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超市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1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1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文昌帝君阴骘文》是..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1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文昌帝君阴骘文》是一篇劝善的文章,在道家跟《太上感应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三部书,都是流传极为广泛的劝善经典。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题目「文昌帝君」这几个字。文昌帝君一般世俗称为文昌星,他是天上的星宿。在道家认为,星宿都有神灵主宰,文昌帝君是主宰人的功名、利禄、官运,在民间是非常有名的一位神明。在过去,尤其是读书人(儒生),都会拜文昌帝君,因为在过去考取功名可以说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一旦考上了功名,这一个家的家境就能大大的改善,自己的抱负也能够得以施展,对於家族、子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关照,因此对於功名就非常重视。文昌帝君因为是主宰功名的,因此就倍受读书人的尊崇。我们有读过《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是明朝万历年间俞净意先生他的故事。俞净意先生他也是读书人,他跟同乡的这些好友都是读书人,一起建立了文昌社,专门拜文昌帝君,依这一篇《阴骘文》来修行的。因为人要广行阴功,积功累德,他才能够有这个福报考取功名,获得利禄。

文昌帝君虽然是被列入道家神仙系统里面的一位神明,可是他并不是传播道术的,他主要就是劝导世间人广行阴骘,阴骘就是阴德,做善事。所以这篇《阴骘文》通篇都是教我们止恶修善,不仅是在行为上要断恶修善,更要在我们心地上,在暗室屋漏当中要懂得规范自己,不可以产生恶的念头。这一位帝君我们可以能够肯定他也是佛教里所说的菩萨。《文昌帝君化书》这是讲他历劫历世的这些生平故事,他自己最后也是遇佛授记,也在佛门中得度了,我们肯定他是一位菩萨。所以《阴骘文》也是菩萨的教诲,文章里所说的跟佛法里讲的完全相应,佛法讲的是什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陀教育的总的说明,《文昌帝君阴骘文》不正是教导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吗?所以我们要把这篇文章当作佛经一样来学习。

民国初年净土宗十三祖佛教的泰斗印光大师,一生就极力的提倡《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了凡四训》这三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有一篇详细的注解,是清朝周安士先生注的。周安士先生注了《文昌帝君阴骘文》,撰写了另外三篇文章,第一个叫做《万善先资》,第二是《欲海回狂》,第三是《西归直指》,这三部书加上《阴骘文广义节录》,这是详细注解,合起来称为《安士全书》。印光大师一生极力的提倡这部书,为这部书曾经两次做了序文,我们底下会学习到这序文里的一些片段。可见得这部书这篇文章确实是非常的重要,认真的学习,不仅能够使我们这一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而且能够帮助社会苦难的众生从迷苦当中回头,也是能够离苦得乐,帮助世间消灾免难。

文昌在道家里说这是星宫的名字,它属於紫微垣,它包括有六个星。在《史记》里面也有记载,说这个文昌宫六星,第一个叫上将,第二叫次将,第三叫贵相,第四叫司命,第五叫司中,第六叫司禄,这些星宫都是天神居住的地方。什么人能够去做天神?一定都是正知正见正直的这些人能够生天做天神。所以在世间的精英圣贤,他们这一生结束以后都生天做这些天神。在佛家里面对於天的描述非常的详细,说我们这个天道有很多层,总共是二十八层天,在欲界有六层天,在色界有十八层天,在无色界也有四层天,总共是二十八层天。这里的天神多半都是欲界天里的。欲界天忉利天主佛法里面称为释提桓因,就是帝释天主,一般在民间道家里都称为是玉皇大帝,儒家称为是皇皇上帝,虽然叫的名号不同,都是指同一个人。这位天主掌管著整个天道(忉利天底下有四王天)这个大权,也包括人间的善恶、命运,都由他们来主宰。文昌这个神他是玉皇大帝底下的一位辅臣,就好像我们世间的皇帝底下有宰相、有各种大臣,文昌是他的辅臣之一。

每一位神明都有他主掌的权力范围,我们人间所行的善恶,统统都受到天神的监察,我们讲「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是真理。天神很多,各有所主,如果我们造恶,就会受到神明的谴责和惩罚,如果我们行善,就会得到神明的奖赏,这些惩罚和奖赏实际上都属於行善行恶人的因果。佛法里讲得非常透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这些报应其实也不是这些神明降下来的,是这个人行善行恶自然的感应,就如《太上感应篇》里讲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天神他们其实就是根据人所做的善恶加以判决,他是来执行法律的这些人,就好像世间人如果犯罪了,由法官来判决,还有执行的人员来去执行。这个人他自己有他的因果,犯了罪的他就该受到恶报,如果他没有犯罪,这些法官不可以妄加罪名。所以了解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能不能够得到好的报应,这完全取决於自己,不是光求神拜佛就可以得到的,还是像文昌帝君教导的那样,要广行阴骘,要积功累德,才会有好的报应。

