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坛城“早示”《华严经》连载034:《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
近几年“助印《法华经》、连载《楞严经》,很想听一遍《华严经》,今日机缘成熟,开始听《华严经》,听完后和大家谈“感悟”……
佛家有言:“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华严经》描述的是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海”,诸佛菩萨充满整个世界,我们的地球,在华藏世界海中,仅仅是一粒微尘,然而,就是在这尘埃般细小的地球上,我们能够见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诸佛如虚空,究竟常清净 其性本空寂,内外俱解脱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三卷 光明觉品第九
在释迦佛成道的这一天,从东方遥远的金色世界来的文殊师利菩萨,给大众讲完「四圣谛」的内涵之后,此时释迦牟尼佛开始大放光明。 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之中有一相是千辐轮相,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双脚的足底有千辐之轮。
【尔时,世尊从两足轮下放百亿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阎浮提、百亿弗婆提、百亿瞿耶尼、百亿郁单越、百亿大海、百亿轮围山、百亿菩萨受生、百亿菩萨出家、百亿如来成正觉、百亿如来转法轮、百亿如来入涅槃、】
此时,就从释迦佛的双足轮下放出了百亿种的光明,照耀了三千大千世界的百亿个四大洲、照耀了百亿的大海、百亿的轮围山、百亿的菩萨受生和出家之处,也照耀了百亿的如来成正觉之处、转法轮之处、入涅槃之处。
【百亿须弥山王、百亿四天王众天、百亿三十三天、百亿夜摩天、百亿兜率天、百亿化乐天、百亿他化自在天、百亿梵众天、百亿光音天、百亿遍净天、百亿广果天、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
释迦牟尼佛双足轮下放出了百亿种光明,照耀了百亿的须弥山王、百亿的四天王众天、照耀了三千大千世界的百亿的三十三天、百亿夜摩天、百亿兜率天、百亿化乐天、百亿他化自在天,这光明也照耀了百亿梵众天、百亿光音天、百亿遍净天、百亿广果天、百亿色究竟天;这一切一切都在释迦佛的双足轮下的百亿种光明中,显现出来。
【如此处,见佛世尊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
就好像在此处,在摩竭陀国的阿兰若法菩提道场一样,我们在这里看到伟大的世尊释迦牟尼佛坐在莲华藏狮子座上,有十佛刹微尘数无量的菩萨围绕着他。
【其百亿阎浮提中,百亿如来亦如是坐。】
在三千大千世界的百亿个阎浮提中,我们看到有百亿个释迦牟尼佛都这样坐在莲华藏狮子座上,有十佛刹微尘数菩萨围绕着他。这无量的释迦牟尼佛都被无量的菩萨们围绕着。
【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
在释迦牟尼佛神力的加持下,十方世界都分别各有一个大菩萨,每个大菩萨都带着十佛刹微尘数无量的菩萨来参拜各地的释迦牟尼佛。
此时,在摩竭陀国阿兰若法菩提道场这里有一个释迦牟尼佛,他正坐在莲华藏狮子座上,被十佛刹微尘数菩萨围绕着。
我们在这光明中看到有百亿个阎浮提,有百亿的释迦牟尼佛,每一个释迦牟尼佛都被无量无数的菩萨围绕着,每一个释迦牟尼佛都被一个大菩萨来参拜。这些大菩萨又分别带着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来参拜释迦牟尼佛。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觉首菩萨、财首菩萨、宝首菩萨、功德首菩萨、目首菩萨、精进首菩萨、法首菩萨、智首菩萨、贤首菩萨。】
这些大菩萨的名号分别是:「文殊师利菩萨」、「觉首菩萨」、「财首菩萨」、「宝首菩萨」、「功德首菩萨」、「目首菩萨」、「精进首菩萨」、「法首菩萨」、「智首菩萨」、「贤首菩萨」。
