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超市

《金刚经》讲解第十七讲

主讲:释慧祥

日期:2005年11月13日

讲别:第十七讲

请大家合掌。

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并称念: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并发愿:佛弟子(您们的名字)愿以今天听经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善根增长者,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不退转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

并愿以此誓愿之福回向给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愿弟子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事业顺利,生生世世不堕三途八难,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早登正觉,广度众生。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好!请放掌。

各位佛友!因为上周日,我的网线中断了,又接不上,上课只上了一半,所以我想,今天将上次说的重贴给您们看,并接着说明四相之义。等四相之义说明过了以后,再来说明四无相之义。当我在说明四相之义时,请您们一定要认真体会,否则,等我在说明四无相之义之时,您们一定会弄乱了的。

在重贴上次的讲义之前,我先要说明,四相没有好与不好,四相只不过是佛陀对一切现象的一种分类方式。我们要去了解佛陀是根据现象的哪些特质来做分类的,如此,才能照见佛陀所说的四相。等自己能如实照见佛陀所说的四相之后,再进一步照见四无相就容易多了。所以,我在说明《金刚经》中的四无相之前,一定要先说明四相,才能说明四无相,请大家要耐心参究。

再者,我是依《圆觉经》中,佛陀对四相的定义来说明给大家看的。请大家净心参究,以免自误。好了!我要开始重贴上次的讲义了。 (重贴,以下不再重述是重贴,而重贴后,就接着说明,不再注明)。

上一个讲次,跟大家讨论到《金刚经》的经文中的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当时,我只是顺着经文的语意,依个人的看法,做了简单的说明。今天,我要深入地为大家说明。说明时,所运用的法门,就是昆勒门(以佛陀自己详细说明的经典文句,来理解佛陀略说的经典文句)。

只要曾经研究过《金刚经》的佛友都知道,《金刚经》中有很多次提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词,也提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词。这些词,究竟是指向什么现象或道理呢?佛陀是如何定义这些词的呢?今天我们就是要来研究这个问题。

但是,在研究什么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之前,我们先要来了解什么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文字的定义。

《圆觉经》全名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在《圆觉经》中,佛陀是如此定义我相一词的:

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CBETA,T17,no.842,p.919,b25)。

现在,用我的理解来说明这句话,等一下再引用经文来印证我的说明。

【释经】什么是我相呢?就是种种众缘所生的现象中,心所能体证到的,就称为我相。

【说明】佛陀在《圆觉经》中是如此举例说明的:

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例如有人,全身调适,忽然之间,觉察不到自己的身体。

四支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如果对这个身体调得太紧或太松的时候,或是摄取营养时没有正确的方法造成生病的时候,或是看医生用针灸刺我们的时候,就知道有我这个身体了。

是故证取,方现我体。因此知道,要体证之后,才能呈现我有这个身体。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肯上进的男士们,当这个心,乃至能体证如来的境界,能毕竟了知一切境界,并且已能展现清净涅槃的境地了,这些都是属于我相定义范围内的现象。

各位佛友!当我们在看经时,一定要依佛陀自己对佛陀所用的词句的定义。

从《圆觉经》所载佛陀对我相一词的定义是:谓诸众生,心所证者。称为我相。

其中众生一词,我将它解释为众缘所生的种种现象,而不解释为有情众生,为什么呢?

只要大家等一下看完《圆觉经》中对四相定义的说明后就知道了。因为,其中所指的众生不只是包含有情众生,而是同时包含无情众生。因此,我才说:所有现象中,属于心已经体证到的现象,就称为我相。乃至于,如《圆觉经》中所说: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因此,众佛友,请大家自我观照,我们的心已经体证到的现象,就称为我相。但请大家也要如实照见到,所有的现象,不只是我们的心能体证到的那部份的现象而已。

接着说明人相。

《圆觉经》: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

说明:所有众缘所生的现象中,属于心已经体悟到的,而且对方自己具有体证能力的现象,称为人相。这个要再深入说明一下。

例如:佛陀在《圆觉经》中是如此举例说明人相的: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释经】肯上进的男士!当一个人能体悟到有我这个身体时,就知道这个身体不是真正的我。同样的,当一个人体悟到具有体证能力的现象,也不属于我相,而这个能体悟的也是如此。已经被体悟的现象,是含盖而且超过所有已经被体证的现象。而这些已经被体悟到的一切现象,都是属于人相。肯上进的男士!当这个心发展到甚至己经能圆满的体悟所体证到的涅槃的境界都是我相了。这时,这个心就算只是存在着少少的体悟,就能完全穷尽已经体证的现象的道理,这些都是称为人相。

众佛友!我现在就再深入说明体证与体悟这两者的差别。

例如:我们饮水。当我们未喝之时,不能体证水之冷暖。当我们喝时,就能体证到水的冷暖了。这种属于已经体证到的现象就是属于我相。如同之前经文所说的,当体证到我有身体,这也是我相。因此,我相是要体证才能显现出来的。未能当下体证的现象,不称为我相。如果能当下体证的现象,就是我相范围内的现象。

