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二、 特劝往生以发愿
参~一、 揭示无上因缘
【要解】
(乙)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二:初揭示无上因缘此科关系极大;二特劝净土殊胜,谓带业往生,横出三界。
同居横具四土,开显四教*轮。众生圆净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胜异超绝,全在此二科点示,须谛研之。
(丙)今初
【经文】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才生彼土者,皆是三种阿鞞跋致。其三不 退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要解】
「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若约此土: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萨,别十行,圆十信,名「行不退」;别初地,圆初住,名「念不退」。
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
【略注】
此段经文,显往生果报,揭示净宗无上因果。此即以果摄因,劝愿往生也。大师先论「此土」分证三不退,后言「净土」圆证三不退,显净土无品位之高下;彰净土奇特殊胜,非自力修证所能及也。
此土修行,依自力断惑之深浅,于「藏、通、别、圆」四教中,各有三不退。然凡夫众生,依自力修行,欲证此三不退者,可谓遥遥无期。如善导大师言:「万劫修功实难续,一时烦恼百千间;若待娑婆证法忍,六道恒沙劫未期。」而持名念佛者,虽五逆十恶下下品之机,一旦生于净土,则一时圆证三不退,超尽四十一因位,例登补处。昙鸾大师于此义言之甚明:
彼清净佛土,有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以无量庄严功德成就帛裹,投之于所往生者心水,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彼下品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又言:
彼安乐净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
昙鸾大师对佛力消业力,更有详细阐释,细细思之,自可于净土之不可思议功德谛信无疑。其 《往生论注》言:
凡夫众生身口意三业以造罪,轮转三界,无有穷已。是故诸佛菩萨庄严身口意三业,用治众生虚诳三业也。云何用治?
众生以身见故,受三途身、卑贱身、丑陋身、八难身、流转身。如是等众生,见阿弥陀如来相好光明身者,如上种种身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身业」。
众生以骄慢故,诽谤正法,毁訾贤圣,捐庳尊长。如是人应受拔舌苦、喑哑苦、言教不行苦、无名闻苦。如是等等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众生以邪见故,心生分别,若有若无,若非若是,若好若丑,若善若恶,若彼若此,有如是等种种分别。以分别故,长沦三有,受种种分别苦、取舍苦,长寝大夜,无有出期。是众生若遇阿弥陀如来平等光照,若闻阿弥陀如来平等意业,是等众生,如上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意业」。
净土所言「带业」之说,乃对现生而言,非将业带至西方。虽下品往生者,亦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若将业带至西方,何能臻此?极乐世界,亦岂能称「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此义于经论祖释中,亦处处皆显,今略引一二,以明此义。
《观经》言:
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法照禅师言:
凡夫若得到西方,旷劫尘沙罪消亡;
具六神通得自在,永除老病离无常。
印光大师言:
约在此界,尚未断惑,名「带业」;
若生西方,则无业可得,非将业带到西方去。
观此,知带业之说乃对身居娑婆而言,非指往生后之事。一旦往生,入无量光明土,则业尽情空,与佛无二。
【要解】
然据教道,若是凡夫,则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则非菩萨等;若是异生,则非同生性等。
又念不退,非复异生;行不退,非仅见道;位不退,非是人民。躐等则成大妄,进步则舍故称。
唯极乐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十方佛土,无此阶位,无此法门极乐净宗如此如此。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一生补处」者:只一生补佛位,如弥勒、观音等。极乐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实证补处。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数知也。
复次,释迦一代时教,唯《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
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鲜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略注】
大师于此详明圣净之别,诠释极乐同居之特别宗义。「然据教道」,即显圣道证果之次第,「唯极乐同居」,即示净土成佛之圆证。
若依通途教理,修因证果,不可越位。躐等越级,则成大妄语未证言证;进步则自然舍前位之称。自因自果,次第分明。故圣道虽有圆顿之理,却鲜有顿超之机,所谓理虽顿悟,事须渐修。此即自力之有限也。
极乐同居则「一切俱非,一切俱是」。一切俱是,故圆收一切法门,一切俱非,故圆超一切法门。此唯极乐独擅,故大师言:「十方佛土无此阶位,无此名相,无此法门。」若以十方佛土之阶位、名相、法门诠释净土,岂不自生颠倒!大师权借通途教相略显净土别意,实为不得已。执于通途教相者,当深思于此。如天台四教所论不退,皆非净土不退义。莲池大师言:
四教不退,非今经意。
今念佛者,但生彼国,虽恶人畜生,即得不退。岂不胜妙直接,异乎诸教?
依天台四土之说判极乐净土者,多视同居土为最下,而不知极乐同居,自有不共之处。极乐同居土,最极清净,究竟一乘,与常途教意迥别。常途不过暂时同居,非究竟同居。此与一切等觉,同净寂光慈契于寂光。修学净土,应善会此义,不可以通途竖出之道,论净土特别横超之法。十方佛土尚无此阶位,无此法门,岂得以娑婆一应化道,论极乐之境界?如印光大师言: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于一 代时教中,独为特别法门,其修证因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
印光大师比较净土与其余诸法而言: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在仗「佛力」。其余法门,皆仗「自力」。「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此修净土法门之最要一关也。
凡夫例登补处,同尽无明,同登妙觉,是为净土之至极殊胜处。其根源在「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此三似三实一。「心性之极致」即弥陀已圆证之真心(亦众生本具),非指吾人现前虚妄凡心,此虚妄之心唯造轮回之业,如何得超世功德?唯赖弥陀称性发起之大愿,及愿行所成就之名号功德(持名之奇勋),方圆证三不退。如印光大师言:
法门威力,如来誓愿,令此等劣机,顿获大益,其利益全在仗佛慈力处。
心性之极至,就理而言;弥陀之大愿,就法而言;持名之奇勋,就机而言。三位一体,无二无别。故理虽有三,实即唯一,所谓「托佛愿以作强缘」也。
一代时教,《华严》素称经中之王,其一生圆满之因,最后以十大愿王劝进华藏海众,齐归净土。窥知净土一法尤胜 《华严》,乃《华严》之指归也。印光大师将此经与《华严》「行愿品」力用相较,即深彰此义。其言:
《弥陀经》为净土法门之根本法门,《行愿品》虽广大深妙,究非净土法门之根本法源。故宜二经同念,断不可只念《行愿》,不念《弥陀》。只念《弥陀》不念《行愿 》则可,只念《行愿》不念《弥陀》则不可。《弥陀经》为朝暮课诵,或多念亦可。断不可绝不念《弥陀经》而专念《行愿品》,以成忘本之修持也。二经固无高下,而对于净土行人,却有亲、疏。是不得与诸大乘经作一例论也。十大愿王所说之益,系举其胜者,将谓 《弥陀经》所得之益,不能如是乎?若作此说,在劝导一边,亦可作据。在体道明宗一边,未免随语生解。
念佛往生一法,令一切善恶凡夫,一生圆满成就,齐同普贤之德。如此力用,实非 《华严》所能及。(《华严》唯菩萨有分,二乘、凡夫皆难得其益。虽为圆顿之教,却无普摄之用。)故蕅益大师言:「《华严》所禀,却在此经。」深思于此,方知净宗之不可思议。诚乃「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古今已来,信此者少,大师剖心沥血,揭示底蕴,而劝人信向。深慈大悲,宁不感恩顶戴!