【是诸菩萨所从来国,所谓:金色世界、妙色世界、莲华色世界、薝蔔华色世界、优钵罗华色世界、金色世界、宝色世界、金刚色世界、玻璃色世界、平等色世界。】
这所有菩萨所来自的佛国分别是:「金色世界」、「妙色世界」、「莲华色世界」、「薝蔔华色世界」、「优钵罗华色世界」、「金色世界」、「宝色世界」、「金刚色世界」、「玻璃色世界」、「平等色世界」。
【此诸菩萨各于佛所净修梵行,所谓:不动智佛、无碍智佛、解脱智佛、威仪智佛、明相智佛、究竟智佛、最胜智佛、自在智佛、梵智佛、观察智佛。】
这所有菩萨都在各自佛国的佛所在的地方常修清净的梵行。这些菩萨所来自的佛国的佛分别是:「不动智佛」、「无碍智佛」、「解脱智佛」、「威仪智佛」、「明相智佛」、「究竟智佛」、「最胜智佛」、「自在智佛」、「梵智佛」、「观察智佛」。
就这样,除了在摩竭陀国的阿兰若法菩提道场有一个释迦牟尼佛之外,在百亿的阎浮提有百亿的释迦牟尼佛,都在这光明中显现出来。
每个释迦牟尼佛都被无量无数的菩萨围绕着,同时十方世界又各有一大菩萨分别带着十佛刹微尘数的菩萨,来参拜这每一个释迦牟尼佛。所以就出现了百亿个文殊师利菩萨、百亿个觉首菩萨、百亿个财首菩萨、宝首菩萨等等,所有菩萨都显示出百亿种身形。
【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这个时候,一切处的百亿个文殊师利菩萨,都在各自佛所在的地方,同时发出声音,讲说了下面这个偈颂:
【若有见正觉,解脱离诸漏,不著一切世,彼非证道眼。】
如果你见到哪里有佛成正觉了,他获得了离开诸漏的大解脱,他不著一切世,他不来了,那他还不是真正的证道之眼。
【若有知如来,体相无所有,修习得明了,此人疾作佛。】
如果你了解到如来的体相(真实体相)空无所有,你慢慢地修习,证得、明了了如来的体相空无所有,那么你也将快速地成佛。
【能见此世界,其心不摇动,于佛身亦然,当成胜智者。】
你就能够见到我所见的这个世界,你的心就不会动摇。如果你明了诸佛的体相空无所有,你将证得佛身,证得佛身的不动、不摇,你将成为最殊胜的智者。
【若于佛及法,其心了平等,二念不现前,当践难思位。】
这所有一切处百亿的文殊师利菩萨说,如果你对于所有的佛及法,你的心都完全的明了,你彻证平等之性。佛及法二念又不会经常地现前,你已经空掉了佛及法所有的概念,你将实践不可思议的佛位。
【若见佛及身,平等而安住,无住无所入,当成难遇者。】
如果你能够见到诸佛真身平等安住,无住无所入,你将成为世间最难遇到的圣者。
【色受无有数,想行识亦然,若能如是知,当作大牟尼。】
如果你已经彻底地空掉了你的色、受、想、行、识,那么你也将成为第二个释迦牟尼佛。
【世及出世见,一切皆超越,而能善知法,当成大光耀。】
如果世间的见解及出世间的见解,你都完全地超越了,你才真正地了知法性的本质,你将成为大光明照耀一切世界。
【若于一切智,发生回向心,见心无所生,当获大名称。】
一切世界百亿的文殊菩萨同时说,如果你对于萨婆若一切智发起了回向之心,渴望将一切智回向给一切众生,如果你能见到心的本质——无所生,你就将获得佛一样的大名称。
【众生无有生,亦复无有坏,若得如是智,当成无上道。】
你要知道众生无有生,也无有坏,一切本不生,本不坏。如果你证得这样的智慧,你就将达至佛的无上之道。
【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
你就能在一中了解无量无量中了解一,你将了解一生无量,无量生一,二者互相生起。如果你了解了这一切,你就会成为无所畏惧者。
【尔时,光明过此世界,遍照东方十佛国土;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双足轮下的光明超过了娑婆世界,遍照了东方的十佛国土;也遍照了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的十佛国土。
【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
释迦牟尼佛双足轮下的百亿光明所照的每一个世界中,都有百亿的阎浮提,乃至百亿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一切都在这光明中,完全地显现出来。