文昌帝君的前身,根据道家经典的记载是叫做梓潼神。梓是桑梓的梓,木字边一个辛字,潼就是三点水,一个儿童的童字,梓潼神这是文昌神的前身。根据记载,帝君他最后一世是在晋朝出生的,他姓张,名字叫做亚,张亚,他后来迁居到四川,就在梓潼这个地方居住,四川现在还有梓潼县,后来得道,就在那边成仙了,这个梓潼神就是这么来的。实际上文昌帝君他是生生世世都在修行,《阴骘文》开篇就说「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这一十七世也是一个概略的说,其实他生生世世,不止是十七世,都是在修行,都是在积德行善。就在周朝的时候,有记载,帝君最早在周朝,他也是诞生於张家,姓张的张家是黄帝的后裔。我们师父上人现在还保留著他徐家的家谱,徐家家谱记载也是黄帝的后裔,我们师父净空老法师是黄帝的第一百三十六代孙。可见得中国的家族史记载的这么完备。他的家谱我看过,精装本印了六册,这么厚的,总共加起来六册。真的,从黄帝到现在这一世,总共一百三十六世,每一世的每一家儿孙姓什么、叫什么、出生年月,还有主要的、简单的历史都有记载。

帝君最早记载是说周朝,他的父亲有一天在苍昊这个地方祈求,祈求什么?生贵子,结果就生了帝君。所以帝君他出生是在周武王乙巳岁,是周武王年代。那我们知道武王他是圣王,他的弟弟是周公,武王的儿子成王,是周公辅佐。帝君当年在出生以后,长大了就在周成王手下做一个辅臣,还协助周成王、协助周公来治理天下。这个他的故事里面都有记载,我们以后会讲到。文昌帝君在历史上示现了很多次,而且多数都是投生在张家,姓张,跟张氏有缘。到晋武帝这个时候,晋朝武帝的那个时候,记载当中说到,帝君出生是在农历的二月初三,所以以后把农历二月初三就做为文昌帝君的圣诞。实际上文昌帝君在历史上生生世世的轮回现身,如果算起来,哪一天不是文昌帝君的生日?用农历二月初三做为一个表法,是以晋朝的他的示现身做为他的生日。在帝君投生这些人家,他们出生大多数都是以士大夫身,就是知识分子,所以上帝知道帝君对於这些知识学问很有研究,不是一生一世,生生世世都是学儒、学道,所以就命他来主掌知识分子的功名利禄,所以称为他是文运之神。

后来把他称为文昌帝君,这是元朝时代的事情,这是元朝仁宗皇帝,在延佑三年,也就是公元一三一六年,将梓潼神,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文昌神加封,这个封号叫做「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就简称文昌帝君,这些都可以在《道藏》里面查到。因为梓潼县,这是四川省的梓潼县,它可以说是文昌君的一个祖庭,那里有一座七曲山,上面有建了文昌宫,文昌宫可以说是祖庙,里面供奉著文昌帝君的神位、神像。历代全国各地都建立了文昌宫、文昌阁,或者是文昌祠、文昌庙,都是来尊崇这一位神明的。文昌帝君我们就简单的介绍到此地,后头我们还要详细的介绍他轮回当中的故事。

下面讲这个「阴骘」,文题里面阴骘这两个字,阴骘就是阴德的意思。什么叫阴德?假如我们做善事别人都知道,都赞叹你,都表扬你、奖赏你,这个不叫阴德,这叫阳德,因为你的好名声都已经传播出去了,大家都知道你,这个也是善报,你做的善事马上就报了,所以后头就没有了。真正聪明的人,不求这些美名,他求的是阴德,做善事不要人知道。做了这个善事没有人知道是不是没有报应?不是,报应更多,这种善就叫阴德。古人讲「阴德天报之」,天来给你报,这个报应就更加的丰厚。不仅我们自己来生来世得到善报,我们这一世的子孙,乃至世世代代的子孙,都能够得到好的报应。所以这是自利,也是利家人,这样的一个就叫阴德。

文昌帝君在这篇文章里面劝我们要广行阴德,这才是真实的功德。世间人,你看他们都知道,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则是大恶。我们行善积德,如果还有个心想要别人知道我在行善,知道我在帮助人,还有那种图报的心,还有出名的欲望,这个善就不是真善,这个善里面夹杂著不善,什么是不善?贪,有贪欲的心这种善就不纯了。那么恶,如果我们行恶,我们不要怕被别人知道,因为我们造恶被人知道了,马上就有人批评我、毁谤我、侮辱我、惩罚我,我的这个恶报现前就报掉了,以后就不用再受恶报了。如果造恶还要去隐瞒,还要文过饰非,怕别人知道,那这叫做大恶,这是罪上加罪。你看《弟子规》里也讲,「倘掩饰,增一辜」,你有错了,不肯改,还要掩饰,这是错上加错,而且是大错。所以我们的善不要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恶不怕被别人知道。

