人,庞涓心病也就除了,知道他天下无敌手了。

结果孙膑是计谋很高,他怎么样?装疯,天天就在那里闹。后来庞涓把他圈到猪圈里头,孙膑看到人来了,就拿著猪屎往嘴里塞,疯疯癫癫的样子,庞涓去看看他,真的疯了,於是看守就慢慢松懈下来。后来齐国来了个使节,孙膑是齐国人,於是暗中就联系上这个使节,把自己的身世说了,使节就暗中的把孙膑带走了,带回齐国投靠了当时的大将,叫田忌。田忌跟他一交谈,发现这孙膑是个人才,於是给齐王举荐。

当时齐王正好接到一个信息,说魏国庞涓带著八万人马去攻打赵国,已经把它的都城邯郸给包围了,非常紧急,派使节来求助於齐国。齐国就想著赶紧派军队去救援,孙膑说不要这样,要救赵国最好是什么?因为庞涓带著精锐部队打赵国去了,他们魏国一定空虚,所以建议齐君去打魏国,这叫「围魏救赵」。结果田忌做大将,孙膑做军师,带著军队去打魏国。这魏国告急,庞涓一看不好,赶紧班师回朝,这赵国的围就解了。因为是魏军连夜赶路,回到魏国已经是精疲力尽,而齐军是以逸代劳等著他们,结果一打就把魏军打得个落花流水,一战告捷。当时把庞涓给抓拿起来,孙膑就告诉他,给他个教训,他仁厚,没有杀他,把他放了。后来又一次的战役,十年以后,庞涓攻打韩国,孙膑也是出了一个主意,也用「围魏救赵」的方法,在庞涓的军队调回来的路上,用计谋进行围歼。结果庞涓领著军队走到一个羊肠小道上,发现前面树林树木都被砍倒,堵了道路,这一看不好,知道中计了。赶紧要撤兵,已经来不及了,两旁是万箭齐发,把魏军杀得个落花流水。庞涓正在逃命的时候,忽然看到大树底下写了一行字,说「庞涓死在此树之下」,他就知道自己打不过孙膑了,最后自刎而死。所以你看看,这庞涓嫉妒孙膑,这不是嫉妒他的财富,是嫉妒他的才华,这也属於以贫嫉富,富有。凡是有嫉妒,要知道,对人未必有损,即使有损也是损得少,可是对自己的损害就大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身心净洁 与善相应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六集) 2010/11/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36-0006

更新于:2023-07-19 09:17
最后修改时间:
文章相关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