【如此处,见佛世尊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就好像在此处,在摩竭陀国的阿兰若法菩提道场,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坐在莲华藏狮子座上,被十佛刹微尘数无量的菩萨围绕着一样。
【彼一一世界中,各有百亿阎浮提、百亿如来,亦如是坐。】
释迦佛双足轮下的光明所照之处,每一个世界中都有百亿的阎浮提,百亿的释迦牟尼佛,都这样坐在莲华藏狮子座上。
【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
在释迦佛神力的加持下,十方各有一个大菩萨,每个大菩萨都带着十佛刹微尘数无量的菩萨,来参拜释迦牟尼佛。
【其大菩萨,谓文殊师利等;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
这所有的大菩萨分别是「文殊师利」等等大菩萨;他们所来的佛国分别是「金色世界」等等佛国;他们过去所奉事的诸佛分别是「不动智如来」等等如来。
【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这个时候,一切处无量的文殊师利菩萨,都在释迦牟尼佛的面前,同时发出声音,讲说了下面这个偈颂:
【众生无智慧,爱刺所伤毒,为彼求菩提,诸佛法如是。】
所有众生常常缺乏智慧,经常被爱欲之刺所伤、所毒害。为了这无量的众生求取菩提觉悟的缘故,诸佛才这样实践着他们的教法。
【普见于诸法,二边皆舍离,道成永不退,转此无等轮。】
如果你能够舍弃偏空、偏有二边,你就能够普见诸佛法的本质,你将成就不退之道,你将转此无等等的法轮。
【不可思议劫,精进修诸行,为度诸众生,此是大仙力。】
如果你能在不可思议劫,精进地修习诸多的「六度」万行,你就能度脱无量的众生,这也是诸佛威力的加持。
【导师降众魔,勇健无能胜,光中演妙义,慈悲故如是。】
诸佛就是众生的大导师,可以降伏众魔,诸佛的勇健无能超过,诸佛在大光明中演说殊胜的微妙法义,因着他们的大慈悲所以才会这样。
【以彼智慧心,破诸烦恼障,一念见一切,此是佛神力。击于正法鼓,觉悟十方刹,咸令向菩提,自在力能尔。】
诸佛用他们的智慧心,可以破除众生的烦恼障。在一念之间诸佛可以了解一切,这都是佛陀威神力的加持。诸佛可以击起正法之鼓,觉悟十方佛国,可以让众生趣向菩提觉悟,这是如来的自在之力。
【不坏无边境,而游诸亿刹,于有无所著,彼自在如佛。诸佛如虚空,究竟常清净,忆念生欢喜,彼诸愿具足。】
如来的真身不动、不坏,游于无边的虚空法界,游于所有诸佛刹土,又对于三界诸有无所染著,这就是诸佛的自在之力。诸佛像虚空一样,究竟常清净。如果有众生经常地忆念佛,他就能够生起大的欢喜之心,他所有的愿望慢慢地都能满足。
【一一地狱中,经于无量劫,为度众生故,而能忍是苦。不惜于身命,常护诸佛法,无我心调柔,能得如来道。】
佛陀为了度众生,甚至去到每一个地狱,经无量劫,忍受众苦。诸佛为了度众生,常常不惜牺牲自己的身家性命。如果你能够常护诸佛妙法,你的心常无我、常调柔,你就能够证得如来之道。
【尔时,光明过十世界,遍照东方百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双足轮下的光明照过了十佛世界,遍照东方一百个世界;遍照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上百个世界。
【彼诸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
在所有这些光明照到的地方,都有百亿个阎浮提,乃至百亿个色究竟天,其中的所有,都在这光明中显现出来。
【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
在所有阎浮提的每一个阎浮提中,我们都能看到有一个释迦牟尼佛坐在莲华藏狮子座上,有十佛刹微尘数无量的菩萨围绕着他。
【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
在佛神力的加持下,十个方向都各有一个大菩萨,每个大菩萨都带着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来参拜每一个释迦牟尼佛。
【其大菩萨,谓文殊师利等;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
这所有来的大菩萨分别是「文殊师利菩萨」等等大菩萨;他们所来的佛国分别是「金色世界」等等佛国;他们所奉事的佛分别是「不动智如来」等等如来。