参~二、特劝净土殊胜
【要解】
(丙)二特劝
【经文】
舍利弗如上无上大事因缘,众生才得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不可算数一生补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要解】
前罗汉、菩萨,但可云「善人」。唯「补处」居因位之极,故云「上」。其数甚多,故云「诸」。俱会一处:犹言「凡圣同居」。
寻常由实圣过去有漏业,权圣大慈悲愿,故凡夫得与圣人同居。至实圣灰身,权圣机尽,便升沉硕异,苦乐悬殊。乃暂同,非究竟同也。
又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
又佛世圣人纵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微尘。
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则迥不同。
【略注】
「诸上善人」,即「一生补处」菩萨,居因位之极,故称「上善人」。罗汉菩萨等,则但称「善人」。
大师言「聚会一处」,即「凡圣同居土」。显凡夫往生与补处无别,居同一净土。故古德称「一处」,即同一涅槃处。
释迦劝吾人当往生者,以其能与一生补处菩萨,聚会一处,圆成佛道故。如此大利,唯极乐净土独有。通途所论同居土,由实圣过去有漏业、权圣大慈悲愿,故凡夫得与圣人同居,此同居乃暂时同居,非究竟同居;且虽同居一土,然各自所作所为,及其受用,全然不同。初地不知二地境界,凡夫不知圣人之意。故虽同实别,一旦果报现前,则升沉迥异,苦乐自别。而极乐同居,则迥异常途。大师于下笔锋一转,彰净土特别宗旨。
【要解】
今同以无漏不思议业多善根福德因缘,感生俱会一处得生彼国为师友,如埙如篪。同尽无明,同登妙觉。是则下凡众生,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与观音势至无别;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剎网所不能例方是极乐净宗。
当知: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
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
【略注】
此文正为彰前面所言「今云极乐世界,正指同居净土」之义,前后互观,大师之剖心沥血可明了无遗。
「无漏不思议业」,就法而言,即「弥陀之大愿」,就机而言,即「持名之奇勋」。凡夫称名,自然同以弥陀无漏不思议之大愿大行(同因),而横超三界,与补处同居。同尽无明,同登妙觉,与观音势至无别(同果)。虽为凡夫,却可于念不退中,顿超四十一因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登于补处;虽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不名等觉菩萨。此正揭示「烦恼成就之凡夫,不断烦恼得涅槃」深义。如此殊胜果报,不仗弥陀之大愿、持名之奇勋,何以臻此?此皆教网所不能收, 剎网所不能例,自不可以通途教理而妄下注脚。唯有仰信而已,唯有称名而已。
了知极乐同居之奇特,方能深信佛力;深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故大师于此段文中,将信心归极于佛力、名号中。自摄六信于一信:即深信佛力,深信名号功德,此即彻彰「信他」深义,显因行与果德皆仗他力之心要。
佛力与名号,一体无二,四十八愿之功德,全显于佛名中;「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此即弥陀自选名号摄化众生,故善导大师言: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又言:
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
此经唯说执持名号,即全彰佛力。称名之时,即是佛力彰显之时,即是佛力摄取救度之时。临命终时,佛与圣众,自然现在其前,摄归净土。故信「乘愿往生」与信「称名往生」无二无别,以「称名」即是「乘愿」故。故不可于名号之外,别求佛力。但称名号,自然入佛力摄取中,往生安乐国。如乘船过海,自然依船力而到彼岸。若不上船而妄谈船力,终无关于己。若能上船,纵然于船力一无所知,亦必到彼岸。名号功德亦如是,但能称念,即蒙光摄取,知与不知,亦皆如此,所谓「暗合道妙、潜通佛智」也。净土一法,不在智解有无,唯在信与不信、行与不行。能信受奉行、一向专称,即是入佛知见,即是真知。
【要解】
文中「应当」二字,即指「深信」。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
【略注】
大师言「应当」二字,即指「深信」,亦即深信佛力,深信名号功德。此即彰持名之最深处在信受佛力,信受名号功德,非自力功夫之深浅。前言「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深浅。」与此互观,知深处即仗佛力,浅处即仗自力。
信愿求往,是净土心要。有信愿之称名,方为净土正行。若以参究等求开悟而念佛,则非净土正义。古德特别强调为「信愿」念佛,即为区分念佛求往生与求开悟之别。是知,信愿为称名楷定了特别涵义,即专仗佛力,乘愿往生。如印光大师言:「舍去自力,注重佛力。」
《大经》三辈文中皆言:「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此菩提心,诸宗各有诠释,不出上求下化二义。若就净土而言,即信愿往生之心。一得往生,则自利利他两皆具足。故净宗以愿往生为本,一向专念即为成就此事。第十八愿不言菩提心,但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此即净土特别宗义。故大师言:
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
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
故知:净土门中,愿生之心,即是无上菩提心。此即净土指南,行人眼目。大师于下文将「菩提心」释为「菩提愿」,即彰净土特别之义。
又,阿弥陀佛,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正称名时,善根福德与佛无异,即是无上菩提。故莲池大师别言「持名即菩提心」。