我们下狠心改过自新、断恶修善,这就是广行阴骘,自然感动天地鬼神。

所以这篇文章教导我们确实是修行入道的重要的基础。我们师父上人要我们落实三个根,儒之根是《弟子规》,道之根是《太上感应篇》,佛之根是《十善业道经》。《文昌帝君阴骘文》它也是道家的经典,它是《太上感应篇》的一部非常好的辅助教材,跟《感应篇》讲的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两篇对照学习,相得益彰。它跟《感应篇》讲的是一个道理,所以两篇文是一不是二。我们需要认真的学习,扎好善的根基,那么这一生得到的是幸福美满,修学佛法也能够一帆风顺。因此不能把这篇文章看成是外道典籍,要把它做为佛法来认真学习。

当年印光大师曾经大力提倡流通这一部经典,做过两篇的序文,都是为周安士先生的《安士全书》所作的,《安士全书》它的上半卷就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就是讲到详细的解释这篇文章,我们抽取印光大师序文的一些片段来学习。印祖做过两篇序文,第一篇做的是在光绪戊申年(一九0八年)做的,当年印祖是四十八岁,十年以后又做了一篇序文,可见得是这两次流通当中所做的,第二次是在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印祖五十八岁。我们先看他后头的这篇序文里的一个片段,他讲到,「又欲同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将《文昌帝君阴骘文》详加注释」。这是讲到安士先生,安士先生为《文昌帝君阴骘文》做注解,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断恶修善。

「俾日用云为,居心行事,大而治国安民,小而一言一念,咸备法戒」。所以这一部《文昌帝君阴骘文》的广义节录,是安士先生从《道藏》,特别是《文昌化书》这部书里面节取出来的。能够使人在日用云为,就是日常生活当中,居心行事,就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当中,能够帮助人回头。大而治国安民,大的方面可以帮助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安定民心。社会为什么不和谐?世界为什么会乱?民心为什么不安?就是因为缺乏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所以百姓没有依归,行为没有标准,所以就会使人任意妄为,我们说胡作非为,为什么?他不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或者是他不知道有报应,他就敢造恶,懂得这些报应,他就自然收敛。所以伦理道德教育使人耻於作恶,因果教育使人不敢作恶。那么《阴骘文》这篇文章是集伦理、道德、因果於一体,可以安定社会,所以应该大力提倡。

「小而一言一念」,这是对我们修身、正心而言,小的方面乃至一句话、一个念头,都知道有因果。凡事都有因果,哪怕动一个念头,这就是因,果报就已经注定。那我们学佛我们知道宇宙是一体的,宇宙是全息的。什么叫全息?我们讲全息照片,全息照片的特点就是你拍照拍下一个人像,比如说把我钟茂森拍下来,这幅照片你把它剪开两截,然后再把两幅照片用激光打出来,发现两个照片都是完整的钟茂森,再每个半截剪开两截,变成四截,四截每一截里面都有完整的钟茂森。无论你怎么样子去分割,每一个部分里面都含有整体,这是全息照片。我们的宇宙也是这样,每一个小的部分都含有宇宙的全部信息,这就是《华严经》里讲的一微尘里有无量法界。那么一个念头?一个念头也周遍法界,也含容法界。所以我这一个念头不正,对这个宇宙影响就太大了,整个宇宙都受我影响,我这一念就变现出自己的宇宙,如果是善念,这宇宙就善,如果是恶念,这个宇宙就恶,贪瞋痴的念头就变现出三恶道。所以怎么可以不谨慎,怎么能认为说我这个念头随便起无所谓,不行,一定要收敛。咸备法戒,悉存龟鉴,这就是要戒慎恐惧,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每一行、每一动都要以圣贤教诲做为借鉴,对照自己的心行,符不符合圣贤教诲,如果不符合圣贤教诲,马上把它改过来,依教奉行。

印祖又说,「由兹古圣先贤之主敬慎独,正心诚意,不至徒存空谈而已」。所以《文昌帝君阴骘文》能够帮助我们效法古圣先贤那种主敬慎独。主敬这是讲我们存心要诚敬,慎独这是一个人的时候都要认真的规范自己,保持我们的诚敬之心。因为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往往他的毛病习气就控制不住,因为没人看见他,他就开始放肆,放逸了。真正用功夫就在自己私居独处的时候,还能够保持跟在大众当中一样,就好像众目睽睽之下,不敢任意妄为。儒家也讲,「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君子慎其独也」。我们私居独处,都好像有十只眼睛看著我们,十只手指著我们,哪敢乱来,要慎独!