又,什么是体悟呢?所谓体悟是指已经照见所体证的现象。因此,体悟的定义范围,是含盖并超过体证的定义范围。《圆觉经》中说:悟已超过一切证者。

因此,我才将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解释为:当这个心发展到甚至己经能圆满地体悟所体证到的涅槃的境界都是我相。这时,这个心就算只是存在着少少的体悟,就能完全穷尽已经体证的现象的道理,都是称为人相。

因此,各位佛友!人相一词,不是指别人或某人之现象。如依《圆觉经》的定义: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所有众缘所生的现象中,属于心已经体悟到的,而且对方自己具有体证的能力的现象,称为人相。这可以分两部份来说:

一、例如:自己饮水而冷暖自知。这时体证水之冷暖,这是属于我相。体悟到自己有体证水之冷暖的能力,这是属于人相。

二、例如:别人饮水冷暖其知,我不知。这时体证到别人饮水我不能知其冷暖,这是属于我相。体悟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道理,这是属于人相。

请众佛友慢慢从经文所说的例子中,去体会这心所证者(我相)与心悟证者(人相)之间的差异性。

最后,再说明一次:

我相:是指心所体证到的现象。

人相:是指心体悟到心所体证到的现象的现象。又换句话说,人相:是指心体悟到我相的现象。

好!我们接着讨论什么是众生相一词的定义。

《圆觉经》: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CBETA,T17,no.842,p.919,c6~7)。

【释经】什么叫众生相呢?在众缘所生的种种现象中,属于当时的心所体证以及所体悟都达不到的现象,这些就属于众生相。

我们现在再来看看佛陀在《圆觉经》中是如何来说明的。

《圆觉经》: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释经】当有一个人说:我是众生,我们就知道这个人所说的众生,不是我(说者),也不是彼(听者)。为什么说这个人所说的众生,不是指我(说者)呢?因为,当一个人说:我是众生,则知众生一词指的不是我(说者)。所以,才需要说明,我是众生。又为什么这个所说的众生,也不是指彼(听者)呢?因为当这个人说:我是众生时,则知众生一词,也不是指我(说者),也不是指彼(听者)。肯上进的男士!在众缘所生的种种现象中,属于能照了而体证,或属于能照了而体悟,都属于我相及人相范围内的现象。属于我相能体证及人相能体悟所达不到的范围,同时存在着的现象中,能被照了到的现象,就称为众生相。

众佛友!现在我再举例深入说明,我相、人相、众生相三者的差别。

例如:在现在众缘所生的种种现象中,我的心,能体证到身体的感觉,也能体证心中所起的影音,这些都是属于心所证者,所以都是属于我相的范围。

我的心也能体悟到目前所体证到的,这些都是属于心悟证者,所以都是属于人相的范围。

我的心能体证及体悟到的现象外的种种现象,目前还未能体证到,也还未体悟到,但是我的心能照了到我未体证到及未体悟到的这些现象,就是属于心自证悟所不及者的众生相。

好!接着说明寿命相(寿者相)。

《圆觉经》: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CBETA,T17,no.842,p.919,c12~13)。

【释经】什么是寿命相呢?就是指在众缘所生的种种现象中,属于心所能照见的现象中,清净觉照觉了者,乃至一切造作一切智慧,都不能自己照见的现象。就像命根这种现象。

众佛友!我再举例说明。将镜子,比喻为心。

一、心镜中已经呈现的物相,称为我相。

二、心镜中能自悟自心已呈现什么物相,称为人相。

三、心镜中所呈现的物相及自悟中呈现什么物相所不及的心相,称为众生相。例如:八识中未呈现出来的种子。

说明:八识中已呈现的,可以现证的相,就是我相。

八识中现在正呈现,或曾呈现,所以我们都是可悟到的相,就是人相。

八识中未曾呈现过,所以也还不能体证,也还不能体悟到的种子相,就是众生相。

四、心镜中照映不到的,就是寿命相。例如:大圆镜不会自见大圆镜。

这也就是《般舟三昧经》: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所说的这部份的现象。

各位佛友!如《圆觉经》中佛陀提醒我们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CBETA,T17,no.842,p.919,c17~18)。

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众生以为无上菩提,一定是属于能亲证者而已,其实不然。

又,很多众生以为无上菩提,一定是属于能亲自体悟、体证者而已,其实不然。

又,很多众生以为无上菩提,一定是属于能亲自照了者而已,其实不然。

又,很多众生以为无上菩提,一定是属于不能照了者而已,其实不然。

各位佛友!如《圆觉经》提醒我们的:

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众佛友!正因为众生未能如实认识四相,而执着所证、所悟以为究竟而自高慢,因此,才说要去除彼众生四相。又有众生除我相、人相,而又未能究竟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还是会起障碍圣道之行,这时,就会引发作、任、止、灭四种禅病。

因此,《金刚经》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也就是说:若一个人想要行菩萨道,而卡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障碍圣道,则非是正确的行菩萨道。

因此,我们要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也就是说:我们要以不会被我相障碍住圣道,不会被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障碍住圣道,来修一切善法,就能成就无上菩提。换句话来说,就是:不论我们自证多少(我相),自悟多少(人相),除证悟外还能自了多少(众生相),不能照了而实际永远存在的又有多少(寿者相),都不要被这些现象给障碍住圣道。

好了!下课。祝进步!

(注:已经慧祥法师初次校正。)

最后修改时间:
文章相关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

评论问答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