信愿与称名,皆显仗佛力之义。藉信愿之释,以拣去自力;倡持名正行,以拣去杂行。信愿为前导,称名为正修。一向专称,即是专仗佛力。能信愿持名,则声声圆转五浊。如是深信名号功德而专称佛名,即是无上菩提也。
佛力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经中反复劝信劝愿,今为第一重劝。莲池大师言:
经中反复劝闻、劝信、劝愿,约有四重。今当最初,是闻「依正庄严胜妙功德」之说而发愿也。二言「闻是说者」,是闻「一心持名,决定往生」之说而发愿也。三言「闻是经者」,是闻「持名佛护不退菩提」之说而信受也。不言愿者,信受即愿故。四言「若有信者」,是总结闻已深信,信「有愿者无一不生」之说而发愿也。
又闻摄信义,愿摄行义。三事资粮,悉备于此。
净土一法由闻而信,由信而愿,由愿而行;闻摄信,愿摄行,终归于念佛。然能归心念佛者,大可分二类机:一宿善成熟类,二善解法义类。宿善成熟者,自然老实念佛。善解法义者,亦必老实念佛。宿善一类,乃暗合道妙,其愚不可及,如愚夫愚妇等;善解法义者,知己智不可恃,故归向他佛,明信佛智,如诸大祖师等。此二实一,皆是宿善成熟。所谓「正智庸愚,两不思议」也。除此上智下愚外,余者既无上智之择法眼,又不甘为愚夫愚妇,故多难归心于此。能否得益,全在自己是否依教奉行耳。未入此门者,须善于听闻,善解法义。经言「闻是说者」、「闻说阿弥陀佛」,即为决疑生信,引入此门。
能得闻弥陀本愿,万德洪名,又全在弥陀愿力加持。所谓「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也。十方诸佛,皆共赞叹阿弥陀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即欲十方众生得闻佛名,念佛往生。
有弥陀愿力加持,有十方诸佛共赞,十方众生,安得不闻佛名?安得不生净土?了知弥陀甚深大愿,方知一句弥陀,摄化十方,自可度尽有情。何愁生界不空?何忧法不昌隆?但能共赞弥陀,展转流通,则一切众生,得闻佛名,即可顿超生死,尽无边苦海矣。
【要解】
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世有此一辈,以持名厌捺妄想,不知求生,故为极力道破。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大本 《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
【略注】
古来多有参究念佛者,唯求一心、开悟,而不求往生,故大师于此特别指出「信愿」之重要,引导念佛人当于佛力处着眼,不可妄求一心、开悟等。
通观 《要解》,可知因用心不同,而有「自力念佛」与「他力念佛」之别。
若无信愿,念佛求开悟、一心、清净等,则属自力。断尽烦恼,方可了生脱死。若不仗佛力,全执自力功夫者,大师言纵有风吹不入,雨打不湿之境界,亦无得生之理。
若信愿念佛,虽未断惑,亦可仗佛慈力,横超三界。乃至临终遇缘,十念一念,亦得往生。此即仗佛力之不可思议,正所谓「佛慈悲愿,定不唐捐」也。
观此释,知往生非凭功夫,全凭佛力。此即大师劝吾人当舍自力心行,归他力本愿。其言:「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即显念佛别无玄妙,唯称名而已,一切皆是佛力之自然运作,不在有无一心不乱之功夫。若舍佛力而执自力,纵有一心不乱功夫,亦难得往生。声闻依自力尚不得生,何况等而下之?执修为之士,当于此深深着眼。若于自力他力之界限未分,往往将持名一法,与其他法门等同齐观,将横超法作竖出用,妄求一心等,则难免铸成一大错。有人曾以蕅益大师此段文义,问于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言:
刀砍不入一段,原无可疑。以阁下将自力、他力,禅宗、净宗之界限未分,致成一大疑团耳。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净土耳。今既不发愿,亦岂有信?信愿全无,但念佛名,仍属自力。以无信愿,故不能与弥陀弘誓,感应道交。若见思惑尽,或可往生;若全未断,及断未净尽,则业根尚在,何能出轮回?须知:仗自力,则恶业有一丝毫,便不能出离生死,况多乎哉!又无信愿,念至一心,无量无边之中,或可有一二往生。决不可以此为训,以断天下后世一切人往生净土之善根。何以故?以能仗自力,念至业尽情空、证无生忍者,举世少有一二。倘人各依此行持,置信愿而不从事,则芸芸众生,永居苦海,无由出离,皆此一言为之作俑也。而其人犹洋洋得意,以为吾言甚高,而不知其为断佛慧命,疑误众生之狂言也。哀哉!(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
净土一法,须另具只眼,不得以常途教义相例。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之了生死者,不可得而见之矣。
故印光大师言:「去却信愿念佛,与宗家之参究无异。」
善导以后,唐末以来,净土教法被圣道诸宗所混。然诸宗所倡之念佛,多重理性。或附以「一心三观」之说,或附以「中道实相」之论,或附以「清净无染」之义。但以称名为方便,以求一心、开悟,欲依自力断惑,而不求佛力加被。蕅益大师为破其执而作此说,以引导念佛之人当深信佛力,乘愿往生,不可徒恃自力而不重佛加。如成时法师所言:「世有此一辈,以持名压捺妄想,不知求生,故为极力道破。」念佛往生者,当知此是对不具信愿、不修净土者所说之对治法药,以破其执于功夫之偏,非指念佛不能往生。已修净土者,则「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念佛往生全凭弥陀愿力,非靠一心不乱功夫。若以一心不乱为高妙,而不重佛力,虽念佛号,而不知佛恩,妄求一心、清净等,则如日下燃灯。以圣道论净土者,皆未脱此巢臼。故印光大师言:「离信愿以教人念佛求开悟之开示,切不可依。」又言:「真修净土者,用不得禅家开示,以法门宗旨不同故。」
净土以信愿为眼目,以称名为正行。未归净土者,固当以信愿为导,舍自力心归他力行。若已修净土,则无须离称名别求信愿。既愿往生,则念念称名皆是正行,皆顺佛愿。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曾有一居士学修净土,未明愿行相融一体之义。认为:于念佛之时,若当先发愿,则心有二念,不纯一。且难以兼顾,又不能不顾。以此为虑,问于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言:
阁下既已笃修净业,信之一字,谅已全体担荷,究竟无疑矣。至于「愿、行」二法,似犹有彼此对待之执,不能融会贯通。致于圆融无碍法中,生起许多障碍。只因一丝当目,便成分隔矣。惜哉!