「正心诚意」,这是《大学》里讲的,正心,心要正,正直,诚意是意要诚。《大学》里面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我们自己观察自己内心,为什么心总有不善的念头起来,意为什么总是不能够诚?什么叫诚意?一念不生是谓诚,这是清朝曾国藩先生他《读书笔记》里给「诚」字下的定义。一念不生的时候这就叫诚意。那我们自己观察自己内心,妄念纷飞!为什么不能诚意?原因就是前面的格物致知没做好。格物是格除自己的物欲,把内心当中对一切境界的贪著放下,这叫格物。物欲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重习气,不是真刀真枪的跟它格斗你战胜不了它。所以格字就是格斗,跟物欲格斗,把物欲降服住,不让它起来,这个格物的功夫才得力。致知就是你明白道理,你认知了真相,知道这一切法,《金刚经》里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有的境界都是了不可得,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能看得破,这叫致知。看得破你就能放得下,放得下是什么?放下物欲,放下自己的贪瞋痴慢的习气,这叫格物。所以格物和致知相辅相成,我格物了,这帮助我致知,就是放下帮助看破,看破就是致知,帮助我们放下,帮助我们格除物欲。格到最后,这一切境界现前都不动心,这个意就诚了,诚意之后心也就正了,心正了之后身也就修了,家也就齐了,国也治了,天下也就平了,天下平就叫做和谐世界,不仅我们这个世界能和谐,宇宙都和谐了。所以和谐世界从心做起,整个宇宙的太平,全都是自己要在意地上去用功,这就不是空谈,这是你要真干。所以《文昌帝君阴骘文》就帮助我们真干,它里面所说的这些道理我们认真学习,对照自己的心行,看看文昌帝君他的存心是什么样子,我们要效仿。

印光大师第二篇的序文,这是他十年以前,四十八岁所做的。他讲到,「文昌帝君,於宿世中,心敦五常,躬奉三教,自行化他,惟欲止於至善」。这是印祖赞叹文昌帝君,他在宿世之中,就是多生多世以来,心敦五常,躬奉三教。这个五常就是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这是圣贤的存心。文昌帝君他的心跟仁义礼智信相应,儒家讲的五常就是佛家讲的五戒,这是相通的。像仁,这跟佛家讲的不杀生相应;义,这是不偷盗;礼,是对应不邪淫;智,对应是不饮酒,饮酒就没有智慧了;信,对应的不妄语。所以五常、五戒,名词术语虽不同,其理一也,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文昌君努力的在落实五常、五戒。躬奉三教,三教是儒释道三教,三种教育。这个教不是指宗教,而是教育,儒家、道家、佛家都是教育,不是宗教。宗教里讲的上帝,我们是上帝的儿女,但是教育里面是讲老师跟学生的关系,所以三教圣人都是老师,他教导的学生自称为弟子,儒释道都称自己是弟子,学生都是自称弟子的,没有自称儿子的。从这个称呼上我们知道它不是宗教,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儒释道三家教学的目标都是让你成就圣贤。

譬如说佛,佛是学位的名称,每一个修行人,按照佛所指明的道路来修行,都能够成佛道,所以佛不是唯一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那么儒里讲的圣人也是,「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是孟子说的,尧、舜这是圣人,每个人都能够成就的。道家里面讲每个人都可以成神明,都能成仙。文昌帝君他本人就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文昌帝君他原来也是人,他是从人修成神的,所以这统统都是教育。每个人都能够成神,每个人都能成佛,每个人都能成圣,这个在宗教里没有这么说。像基督教、天主教,他不可能说每个人都能做上帝,不行,所以它是宗教。这里的三教是教育,自行化他,自己努力的落实圣贤教诲,化他是教化他人。这个化比用教字要更好,为什么?因为教这好像是说教,要知道教育的效果是言教不如身教,身教能够感化人。所以化他这是从结果上讲,他真的转化了,这教育达到效果了。而要达到效果,最重要的是老师自己要做到。就像在我们师父家乡庐江县汤池镇文化教育中心,他们的老师们在做和谐社会的工作,就用儒家的《弟子规》来教化老百姓,结果两年之内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到和谐社会、礼义之邦是可以落实的。那么化他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效果?主要就是因为这些老师们真正在力行,他们真正要把《弟子规》做到,才能够有教化别人的效果。所以自行化他这是合在一起讲的,没有自行就不可能化他,真正自行圆满,化他也圆满了,所以止於至善。止於至善这就是圆满,善圆满了,为什么?自己行圆满了,化他也圆满了。

下面讲「功高德著,遂得职掌文衡」,帝君积功累德,非常卓著,因此得到上帝(玉皇大帝)的赏识,命他来执掌文昌府,主管人的文运、功名。下面又说,「恐末学无知,昧己永劫常住之性」,文昌帝君他所忧虑的都是众生,众生之疾苦来源於什么?来源於无知,没有智慧,不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才妄造恶业,虚受果报。所以文昌帝君怜悯这些无知的众生,这些众生昧己永劫常住之性,这个昧是不明了,不明了自己有永劫常住的真性。我们人都在轮回,轮回一世一世的生死那是身体的生死,身体是不能常住的。那么除了身体以外,我们还有心性,还有真性,这个才是真我。这个真我是永劫常住,他不会生死的,所谓不生不灭,常住真心。六祖惠能大师悟道以后,他说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它是不生不灭,本自具足,每个人都有,而且它不动摇、它常住。宇宙都是自性所变现的,我们不明了自己有这个真性,忘记了自己的这个真性,而在这个境界上面,这个境界都是虚幻的相,都是自性所变现的,在相上迷了,忘记了真体,於是在这个相上面分别执著、控制、占有,起贪瞋痴慢这些烦恼,造作杀盗淫妄的恶业,就冤枉受轮回之报,因果是不空的,造善、造恶必有其报。所以文昌帝君他明了这个道理,怜悯我们这些末学,无知众生,所以「因作文广训」,这是做这一篇《阴骘文》,普遍的教诲、训导一切众生。「示『吾一十七世』之言,妙义无尽,谁测渊源」。《文昌帝君阴骘文》开头就说自己「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这是讲自己轮回的当中这些体验,现身说法,然后把这个道理给我们讲清楚。「妙义无尽」,《文昌帝君阴骘文》里面每一字、每一句都含有无量义,谁能真正懂得它的渊源?谁能真正体会到文昌帝君的意思?如果没有人来讲解,我们看这篇文,真的看不懂。别看它的文字很浅显,义理深广无尽,所以是需要详细解说。