【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这个时候,一切处无量的文殊师利菩萨,都在各自的释迦佛所在的地方,同时发出音声,讲说了下面这个偈颂:
【佛了法如幻,通达无障碍,心净离众著,调伏诸群生。】
诸佛如来了解了法的本质,一切存在如梦如幻。诸佛如来通达法性无有障碍,他们的心如此的清净,离开了众多的染著,诸佛如来可以调伏所有一切种类的众生。
【或有见初生,妙色如金山,住是最后身,永作人中月。】
如果有的众生能够见到如来的化生,见到如来的妙相圆满像金山一样,如果有众生能够见到如来的最后身,他们慢慢地也将成为人中之月,放射光芒照亮夜空。
【或见经行时,具无量功德,念慧皆善巧,丈夫师子步。】
如果有的众生见到诸佛的经行之时,具备无量的功德,他们拥有正念、正慧、拥有善巧方便,那么这些众生在未来也将成为大丈夫,拥有狮子的步伐。
【或见绀青目,观察于十方,有时现戏笑,为顺众生欲。】
有的时候,我们看到如来有着绀青色的眼目,他可以观察十方。如来有的时候,也显现出戏笑的样子,跟众生打成一片,都是随顺着众生的爱乐之欲的缘故。
【或见师子吼,殊胜无比身,示现最后生,所说无非实。】
有的时候,我们看到如来发出狮子吼,有着殊胜无比的身形。有的时候,如来示现最后生(最后一次显现),如来讲的法都围绕着宇宙的真理实相。
【或有见出家,解脱一切缚,修治诸佛行,常乐观寂灭。】
有的时候,我们也能看到如来显现他出家了,解脱了一切世间五欲六尘的束缚,他常修治诸佛所行,常乐观那真正的大寂灭。
【或见坐道场,觉知一切法,到功德彼岸;痴暗烦恼尽。】
有的时候,我们也看到如来坐在道场中,觉知了一切法,到达了功德的彼岸;所有的愚痴暗钝,一切的烦恼都消失殆尽。
【或见胜丈夫,具足大悲心,转于妙法轮,度无量众生。】
有的时候,我们能够见到如来这殊胜的大丈夫,具足了大悲心,广转妙法轮,度无量的众生。
【或见师子吼,威光最殊特,超一切世间,神通力无等。】
有的时候,我们也见到如来广放狮子吼,威光最殊特,超越一切世间,神通力无法匹敌。
【或见心寂静,如世灯永灭,种种现神通,十力能如是。】
有的时候,我们也见到如来,他的内心如此的寂静,灭除了世间一切的灯。显示种种的神通,如来有十种神通力用,让他能够这样显现神通。
【尔时,光明过百世界,遍照东方千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此时,释迦牟尼佛双足轮下的光明已经超过了数百个世界,这光明遍照了东方的一千个世界;也照耀了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的一千个世界。
【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
每一个世界都有百亿的阎浮提,乃至百亿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一切景象都在这光明中显现出来。
【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
这每一个阎浮提,我们都看到有一个释迦牟尼佛坐在莲华藏狮子座上,有十佛刹微尘数菩萨围绕着他。
【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
在佛神力的加持下,十方世界各有一个大菩萨,每个大菩萨都带着十佛刹微尘数无量的菩萨,来参拜每一个释迦牟尼佛。
【其大菩萨,谓文殊师利等;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
这所有的大菩萨分别是「文殊师利菩萨」等等大菩萨;他们所来的佛国分别是「金色世界」等等佛国;他们所奉事的佛分别是「不动智如来」等等如来。
【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这个时候,一切处无量的文殊师利菩萨都在释迦佛所在的地方,同时发出音声,讲说了下面这个偈颂:
【佛于甚深法,通达无与等,众生不能了,次第为开示。】
佛陀对于甚深的法性通达、无有障碍,无可匹敌,一般众生不能了解这样的法性,佛陀为众生次第地开示。
【我性未曾有,我所亦空寂,云何诸如来,而得有其身。】
众生所执著的所谓的「我之性」以及所谓的「我所」——我所拥有的一切,其实本不拥有。「我性未曾有,我所亦空寂」,那为什么所有如来还在相中显化种种的应化身呢?