今谓真念佛人,当念佛时,信愿行三,全体具足。如子忆母,其间断无狐疑不信,与不愿见母之念头可得。说甚同运分运?说甚愿存则一心不纯?原是一个,何得头上安头?以不能兼顾及不能不兼顾为虑?观阁下之所说,与某僧之论,皆实未能着实从事。乃于未发足前,先拟议到家景象,故于古人对治分别之法言,反生出种种分别,认做分运同运,可谓无择法眼。至于蕅益所说,乃是为一辈倚傍宗门,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及不依净土宗旨而修,但以念至一心不乱为究竟极则事者之法药也,何可引此净宗门外之事,以例信愿具足之真修,致门径混滥也?
观此,知「真念佛人,当念佛时,信愿行三,全体具足。」故专修净土者,不可于念佛之外别求信愿,信愿全显于称名之中。若离称名,信愿即虚。信愿从心而言,称名从行而论。所谓诚于衷,自形于外,不可强分彼此。于今要务,唯当专称佛名,以称名为正定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故。强作义理之辩,反增戏论,徒费光阴,不若一向念佛。故下文正示持名妙行。
贰~三、正示持名以立行
参~一、正示无上因果
【要解】
(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二:初正示无上因果,二重劝。
(丙)今初。
【经文】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要解】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
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故使感应道交,文成印坏,弥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也。
【略注】
此段文是「正宗分」之归结处,亦为一经之眼目、心要。前面所言种种功德,及殊胜果报,皆为导归「执持名号」一行,以满其愿、证其信。
经文先贬其余少善难生,后彰多善唯称名一行。意显往生之业,唯在念佛。
凡夫浅智,多执于人天有漏之业;于有漏业中,复论多少。然人天之业,总属少善少福,以不出轮回故,但得人天果报而已。如梁武帝建寺度僧无数,而达摩祖师却言其无有功德。
《往生论注》言:
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印光大师亦言:
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
凡夫众生,好执杂毒之善,虚假之行。如善导大师所言:「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灸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
若论善根,唯佛菩萨之大菩提心、大悲心,方称多善根。声闻、缘觉、天人等,皆无此善根,故凭自力皆不能往生「大乘善根界」。以声闻缘觉少大悲心,但成自利,故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布施、持戒、禅定等不出轮回,犹三界业,故福德少。以此少善根少福德,皆不可生于无漏净土。唯万德洪名,摄弥陀无量功德。众生称念,声声具足多善根多福德,蒙佛接引,往生净土。释迦贬少善难生,多善得往。此即本师摄要门入弘愿门,摄十九、二十愿之机归第十八愿。三愿同归念佛之旨,以此而显。
此段经文有三重义:一少善不生,二多善唯称名,三相续称名,必得往生。此三是净教之眼,须善解其义。然世人误解者甚多,一 者不明何为少善根?何为多善根?二者曲解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义,误以为念佛必伏断烦恼至一心、临终能住正念,方可得生。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之义,容后再论。今引古德对善根福德之释,以广明诸行皆少善,唯持名乃多善义。
元照律师 《弥陀经义疏》言:
如来欲明持名功胜,先贬余善为少善根,所谓布施、持戒、立寺、造像、礼诵、坐禅、忏念、苦行一切福业,若无正信,回向愿求,皆为少善,非往生因。若依此经,执持名号,决定往生。即知:持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
昔作此解,人尚迟疑。近得襄阳石碑经本,文理冥符,始怀深信。彼云:「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一心不乱专称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功德、多善根、多福德因缘。」
莲池大师 《疏钞》言:
欲生彼国,须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善根者:…今经持名,正回向无上菩提之善根也。以阿弥陀佛,即无上菩提故。是则善中之善,名多善也。如《大悲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福德者:…持名乃「福中之福」,有二义:
一者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不期于福,福已备矣。
二者以持念力,自然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以之修福,福易集故。是则福中之福,名多福也。
《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此人当得无量之福,永离三涂,命终之后,往生彼剎。」
《智论》云:「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日行千里,满一千岁,七宝奉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增一阿含经》云:「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若有称佛名号,如毂乳顷,功德过上,不可思议。」
故知: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
《念佛镜》言:
如来八万四千法门,若望念佛法门,自余杂善,总是少善根;唯念佛一门,是多善根多福德。
又自余杂善是自力,修行之者多劫乃成;念佛修道,乘阿弥陀本愿力故,疾则一日,迟则七日,便生净土。
自余杂善,有限量,可思议;唯念佛功德,广大无边,非心能思,非口能议,是故云不可思议。故知念佛一法是多善根,非余善根所能及也。
善导大师则一语道破心要,言:
其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并述偈言: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极乐国土纯弥陀愿行所成,清净无染。自力少善,难得往生。故弥陀特选要法,教令众生专持万德圆具之名号,仗其本愿力往生。此即第十八愿义,此经言:「执持名号,若一日七日,一心不乱。」即释迦本师自释第十八愿义,彰「乃至十念」之行。「若一日七日」即相续不断、尽形称名。此就「上尽一行」言,亦自摄「下至十声」等。