下面说「注解纵多,莫窥堂奥」,历代的《阴骘文》的注解很多,但是我们一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广泛阅读,第二,注解的人有没有真正能够体会到《文昌帝君阴骘文》的深义也未可知,第三,我们即使拿到一个好的注解,对这个意思又能不能够领会?所以「致令上下千古,垂训受训,皆有遗憾,不能释然」。这篇《阴骘文》流传很广,流传的年代也很久远,但是如果学习的人不能够深刻领会其中内涵,那么这就是有遗憾了,垂训受训,皆有遗憾。谁是垂训者?文昌帝君,帝君留下这么好的训示,如果没有人真正明了,这就很遗憾了。受训的人,这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如果遇到了这篇文章也不能够解了意思,这也是很大遗憾。

「安士先生,宿植德本,乘愿再来」,周安士先生,清朝,他是宿植德本,乘愿再来,这是印光大师对他的称赞到了极处!宿植德本,这是宿世於过去生中积功累德,他是菩萨乘愿再来的人物,不是凡人。安士先生他姓周,周梦颜先生,他也号怀西居士,怀西就是怀念西方,他是专修净土法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怀西居士。他生於清朝康熙年间,往生於乾隆年间,享年八十四岁。虽然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博览群书,德学深厚的人,但是他无心於功名,专修佛法。不仅自己修行,而且著书来利益众生,他写的四部,《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万善先资》、《欲海回狂》、《西归直指》,这四部书后人汇集成《安士全书》,教化后来的大众,真是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安士先生到最后念佛求生净土,自在往生,他往生的时候早已预知时至,跟家里人谈笑,说我自己要往生极乐世界了。结果家里人问他说,如果先生要往生,是不是应该先泡泡香汤,洗个香水澡,干干净净的走?安士先生说不用了,我已经在香汤当中沐浴很久了,我们可以想像,他已经是在莲池海会里面很久了,说完之后就念佛自在往生。所以他是一位乘愿再来的菩萨。「博极群书,深入经藏」,这是他自己的德学功夫,真的是一位广学多闻,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的大士。「觉世牖民,引为己任」,他以什么为己任?觉悟众生。牖民就是百姓。百姓的苦就是因为不觉,要让百姓觉悟,就能让他们离苦得乐。那如何觉悟?必须要跟他们说明道理,把宇宙人生真相给他们说明白。过去不像现在这样的方便,现在我们可以用摄影棚,用光碟、用网路来流通我们的讲演,觉世牖民就方便了,有科技。当时要真正广泛的觉悟众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著书立说,所以安士先生写下这部全书。

下来印祖又说,「淑身变俗,用示嘉谟」,他自己真正做到修持自己的戒行,自己的德行成就了,就能够化导世俗,移风易俗。用示嘉谟,就是为社会、为大众做最好的榜样,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一位真佛弟子。「以奇才妙悟之学识,取灵山、泗水之心法,就帝君随机说法之文,著斯民雅俗同观之注」。这是印祖对安士先生的赞叹,他注解这部《阴骘文》,他是以奇才妙悟之学识,他有奇才,真的是儒释道三家都通了。不仅是有这些学问,他真的悟透了圣贤心法。取灵山、泗水之心法,灵山这是代表佛教,因为释迦牟尼佛常常在灵鹫山讲法。灵鹫山也叫耆闍崛山,像《无量寿经》,大家常念的,就是在耆闍崛山中讲的。《法华经》也是在灵山讲的。泗水这是代表儒教,泗水在山东,山东过去是鲁国,孔子,这孔教的发祥地。所以这个灵山、泗水之心法,就是儒佛的真谛,安士先生得到了,换句话说,安士先生他是一位开悟的人,不是凡人。