【解脱明行者,无数无等伦,世间诸因量,求过不可得。】
如来是真正的解脱者,是三明万行的具足者。如来拥有无数、无等伦的身形,在世间显现一切的应化身,你想求得如来的罪过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佛非世间蕴,界处生死法,数法不能成,故号人师子。】
佛陀拥有的不是世间的五蕴,不是世间众生的十八界、十二处,如来已经超越了一切生死之法,已经超越了一切相,所以他才被推举为人中的狮子王。
【其性本空寂,内外俱解脱,离一切妄念,无等法如是。】
如来之性本来空寂,内内外外完全解脱,如来离开了一切妄念,这是无上的无等之法。
【体性常不动,无我无来去,而能悟世间,无边悉调伏。】
如来的体性常自不动,无我、无来、也无去。如来能够了悟世间的一切,世间无边却都能被如来调伏。
【常乐观寂灭,一相无有二,其心不增减,现无量神力。】
如来常乐观寂灭,如来处于法相的真实之中,处于无二的境界,如来的心不增不减,显现无量神力。
【不作诸众生,业报因缘行,而能了无碍,善逝法如是。】
如来不再造作(众生所造作的)那些业报和因缘之行,如来能够了解这一切业报和因缘之行,无有障碍,如来就是这世间最美好的解脱者。
【种种诸众生,流转于十方,如来不分别,度脱无边类。】
世间的所有众生,各种各样地流转在十方,如来不去分别却度脱了无边众生,任何品类的众生都能度脱。
【诸佛真金色,非有遍诸有,随众生心乐,为说寂灭法。】
如来有着真金色的色身,如来「非有」却遍及三界「诸有」,随着众生心所乐见的、心所乐闻的,给他们讲说无上甚深的寂灭之法。
【尔时,光明过千世界,遍照东方十千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双足轮下的光明已经超过了一千个世界,遍照了东方的一万个世界;也遍照了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的一万个世界。
【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
这所有世界的每一个世界里,都有百亿的阎浮提,百亿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都在这光明中显现出来。这每一个阎浮提中,都有一个释迦牟尼佛坐在莲华藏狮子座上,被十佛刹微尘数菩萨围绕着。
【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
在佛神力的加持下,十方各有一个大菩萨,分别带着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来参拜当地的释迦牟尼佛。
【其大菩萨,谓文殊师利等;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
这所有的大菩萨分别是「文殊师利菩萨」等等大菩萨;他们所来自的佛国分别是「金色世界」等等佛国;他们所奉事的佛分别是「不动智如来」等等如来。
【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这一切处无量的文殊师利菩萨,都在各自的释迦佛所在的地方,同时发声,讲说了下面这个偈颂:
【发起大悲心,救护诸众生,永出人天众,如是业应作。意常信乐佛,其心不退转,亲近诸如来,如是业应作。】
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应该向佛学习,发起大悲之心,救护一切众生,我们要超越一切人天之众。我们要经常地相信佛、爱乐佛,这样我们的心才能不退转,我们要经常地亲近所有佛。
【志乐佛功德,其心永不退,住于清凉慧,如是业应作。一切威仪中,常念佛功德,昼夜无暂断,如是业应作。】
我们要志于修习佛的功德,这样我们的心才能不退转,我们要住于佛一样的清凉智慧中。我们要在一切威仪中,常念佛的功德,无论是白昼、还是黑夜,无有间断。
【观无边三世,学彼佛功德,常无厌倦心,如是业应作。观身如实相,一切皆寂灭,离我无我著,如是业应作。】
我们要常观过去、现在、未来无边三世,我们都要修学佛的功德,我们不要厌倦,不要懈怠。我们要常观诸法实相,常观一切相的寂灭。我们要离开我,要无我,要远离所有执著。
【等观众生心,不起诸分别,入于真实境,如是业应作。悉举无边界,普饮一切海,神通大智力,如是业应作。】
我们要平等地观众生心,不要起任何的分别,我们要入于真实之境。
我们要合于无量无边的虚空法界,我们要普饮一切诸佛的智慧之海,我们要拥有神通广大的智力。
【思惟诸国土,色与非色相,一切悉能知,如是业应作。十方国土尘,一尘为一佛,悉能知其数,如是业应作。】
我们要思惟诸佛国土的景色,我们要像佛一样了知一切的「色」与「非色」之相。我们要了解像十方国土微尘一样无量无数的诸佛,我们要了解每一个佛……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