六字洪名,万德圆具,是实相身,是为物身,能破一切无明,能满一切志愿,独为多善多福。此「多」即圆满义,非相对之多与少。诸余行业有多少之别,是有上功德。唯称名一法横超一切,是无上功德。蕅益大师称为「无上因果」、为「无漏不思议业」、为「无上妙行」, 《教行信证》赞此一行为「大行」,言:
大行者:则称无碍光如来名。斯行即是摄诸善法,具诸德本,极速圆满,真如一实功德宝海,故名大行。
【要解】
「善男女」者: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皆名善也。
【略注】
自古以来,判定善恶之性,诸说不一。有依世谛不了义而言,有依第一义谛了义而言。如 《菩萨璎珞经》以顺第一义谛为善,违第一义谛为恶。若众生起一念,顺理体为善,背理体为恶。此之判定,以理体为准。如行布施,若于施者、受者及所施物,能三轮体空,是为顺理无相之行,则为善。若有能施、所施及所施之物存于意中,是为违理有相之行,即为恶也。如是上从佛菩萨,下至阿罗汉,所修之善法名善。人天所修之善法,全是有相之行,名之为恶。
天台宗则立六种善恶:
一、人天之善:五戒十善之世善也。然人天之报尽,还堕于三恶道,故亦为恶。
二、二乘之善:能离三界之苦,故名为善。然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故亦为恶。
三、小乘菩萨之善:慈悲兼济,故名为善。然未断一毫之烦恼,故名为恶。
四、通教三乘之善:三乘同断见思之烦恼,是为善。但堕于二边,不见别教中道之理,未断一分之无明,故亦为恶。
五、别教菩萨之善:见中道之理,是善。然犹为隔历之中道,不能见圆教圆融之妙中。所行带方便,不称于理,亦是恶。
六、圆教菩萨之善:圆妙之理,是至极之善。然此有二义:(1)顺实相之理为善,背之为恶。(2)达此圆理为善,着之为恶。着于圆理,尚为恶,况复其余!此是以达圆理为善,着圆理为恶。
观他宗言,知其善恶观各有所宗。大义则以圆理为善,余者为恶;顺第一义为善,背者为恶。一言以蔽之,圆修圆证、功齐于佛者为善,余者皆恶。所谓「唯佛一人持净戒,其余皆名破戒者」也。此是圣道自力修行之通义。
净土门中,不以人天有漏业为善,不以大小权实诸教为善。总之,不以自己行业为善(皆少善故),唯以得闻佛名为善。此乃至极大善,凡信心念佛者,皆善人也。故蕅益大师言:
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皆名为善也。
不论何人,念佛即善,此是净宗不共宗旨。此义于 《观经》中言之甚明,「下品上生」者一生造作十恶,无有惭愧,临终称「南无阿弥陀佛」一声,即蒙化佛来迎,赞言:
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使五逆十恶,但闻佛名,称佛名号,即名善男子善女子。故 《观经》赞念佛人言: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善导大师依此经意,大彰念佛人是人中第一妙好人,言: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大经》则赞念佛之人为佛之「善亲友、真善友」。故知,无论何人,但称名号,即是善男子善女人,即是人中芬陀利花,与观音势至为胜友,是真佛子,从如来生。善中之善,无过于此。
佛名具无量功德,可消凡夫无量罪业。纵然地狱现前,称彼佛名,亦能化为清凉风,乘宝莲花,往生净土。 《观经》极显此义,然《大经》言「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两经言说不一,如何理会?蕅益大师只是摄《观经》义于《要解》中,未与《大经》作会通之释。今依善导大师之释,会通此义。 《观经疏》言:
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
观此释,知 《大经》、《观经》言异义同。未造者,则方便止言;已造者,仍摄取不舍。深显弥陀呵护有加,而又悲心无尽。始知第十八愿,正为恶人而发,因恶人方有造五逆十恶之可能,是故呵护言:不得造恶,造即不摄。然既为恶人,恶性未除,逆恶难免;纵虽有犯,若回心愿生,亦摄取不舍。故道绰禅师言:
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净土一法,本为凡夫。一切造罪凡夫,但能回心,乘佛愿力,莫不皆往。蕅益大师所言「诸众生:别指五浊恶人」即深彰此义。故大师言:
设能信愿求彼土,虽曾有犯亦成机,
是以我今但念佛,一句弥陀法界师。
观此,知蕅益大师实亦以 《观经》极下之机释第十八愿所言「十方众生」,显凡夫为摄受正机,彰「大悲为凡」之本愿。
《大经》显一乘愿海,《观经》显凡夫正机。今《弥陀经》摄两经大义于一体,圆显持名一法,无机不摄。但有执持名号者,临命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必定往生。佛恩深重,无以复加。印光大师盛赞佛德言:
佛之深恩厚德,如天普覆,如地普载,不以一眚,弃其本具之佛性。世之自高自大者,见一人短,即有千长,亦不以为然。佛则不如是,以种种方便,引诱众生,种出世因。纵青楼女子,所作下贱,果能信仰于佛,常生惭愧,常念佛号,求生西方,亦可蒙佛接引,直登九品,与诸上人,聚会一处。 《龙舒净土文》详说所以然,凡列名有三十多,内有屠户、渔人、作酒者,即在风尘青楼女子者。皆言如能改业,固为最善;如不能改,当生惭愧,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果能信愿真切,亦可高登九品。
其赞偈言:
四十八愿度众生,逆恶归心也来迎,
非是混滥无简择,怜彼是佛尚未成。
弥陀大悲,偏于苦者。五劫思维,正为悠悠凡夫,及诸恶人。无论在家出家,无论上智下愚,无论善人恶人,凡念佛者,即生出世善根,自然「横截五恶趣,恶道自然闭。」是知:不论何等大罪,念佛即消;不论何等恶人,称名即善。弥陀本愿,不简善恶,平等救度;乃至十念,莫不皆往。大矣哉,净土法门也!
【要解】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圆极语。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也。
【略注】
四十八愿成就无量功德、智慧、神通、道力等,此无量功德智慧等,又全摄于一句佛名中。但言佛名,则一切功德,自然摄尽无遗。故蕅益大师言:「以名召德,罄无不尽。」莲池大师亦言:「佛功德海,言佛便周。」
故知,弥陀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及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中。此经唯说称名,即以此无上功德,惠利一切众生。意在众生,专称佛名。此是净土正行,亦是 《弥陀经》宗旨。所谓「信愿持名,为一经宗要」也。
持名一法虽极简易,仍复最顿最圆。或有他法,简易则不圆顿,圆顿则不简易。唯此一法,兼具二益,为一代时教唯一机理双契之法。上顺佛愿,下契众机,利益最为殊胜。不经迂曲,无诸烦琐,直捷而深造,简易而广获,诸余法门之所不及,为凡夫大开往生之门、成佛之道。故修学净土,当深凭本愿,老实念佛,无须染指他法。观想参究等诸善功德,本自摄在六字名号内圆收一切法门,故不必再涉参究观想。而参究观想等行,上不顺佛愿,下不契众机,故当舍之净尽。如大师言:
教观功难克,横超念最贤,一声佛号处,已侍世尊前。
参究虽云顿,嗟今倍复难,小安成大妄,何似用金砖!