用文昌帝君的《阴骘文》,就帝君随机说法之文,帝君说的这部《阴骘文》,随机说法,契理契机。安士先生他就用这部《阴骘文》,因为《阴骘文》流传很广,所以借用这篇文章为它注解。注解是著斯民雅俗同观之注,这个注解文辞非常美,但是对有一定文言功底的人来说不难看懂,因为过去人都懂得文言,所以看这部书一点不困难,真的是雅俗共赏。不过现在,我们现在很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文言的功底就比较弱,印光祖师,民国初年他们都能够用文言文写作,所以文言文并不是障碍。那我们现在要学习这部书就可能会有障碍,所以就有必要用浅白的语言,把安士先生的注解加以说明,也能达到雅俗共赏。

印祖序文当中又说,「理本於心,词得其要」,他讲的道理本乎心地,这个心是真心,是真心自然流露出来的这个理,所以这是跟自性相应的,这是真理。词得其要,用词都非常的准确,而且简要详明,这是一篇好文章,好注解。「徵引事实,祛迷云於意地」,安士先生注解《文昌帝君阴骘文》,除了在理性上发挥,把道理给我们开解,而且还引用很多事实、案例做为证明,真的是事理都讲得非常透彻。祛迷云於意地,把我们意地上的、念头里的迷惑都驱散了,迷云是比喻我们的疑团就像云雾一样,现在驱散了。「阐扬义旨,揭慧日於性天」,把这些文义、宗旨、文昌帝君的圣贤的这种存心为我们发扬出来,阐明出来。

底下也是用比喻,「揭慧日於性天」,我们的真性好比是天空,慧日这是比喻智慧朗照,像日头一样,普照万物。如果我们的慧日被遮盖了,就好像乌云挡住太阳,那么智慧就透不出来。虽然透不出来,但是智慧还在,太阳还在,阳光依然在照射,只是有乌云挡住了,只要把这些乌云给去除掉,那么就能够让智慧透出来。什么是这些乌云?我们的烦恼、我们的所知障,一般讲这二障,烦恼障、所知障,障碍住我们明心见性,让我们智慧透不出来。那么安士先生的这部注解可以帮助我们把智慧透出来,回归到本性、本善上来。「使阅者法法头头,有所仿效。心心念念,有所警惩」,所以读这部书,他们这些读者,都能够通过学习这些教理,明白这些道理,有所效仿,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该如何做,他有一个标准。心心念念就是念头上都能够有警觉,都知道有报应。

「直将帝君一片婆心,彻底掀翻,和盘托出」。所以安士先生的这部注解可以说是古来对《阴骘文》最佳的注解,把文昌帝君一片婆心,什么叫婆心?我们讲苦口婆心,这是像父母一样,念念想著觉悟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一分存心,安士先生把这种存心为我们彻底的显发出来,和盘的托出。所以我们读了这部书以后,真的也就能够效法帝君存心,也能够回归本性本善。「俾千古之上,千古之下,垂训受训,悉皆释然,毫无遗憾」。所以有了这部安士先生的注解,古今垂训受训之人,垂训者是教化大众的这些圣贤君子,受训者是普通老百姓,学习圣贤之道的人都能够彻底明了,没有什么遗憾。这一段是印祖为我们说明安士先生对《文昌帝君阴骘文》注解的这种高超作品的殊胜。

底下我们还节录出一段,是赞叹安士先生这部书,这是包括下面三篇在一起的《安士全书》。「其震聋发聩之情,有更切於拯溺救焚之势」,这部书震聋发聩,让迷惑颠倒的众生猛然觉醒,立即回头,断恶修善,离苦得乐,这是比拯溺救焚还要来得快。拯溺就是一个人掉到水里头快淹死了,你去拯救他,或者一个人在火海里快被烧死,将死之时你去把他救出来,这都是危急关头。众生现在迷惑颠倒,造作恶业,眼看他就要堕到恶道里去了,眼看著世界灾难就会来临了,那么把《安士全书》拿出来宣扬,就等於救众生於水火,救世界於危难一样,而且更切於拯溺救焚之事,比那个更要重要,可见得这部书的这种威力。果然我们能认真学习,而且大力宣扬,这真的可以救世救命。

「诚可以建天地,质鬼神,羽翼六经,扶持名教」,你看印祖的赞叹,诚是诚然,我们要深信这部书可以建天地,质鬼神,我们俗话讲的,惊天地,动鬼神。这部书太好了!因为他讲到的这些道理,全都是自性之流露,全都是真理,天地鬼神都为之所动。羽翼六经,六经,这是讲到儒教,儒教六经是《易经》、《诗经》、《礼》、《书》、《乐》、《春秋》,这是儒家主要的六部经典。《乐经》已经失传了,剩下是五经,所以我们讲四书五经,就是讲的《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它是儒家圣贤经典最好的辅翼,羽翼就是辅助,你光学儒家五经,未必能够深解义趣,你读了《阴骘文》,看了《安士全书》以后,你就真正明了了,你能够悟入圣贤的境界。「扶持名教」,这名教包括儒释道三教,所以这一部书融会贯通三教的教诲。我们看到《阴骘文》里面它所引用的儒释道三家的经典,这是安士先生的注解,引用经典就达一百二十六部,你可见安士先生的功底多么深厚。所以我们读了这一篇《阴骘文》的广义节录,就等於读到一百二十六种经典的精华,对於我们学习儒释道三家的宗要,这是很好的一个入门方便。