名号具万德故,故不须诸余众行。此是蕅益大师对正杂之拣别,虽不及善导大师正杂分判之明细,亦可彻显专称之肝要。此经独宗称名念佛,不涉他义,乃诸祖所共谈。
莲池大师言:
佛说此经,为教众生念佛,为教众生持名念佛,为教众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见。
又言:
此经不兼戒律,亦无论义,自始至终,专说念佛求生净土。
善导大师言:
《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法然上人言:
本愿之念佛者,独立不插助也。
观此,知净土所宗,唯在称名,不涉他义。但称名号,即是入佛知见,即可蒙佛接引,神超净域。能信此行此,始可谓善学 《弥陀经》。
【要解】
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名闻慧。
执持则念念忆佛名号,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可订久伪。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
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仍不废事。
【略注】
持名一法,行极简易,益极殊胜。知此义者,自然信愿纯一,专称佛名,此即真实闻慧。若不肯执持者,即信愿不具,皆由未善听闻,未彻法义故。故偷心不死,不甘宝此一行。虽有所闻,不名闻慧,法未入心故。宜正确听闻,善知法要。以除我知我见,而归他力摄取。
「闻」为入净土之门,上摄法义,下 启信愿行。机之「信愿行」缘于法之「本愿力」,藉听闻而得以成就。若闻而不信如不闻,信而不称如不信,唯应常称弥陀号。常称佛名,即是常闻法音,即是闻法之径中径路。机法相应之道唯在称名,闻、信、愿乃前方便,皆为导归于此。知此,自可径登捷路,专持名号。
蕅益大师将执持分为事持、理持。似二实一,以理事无二故。故大师言:
即事持达理持。
又言:
一声弥陀,无论解与不解,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念念都是成佛真因。
此即是「即事持达理持」之最要开示。知此,自无须执于理。理且难明,事则易行。又理在事中,但称佛名,则事理具显。无智无识之辈,虽不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不明「心具心造」之义。然信有西方,信有阿弥陀佛,相续称名,则自然念佛即佛,心作心是。不在知与不知,唯在行与不行。纵然明理,亦不离称名之事修;若执理而不念佛,则成恶取空,非理持。
事理二持,熟为本?一往论之,平等无别,皆称名故,皆乘愿往生故,皆得三不退故。再而论之,净土宗义,事持为上,以应下凡故,普摄三根故,即事达理故。 《大经》以称名为本愿,《观经》以称名应劣机,皆显事修。大师言「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又何劳心解?既「至简易至直截」,何须依稀解悟?既「非九界众生自力所能信解」,更谈何事持理持?既「称名善根同佛」,又何分事持理持?既「以名召德,罄无不尽」,则事无所欠,理无所增。
又,「简易直捷」,的指事持;「至顿至圆」,亦属事持。「上上根不能逾其阃」,则理持非为特贵;「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则事持无有不足。而「唯即事持达理持」,更显事持为本也!
纵观经释,知净宗以事持为本,理持乃会通他宗之释,权辅事修而已。「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明显;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世智辩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反不如愚夫愚妇,老实念佛,为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是故,空谈理性,不如一向专修。果能信有西方,信有阿弥陀佛,专持名号。如子忆母,念念不舍,则「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语出 《观经》,原指心想佛时,是心即作佛,是心即是佛;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以「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故。他宗行者,多将此会归自性,视为自性清净佛性,反执「自心是佛,何劳念佛?」善导大师力斥其非,彰净土一法「指方立相」之特别宗旨。其 《观经疏》言:
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其义甚错,绝无少分相似也。…
又,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众生,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末法众生,观像一门,尚不堪依行,更何况体悟离相绝念之真如自性佛?故 《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劝称名求往。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修学净土,无须舍称名,而徒执玄理。
【要解】
一日至七日者:克期办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乱,钝根七日方不乱,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此初学要期之法,下根则有若干七日,亦是随乐克期之法。又利根能七日不乱此久学练习之法,钝根仅一日不乱,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上根则有若干七日。一心亦二种:
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
不论事持理持可订久伪,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
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字字引商刻羽,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即修慧也。不为见思乱,故感变化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娑婆界中三有颠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种极乐世界。不为二边乱,故感受用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生死、涅槃二见颠倒,往生实报、寂光二种极乐世界。
当知:执持名号,既简易直捷,仍至顿至圆。以念念即佛故,不劳观想,不必参究,当下圆明,无余无欠。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以念念即佛故,下下根亦能臻其域以念念即佛故。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胜进,亦不一概方是极乐净宗。可谓横该八教、竖彻五时圆收所以圆超,所以彻底悲心,无问自说,且深叹其难信也。
【略注】
此段文一彰自力断惑之浅深,即事理一心;一彰佛力之超胜、名号功德之不可思议,即执持名号,念念即佛,当下圆明,无余无欠。
《要解》虽论事理一心,然其宗旨不在此。「当下圆明,无余无欠。」方为净宗特别宗旨,上上根不能逾此,则事理一心非为贵;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则具缚凡夫亦可横超。以念念即佛故,故「所感佛所生土,往生胜进。」如是利益,自非事理一心所能及。大师言:「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此即净土心要,亦为一部 《要解》之指归。
若论事理一心,则不论事持理持(既不论事持理持,又何须分事持理持),断尽见思惑为事一心,断无明惑而见本性佛,为理一心。以横超法作竖出用者,多不离于此。故往往以事理一心而为准绳,理虽无可厚非,事则令人伤叹。以今时众生,多是垢障凡夫,住相取境,尚不可得,何能至事理一心?断见惑如断四十里长流,况断思惑乎?况断无明见本性乎?纵然将理讲得天花乱坠,亦无补于时益,所谓「机教时乖,难修难入」也。若又执以为未至一心而不得往生,则芸芸众生,将只有望而兴叹矣!如此,则未免「为断佛慧命疑 误众生之狂言也」。古德虽顺通途教相而发挥事理一心之理,但并非以此为往生标准。如莲池大师言:
古云愚人求净业者,非唯不指理之一心,亦复不指事一心。事一,已非愚人,何况理一?故念佛者,守志不二,勿因三昧难成而改修余行,此之谓也。
又此一心不乱,亦分五教,今不叙者,以正指顿圆故。佛说此经,本为下凡众生,但念佛名,径登不退,直至成佛,正属顿圆。
印光大师亦言:
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净念之功德,当必稳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事一心,若约蕅益大师所判,尚非现世修行人之身份,况理一心乎?以断见、思惑,方名事一;破无明、证法性,则名理一。若是内秘菩萨行,外现作凡夫,则此之二一,固皆无所难。若实系具缚凡夫,则事一尚不多得,况理一乎?