印祖下面的赞叹更不得了,他说「允为善世第一奇书,与寻常善书不可同日而语」,《安士全书》印光大师承认这是善世第一奇书。善世就是劝善,劝世人断恶修善,回归本性,这部书是第一奇书。奇书是讲它的殊胜,看了之后学习了以后就能回头,奇!妙!而且它是第一书,没有哪一部书可以跟它相比,与寻常善书不能够同日而语,不能够相提并论,一般劝善的书哪有这部书来得殊胜,效果哪有这部书那么好。所以难怪印光大师印这部书的数量是最多的,它跟《太上感应篇》、跟《了凡四训》合在一起,印这三部书的数量远远超过印佛经的数量。不懂的人可能会觉得,怎么祖师都会印外道的典籍?他哪里知道印祖的存心,只要能够快速的让世人觉悟回头,这就是最好的经典。而且这三部书讲的跟佛法完全是同一个道理,它也不是外道典籍。什么叫外道?心外求法就叫外道。这部书教你回归本性,怎么是心外求法?所以说这个话的人他自己是有分别执著,他哪里能够明了祖师的一片悲心!所以印光大师担心我们忽略了这部书,极力的为我们赞叹,这是善世第一奇书。

底下还赞叹著书的作者安士先生,他说「不谓之菩萨乘本愿轮,现居士身,说法度生者,吾不信也」。这是讲如果你说周安士先生不是菩萨乘愿再来,现居士身为我们讲经说法的,印祖说我不相信,换句话说,印光大师为我们肯定,安士先生就是菩萨再来。他来的使命就是说法度生,留下这一部全书,让我们在末法时代有所依归,能够回头,能够这一生有缘得度,往生净土。安士先生最后讲的《西归直指》,是劝我们求生极乐世界,《万善先资》是教我们断杀业,《欲海回狂》是教我们断淫欲,淫杀二业是众生最重的罪业。上卷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详细的解释这篇《阴骘文》,让我们真正懂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以我们从今天起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就用安士先生他的这个注解来做为我们的学习参考资料。最近我们也看到《安士全书》也翻译成白话文,这真的是难能可贵,使我们即使是对文言有障碍的同修,也能够得到利益。

我们来一起以至诚恭敬的心来学习这篇文章,真正明了因果报应,真正断恶修善,那么自然就能感得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命运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乃至我们转凡成圣、往生净土,这也是完全可能的。好,我们现在开始来学习这篇文章。首先来看第一句话: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

这句话安士先生为我们做了很详尽的注解,把个中的理,还有文昌帝君转世一十七世这当中的这些故事,为我们都讲清楚了。安士先生每一句话他都有一段发明,发明就是把这句话里面的理给我们显发出来,让我们能明了。然后就徵引事例、公案,给我们来做证明。那我们先看「发明」这一段,「篇中所言,皆帝君现身说法,故以『吾』字发其端。曰『一十七世』」,开宗明义,这是文昌帝君现身说法,说我一十七世都做士大夫。他以吾字开端,吾字起头,这个吾有很深的意思。说吾有一十七世,这句话本身就给我们说明三世轮回确实存在。「特将吾身中亘古亘今、生生不坏之物,指示后人也」,你看这个吾字,吾跟身它是两个意思,两个概念。『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身有十七世,有十七种不同的身,你每一次轮回就有不同的身,但是吾这个字不变,所以「吾身中有亘古亘今、生生不坏之物」,换句话说,我这个身里头就藏有不生不灭的东西。这不生不灭的东西是什么?佛法给我们讲得清楚,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身有生死,但是真心本性不生不灭,没有生死,生生不坏的。

这比西方人讲的灵魂就高明,现在很多西方的学者,用科学的仪器、科学的实验证明人有灵魂存在。就好像许多的死亡医学家他们通过对病人的濒死体验研究,证明有灵魂。所谓濒死体验就是当一个人快死的时候,他的灵魂从身体里跑出来,在外面看到种种的境界,看见过去的这些人,亲人、眷属,还看见各种光,有的看到黑色的隧道等等,看到种种不同的景象,然后又回到了自己身体,医生抢救他,他能够在半空中看到医生在抢救他的身体。这种案例很多,数以万计,证实人有灵魂存在。等这个人苏醒以后,他就能够把刚才自己灵魂出体以后的这些情形讲出来。包括我的奶奶,她有过这种濒死体验。她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就有一次昏迷不醒,一昏迷就好几天,家里人以为她不行了,后来她又活过来了。她活过来以后,(这是她亲口跟我说的),说她昏死以后,就看见自己的两个女儿,就是我的姑姑,围在她身边在那里又哭又叫,很伤心。然后发现自己就走,走到一个小河旁边,看见小河上面有一条小桥,她要走过桥,结果有一个白胡子老头拿著拐杖在桥头拦著她,不让她过桥,就把她推回来了,她就苏醒了。大概这条桥就是生死桥,过去之后就回不过来了。我奶奶今年八十八岁虚龄,身体还算可以。

所以这些濒死体验很多很多,有很多科学家,我记得有一位很著名的美国的学者,叫Raymond Moody,他写了一部书叫Life After Life(《生命之后的生命》),在美国非常畅销,就是他七十年代所做的这些濒死体验的研究,做的研究报告。所以身有生灭,但是灵魂不灭。但是灵魂是不是真我?也不是真我,灵魂都是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造成的,才有这种现象。真正的我是真心、是本性,这个我们六根没办法接触到,眼见不到,耳听不到,鼻闻不到,舌尝不到,身触摸不到,连意都想不到,更说不出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你看老子都懂,这个真心本性,我们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而且意会也不能够去想、去推测,你明白了就明白,不明白只能搁著。因为我们六根没有办法去攀缘得到,但是它又确实存在,它是宇宙的本体,是生命的本体,一切万法都是这个真性所变现的东西,也包括我们的身。

下面安士先生发明当中又说到,「人惟生不知来,死不知去」,就是不知生所从来,死所去向,这人都迷惑颠倒。「便谓形神消灭,无复来生,所以肆行罔忌」,就是因为人不懂得有三世轮回,不懂得有因果报应,以为形神消灭,无复来生,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所谓人死如灯灭,这在佛法里叫做断见,这是见思烦恼,错误的见解。有这种错误的见解就很麻烦,为什么?他做事就可以不负责任,他肆行罔忌,他行为放肆,无所忌惮。为什么?反正没有来世,造恶不用受报应,可以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所以错误的见解就导致错误的行为。

下面又说,「帝君深惧此种自误误人,流毒不浅,故以自己之一十七世,晓然正告天下也」。所以文昌帝君担忧这种错误的知见,这个断见,自误误人。我们如果有这种断见,这是自误,如果还用这种断见告诉别人,就误人了。这流毒不浅,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为什么?因为人不知有因果报应,他就敢造恶业,就会感得苦报。所以我们这世间灾难这么频繁,人心道德在堕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缺乏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而现在你跟人讲伦理道德教育,人家只是嗤然一笑,嗤之以鼻,「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讲伦理道德」。所以要用因果教育告诉他,你作恶就有恶报,而且很多事实例子就摆在眼前,让我们看到之后,恐惧的心生起来,就不敢作恶,这个效果更加卓著。

所以要真正推广圣贤教育必须重视因果教育,而因果教育必须要讲三世轮回。所以我们在两年前有讲过「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都是引用美国、西方国家的这些科学家、学者、教授他们的科研成果,为我们证明人确实有轮回。最著名的一位学者,他是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叫做(Ian Stevenson),史蒂芬森教授。他几十年,这一生四、五十年都投入轮回的研究,他搜集了有三千多个案例,都是他亲自调查研究证实的,发表了很多的著作,确定人有轮回。我在美国教书的时候还跟他有联系过,现在他已经退休了。他也培养出几位弟子,也在这方面研究有相当影响力。这些案例要广泛宣扬,这都是讲科学,我们不是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吗?那就要把这些科研成果向世人展示,是真的,科学家的发现,不是假的。

这里帝君,他「故以自己之一十七世,晓然正告天下也」,文昌帝君开宗明义就给我们说明他自己有一十七世,三世轮回有前生、有后世,这个真相先跟我们讲清楚,晓然正告於天下,让这个真相大白,告诉我们轮回是真有。「帝君既有一十七世,则吾侪皆有一十七世」,文昌帝君他有一十七世,难道我们没有吗?我们也一样有。「由是将为善,思及身后之福,必果」,我们懂得有三世轮回,所以我们就会行善,为什么?想到还有来世,要去考虑到将来,我们就要多去行善修福,让后世有好报。真正行善,必定有福报。「将为不善,思及身后之福,必不果」,如果作恶的,行不善业的,想到来生会有报应,就不敢去造了。

底下安士先生有个小注说,「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著来春谷。人若知道有来生,自然修取来生福」。这是种庄稼的农民都知道,春天会来的,所以就留著来春的谷,这个谷将来可以继续种植。那么人知道有来生,那就要现在修来生福,要为自己将来负责任。所以底下讲,「识得此篇开端语,亦思过半矣」,我们真正了解文昌帝君开端的这一句话,「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它里面的深意,我们就能够对圣贤教诲明白一半。为什么?真正懂得有三世轮回,真的就不敢造作恶业,人他自然就会收敛习气。所以要讲因果教育,首先得要把轮回报应之说跟大家讲清楚、讲明白。

今天我们的时间到了,我们刚开头讲了第一句话,而且「发明」的这个部分还没有说完,我们明天继续来学习。今天讲得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文昌帝君阴骘文》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2008/9/22 华严讲堂 档名:52-297-0001

更新于:2023-07-26 09:44
最后修改时间:
文章相关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