观莲池、印光二祖言,知净土心要不在事理一心,唯在深信佛力,深信名号功德。不论断惑与否,皆可乘愿往生。所谓「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也。 《要解》或言自力,或彰他力,须善加体会,方知其信愿一心之归趣。
若论「一心」别义,大师彰于「一声称念,圆转五浊」之中。其 《灵峰宗论》中尤彰净土深意,言:
称名一声,即一声一心不乱;称名十声,即十声一心不乱;乃至称名七日,即七日一心不乱。
观此,知凡念佛者,声声皆不乱也当下圆明。经言若一日七日,一心不乱,正显此义。此乃显称名不被一切所乱,诸邪业系,无能碍者。自然蒙光摄取,而得往生。事理一心者,依断惑而论;今所言一心者,则纯显名号不被凡心所染、不被业力所侵之他力深义。称念即是不乱,即可横超,不断烦恼而得涅槃,此即净土一法「无藉劬劳修证」义。故无须于称名外别求一心不乱,正称名时,即是不乱,一声不乱,声声亦皆不乱。
持名一法,念念是佛,当下圆明,当下究竟。简易直接,至顿至圆。一代时教,唯此一法,最为契理契机。以契理故,竖彻五时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时,横该八教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化法四教:藏、通、别、圆;以契机故,流通遐代,圆摄群机。是极善最胜之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故大师言:
有目者,固无日下燃灯之理;而无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
修学净土,当知净土别义,不可以通途「事理一心」混乱「一向专念」义。弥陀本愿,唯标称名念佛,不言事理一心,但能相续称念,自与南无阿弥陀佛成为一体,自得一心。此是正定业,念念蒙光摄取,而不被烦恼业力所碍。故净土行者,但以弥陀永为依怙,别无他法系于心怀。唯凭本愿,一向念佛,自是一心不乱。所谓「不顾水火二河,正念直来」也。纵古佛再来,亦不改此衷。如印光大师所言:「吾人但以净土法门为一座大须弥山,全身靠倒,庶不被一切知识所夺,而现生生死可以了脱矣。否则,随风倒浪,了无已时。」
大师对一日七日之释,乃顺圣道克期取证而言,故释一心时别论事理一心,以显取证浅深。然持名一法,既当下圆明,又何须克期取证?既不劳修证,又何须事理一心?若论克期深义,则以「毕命为期」为要,所谓一信永信,一向专念,终无退转也,善导大师谓之「上尽一形」。此义容后再论。
【要解】
问:《观经》专明作观,何谓不劳观想?
答:此义即出《观经》,彼经因胜观非凡夫心力所及,故于第十三别开劣像之观兼为观经发蒙,而障重犹不能念此念字谓观想,出观经彼佛,故于第十六大开称名之门。今经因末世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
当知人根虽钝,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心作心是。故观劣者,不劳胜观;而称名者,并不劳观想也。
【略注】
此问答乃为破以观想为上、轻忽持名之执,彰「不劳观想」义。
所谓观想,即 《观经》十三定观。此十三定观但摄定机众生,因其摄机未普,故释迦如来又自开三福九品之散善,以摄散动根机。然犹有既无定善亦无散善之人,甚至为五逆十恶、谤法阐提之辈,如此众生,别无出路,故于第十六观中,特为此等浊恶之人大开「称名」一行,以此最胜之法,摄极重恶人归于净土。善导大师言:「如此恶人,触目皆是。若遇善缘,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涂,未可出也。」故知: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弥陀经》专主持名,不劳观想等,正为应下劣之机。故蕅益大师言:「诸众生,别指五浊恶人。」
人多重观想而轻忽持名,不知称名远胜观想。 《圆中钞》于此辨之尤详,言有五种不同。今引其彰持名之殊胜处以明其义,其文言:
一、名实不同:名即佛界假名,实则佛界五阴,与夫国土。…今经所示,但持假名,故曰「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是则依此经修,但以称佛名号,六字音声,而为所缘之境。无以观佛相好,以滥经宗。所谓一称嘉号,万德齐彰,举假名而全收实法。故知此经所示,乃「提纲挈领」之法门也。
二、缓急不同:…此经所示,持名方法,极其长期,在于七日,其次或六或五,乃至一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并《观经》下辈往生, 《大弥陀经》临终十念,即得往生。故知此经所示,乃「以急胜缓」之法门也。
三、难易不同:…今经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称,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至简至易」之法门也。
四、纯间不同:…若执持名号,不简闲忙,不拘动静,行住坐卧,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至捷至径」之法门也。
五、摄机不同:若依《观经》所修,唯被上根,故所修之机,狭而不广。称名之法,不择贤愚,不拣男女,若贫若富,若贵若贱,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摄机极广」之法门也。
是则此经所明,只须执持名号。若事若理,悉以此而解说修行,不必更约观佛相好而杂附之。
莲池大师辨此义言:
观虽十六,言佛便周。今闻佛名,一心执持,可谓至简至易,功不繁施。举念欲生,便登彼国。是则难成之观,不习而成。故以持名念佛,所守尤为要约也。天如谓「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号」是也。
《文殊般若经》亦言:
众生愚钝,观不能解,但令念声相续,自得往生。
善导大师 《往生礼赞》释此义言: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观经》虽详说十三定观之定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然于流通文中,特别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故善导大师言: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又言:
此《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是知: 《观经》要义,唯在称名。虽广开定散二善之要门,其本意则欲导一切众生,入真实弘愿,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惜蕅益大师未睹此义,故虽有「不劳观想」点睛之笔,然废观立念之义终未大畅。)
《弥陀经》乃续说《观经》流通分,舍定善散善,倡持名一行,直将心要和盘托出,显净土宗旨唯在持名,不在观想等诸要门。就法而言,唯持名一行,顺佛本愿;就机而言,唯持名一行,普应群机。是故释迦无问自说此法,诸佛证诚护念此法,劝称名求往。
【要解】
问:天奇毒峰诸祖,皆主参念佛者是谁,何谓不必参究?
答:此义即出天奇诸祖,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释迦彻底悲心,故傍不甘,直下诘问,一猛提醒,何止长夜复旦?我辈至今日,犹不肯死心念佛真宗之脱离窠臼老作家,苦欲执敲门瓦子,向屋里打亲生爷娘,则于诸祖成恶逆,非善顺也。
【略注】
此问答为破以参究为上、轻忽持名之执,彰「不劳参究」义。
古来多有念佛之人,不知释迦说此法之悲心,不明弥陀摄取不舍之大愿,好执自心之种种修为,以求一心、开悟,而不求生净土,故禅宗祖师别开参究一行。大师 《灵峰宗论》言其用意云:「古人本意,原欲摄禅归净,于禅宗开此权机。今人错会,多至舍净入禅,于净宗翻成破法,全乖净业正因。」真修净土者,自应专称佛名,无须涉参究一行。如印光大师言: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于信愿求生,纵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的是谁,以求开悟而已。若生西方,无有不开悟者。
若开悟而惑业净尽,则可了生死;若惑业未尽,则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无信愿,则不能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佛力,两皆无靠,欲出轮回,其可得乎?须知法身菩萨,未成佛前,皆须仗佛威力,何况业力凡夫?
侈谈自力,不仗佛力,其语虽高超,其行实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渊之别。愿同人悉体此义!
蕅益大师于 《灵峰宗论》中,对不劳观想参究等义,亦有所言,彰净土一法但称佛名之痛快直接。其文言:
念佛法门,虽该罗八教,圆收无量百千三昧,而下手之方,又最直捷痛快。
盖凡念相好、念法门、念实相等,固先开真解,然后下手,万无夹带疑情之理。
只今持名一法,亦只蓦直持去,不用三心两意,深信净土可生,发愿决定往生。万修万人去,断断可保任者。
若一点好胜之心,涉入参究,谓为向上,则脚根不稳,禅净两失之矣,智者不可不决定其所趋也。
【要解】
进问:此在肯心者则可,未肯者何得相应?
曰:噫!正唯未肯,所以要你「肯心」相应。汝等正信未开,如生牛皮,不可屈折。当知:有目者,固无日下燃灯之理;而无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平常之极愚者,未免惊其孤峻,所谓难信之法也?
大势至法王子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语也。敢有触者,宁不被烧?
【略注】
大师于此彻底破除自力修行之执,劝吾人当舍一切,唯于持名一法,彻底承当,肯心自许(信愿不二)。其言:
有目者,固无日下燃灯之理;而无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
即显净土一法,全仗佛力,不论自力。所谓目者即信愿,日者即阿弥陀佛无量光明名号,灯者即凡夫自力修行小智小慧。佛力如日光普照,无处不明。已有信愿者,自然专称佛名,不会再日下燃灯。无信愿者,既称佛名,亦在佛光摄取中,当下肯心,亦无欠少。故无须再苦觅灯炬,妄欲以称名希求开悟断惑等。有佛光普照,当下圆明,一切凡夫有碍之光皆隐而不耀, 《大经》言:
一切菩萨、声闻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菩萨光明尚隐而不见,何况凡夫?故无论有目无目,皆当舍弃一切,专称佛名。纵虽知一代时教,亦当如无智无识之辈,归命弥陀,唯事称名,安然享受佛光之沐浴,如是方为真念佛人。若称名而别求玄妙,苦觅灯炬,可谓「当渡而问津,对灯而觅火」也。
大师引用 《念佛圆通章》「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一文,彰净土一法无须日下燃灯之妙义。良由净土一法,撩起便行,称念即生,自无须他种方便,唯念佛名,自得心开。大师释其「不假方便」言:
不假方便:谓即以念佛为第一胜异方便,非余一切方便所可及也。
故知净土一法,不假禅定智慧等方便,唯依口称佛名为第一方便。不凭修证,但称佛名,径登不退。至简至易,至顿至圆,如大火炬,烧尽一切。一切意见不容,一切知见不立,一切方便不论。若有私心我见、他宗他义杂于念佛中,妄有所求,即有假借,即是偷心,即非老实。修学净土,与一切法门迥异。其余法门,在广学多闻,依解起行,依行证果。净土一门,在深凭佛愿,专持佛名。一切不论,唯论佛力;一切不依,唯依称名。无有枝叶,唯一真实。纯而又纯,专而又专。诸祖对此皆有明示:
彻悟禅师言:
夫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此千圣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论也。然见道岂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开圆解;若依宗门,必直透重关,然后得论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炼,不免撞墙磕壁,堕坑落堑矣。
唯净土一门则不然,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但发愿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亲见之境界,非彼三乘贤圣所能知见也。但当深信佛言,依此而发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为知见,不必别求悟门也。
又余门修道,先须忏其现业。若现业不忏,即能障道,则进修无路矣。
修净业者,乃带业往生,不须忏业。以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故。
又余门修道,须断烦恼,若见思烦恼分毫未尽,则分断生死不尽,不能出离同居国土。
唯修净业,乃横出三界,不断烦恼,从此同居,生彼同居。一生彼土,则生死根株便永断矣。既生彼土,则常常见佛,时时闻法。衣食居处,出于自然。水鸟树林,皆悉说法。同居土中,横见上三净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圆证三不退,一生便补佛位。
然则净土一门,最初省求悟门,末后不待发慧。不须忏业,不断烦恼。至极省要,至极径捷。及其证入,至极广大,至极究竟。学者当细心玩味而详择之,勿以一时贡高,失此殊胜最大利益也。
印光大师言:
须知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是则多亦归少,少亦归多,多少同为成就此事而已。则多不为多,少不为少矣。
善导大师言:
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
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法然上人言:
往生正业,称名为要,释文分明。不简有智无智,亦复显然,何必用学业为!不如一向念佛,疾得往生净土,值遇圣众,听受法门也。
又彼国庄严,昼夜说甚深法,自然开发圣解,证无生忍。但若未知「念佛往生」之义,学而知之,粗知则足矣;设得广学,凡智无几。
莫徒好智解,废称名之光阴也。
持名一法,不择根机,不凭学问,但能相续称名,即可往生无漏报土。下手易,成功高;用力少,得效速。此乃一切众生现生解脱之径路,是以自古及今,深通宗教之士,无不归心净土,一心念佛,并以此自行化他。如昙鸾大师舍四论讲说,一向归净土;道绰禅师搁涅槃广业,偏弘西方行;善导大师舍迂僻之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莲池大师则将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与旁人行,唯一向念佛;蕅益大师则不参禅、不学教、不谈玄、不说妙,而甘宝此一行;印光大师深通宗教,然于宗教二途,概不染指,唯于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一法,守志不移;故始终老实念佛,不换题目。
古之贤哲,尚且如此,吾辈凡夫,岂能不仰承遗风,专持佛名?高山仰止,当志心于净土;早?万事,任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